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碑帖兼融——沈曾植書法賞析

碑帖兼融——沈曾植書法賞析

沈曾植(1850--1922)

浙江嘉興人,字子培,號巽齋,別號乙盫,晚號寐叟晚稱巽齋老人、東軒居士,又自號遜齋居士、癯禪、寐翁、姚埭老民、乙龕、余齋、軒、持卿、乙、李鄉農、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東軒支離叟等。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其祖父沈維鐈,進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人稱「小湖先生」。曾國藩是他的學生,著有《補讀書齋遺稿十卷》。曾五任學政,務尚有用之學,一生校刊之書頗多。可惜的是沈曾植八歲時,其沈宗涵逝世,家道衰落。他從小跟母親誦讀唐詩,通音韻之學。雖因家貧,而讀書之志,未嘗一日廢過。在孫春洲、周克生、王楚香、俞幼珊、高儁生、秦皖卿、阮際生、朱厚川、用飭侯、王莘鋤、羅吉孫及長兄沈曾棨的指導下,「盡通國初及乾嘉諸家之說」(見王國維《沈乙儘先生七十壽序》),逐立「修身、治國、平大下個人產」大志。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以「碩學通儒」蜚振中外,譽稱「中國大儒」。光緒六年(1880)進士,歷官總理衙門章京等職。1901年任上海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監督(校長),改革舊貌,成績卓著。他也是書法大家。早精帖學,得筆於包世臣,壯年嗜張裕釗;其後由帖入碑,熔南北書流於一爐。寫字強調變化,抒發胸中之奇,幾忘紙筆,心行而已。受到當時書法界的推崇,海內外求其字者頗多。沈曾植以草書著稱,取法廣泛,熔漢隸、北碑、章草為一爐。碑、帖並治,尤得力於「二爨」,體勢飛動朴茂,純以神行。個性強烈,為書法藝術開出一個新的境界。寐叟在臨終前數小時仍握筆揮書,寫成三聯。甲聯書於五尺白冷金箋上:「石室竹卷長三尺,山陰草跡編千文。」有陳散原、馮夢華、吳昌碩等39人題跋。乙聯寫在五尺宣紙上:「岑碣熊銘入甄選,金沙銹斷肋薪紕。」題跋者有馬一浮等16人。沈曾植的書法藝術影響和培育了一代書法家,為書法藝術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于右任、馬一浮、謝無量、呂鳳子、王秋湄、羅復堪、王蘧常等一代大師皆受沈書的影響。

藏書頗富,先後積書達30萬卷,精本亦多,宋槧元刊近百種,方誌和鄉邦文獻百餘種,康熙、乾隆刻本為最富,有藏書處有「海日樓」、「全拙庵」、「護德瓶齋」等,編撰有《海日樓藏書目》1冊抄本,著錄古籍書1000餘種,多題跋之作。另有收藏碑帖、書畫亦為大家,編有《海日樓題跋》,記載其收藏宋拓本20餘種,如著名的《淳化閣帖》、二王書法等。書畫收藏的精品有文徵明、董其昌、唐寅、劉墉等名家之作。與當時著名藏書家傅增湘、繆荃孫、張鈞衡等往來甚密。所藏之書,在其去世後,於抗日戰爭期間,其養子沈慈護以20萬元售於陳群,一部分由沈慈護、媳勞善文於1957年捐獻給嘉興圖書館。藏書印有「姚棣沈氏珍藏」、「遜齋居士」、「寐翁」、「蹱息軒印」、「海日樓」、「知一念即無量劫」、「象蓮花未開型」等。

行楷五言聯

楷書八言聯

行書五言聯

行書八言聯

行書五言聯

行草七言聯

行草八言聯

行書五言聯

行書條幅

草書七言聯

行草七言聯

行書孟浩然夜泊牛渚詩軸

行書八言聯

行書七言聯

行草十言聯

楷書臨北碑四屏

行草蘇軾贈莘老七絕詩軸

草書壁書飛白蕭字贊扇片

行草扇片

楷書吳彥復墓誌

大字榜書橫批

隸書臨韓敕碑扇片

行書扇片

行書扇片

行書致瞿鴻禨札三十一

行書致瞿鴻禨札二十九

行書致瞿鴻禨札二十六

行書致瞿鴻禨札十六

行書致瞿鴻禨札十四

行書信札殘稿

行書護德瓶齊筆記手稿

沈曾植常用印

一九〇一年辛園餞別圖

一九〇五年八月七日沈曾植與梁鼎芬等合影

一九〇六年七月廿三沈曾植與沈愛滄(左)、莊敬庵(右)合影

一九〇九年沈曾植於安慶

一九〇九年沈曾植於安慶

著便服的沈曾植

一九一一年正月嘉興落帆亭與錢毅甫等合影

一九二〇年上海新世界重陽登高留影

安徽法政學堂第一期畢業留影

搜索公眾號「陝西省書法院」添加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主編大人是誰 的精彩文章:

臨帖最有效的方法
談書法藝術的「到位」與「味道」

TAG:主編大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