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第五十二站

古勞鎮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地處廣東省鶴山市東北部的古勞鎮,瀕臨西江,與佛山隔水相望。早在宋嘉定年間,廣東韶關的古姓和勞姓兩大家族為躲避災禍,一路遷徙來到這裡,他們以兩家姓氏為名建立村莊,「古勞」由此而來。古勞鎮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意境,有美麗的橫海浪荷花世界,有山清水秀的仙鶴湖,有風景優美的茶山等自然資源。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1.梁贊故居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梁贊原名梁德榮,出生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梁贊故居位於鶴山市古勞鎮東便坊40號,建於清光緒年間。

梁贊院落現有閘門樓兩座、房屋四座,佔地面積664平方米。設置四個展館,分別為:梁贊宗師的生平、習武經歷、行醫事迹等文字圖片資料以及宗師使用過的「六點半棍」、「木人樁」等器物,以及國內外詠春拳弟子與梁贊宗師二傳、三傳嫡系弟子的畫像,還包括有馮振、葉問、李小龍等一批詠春拳武術家的雕像。《記住鄉愁》第四季《古勞鎮——變則通 通則久》中就講述過梁贊改良詠春拳的故事……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為求自保,形成了習武強身的傳統。有一年春節,梁贊回到了家鄉古勞,早已耳聞他武功了得的鄉鄰,紛紛前來請他教授武藝。就在大家勤學苦練的時候,梁贊發現一個名叫王華三的弟子,連續幾天沒來練武,便去他家問個究竟。

原來,王華三因為身材矮小,每次和師兄弟切磋武藝,總會被對方輕而易舉地擒住。看到弟子委屈的表情,梁贊既同情又不忍。他琢磨著如果能把現有的詠春拳結合他們的身材特點進行改良,勢必會有更多人前來練習。

於是,梁贊根據自己的實戰經驗,在正身詠春拳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創造出一套以閃為進、靈活快速的偏身詠春拳。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世間萬事本無定法,一切都從實際出發,這正是古勞人的思維方式。梁贊的耐心教導,極大地鼓舞了王華三。他揚長避短,把瘦小身材化為靈巧身形。一段時間後,他再與人切磋時,終於反敗為勝,讓所有人嘆為觀止。

梁贊因材施教、因勢革新的授拳方式,讓詠春拳愈發受到大眾的青睞,前來學習的弟子也與日俱增。一人練武,可以保身;一家練武,可以強族。如今,幾乎每個古勞人都會詠春拳,鎮上的大小武館有30多家,就連學校的課間操也是根據詠春拳衍化而來。

2.天燈橋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坐落在古鎮西南部的天燈橋,是當地人最引以為傲的建築。這座長300多米的木墩石板橋,是古勞人智慧與勇氣的結晶。《記住鄉愁》中就講述過這座橋的故事……

清嘉慶年間,民間貿易增多,靠船出行的種種不便讓古鎮居民產生了修橋的想法。建橋師傅告訴大家,小鎮四周環水,唯有結實耐用的石橋,方能經受住河水的常年沖刷。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可古勞地少水多,別說石塊,就連泥土都稀少得很。如果建石橋,就必須駕船穿越浩蕩的西江,到30多公里外的西樵山上採石。

用兩隻龍艇夾一塊石塊過江,石塊還有掉入江中的風險,巨大的運石消耗讓古勞人陷入沉思,如果只是蠻幹,不知何時才能建起石橋。古鎮人聚到一起,集思廣益,希望能找到應對辦法。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事不凝滯,理貴變通,有人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橋面用石板鋪就,橋墩用製作龍舟的水松或杉木代替。這些木頭不碰水就會爛掉,但在水裡泡著,便長久不爛。這樣,能最大程度解決石料不足的問題。

古勞先人轉變思路,找到了最合適的建橋方法。他們就地取材,在水底打上杉木樁,用磚石砌成堅固的橋墩,再把長石板鋪在上面,只用半年時間,就建起了一座木墩石板橋。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石板橋竣工當日,正值元宵節,就在人們點燃花燈、祈福納祥之時,一場流星雨划過天際,從此,古鎮人就把這座橋稱作「天燈橋」,古鎮人在建起石板橋的同時,也把不蠻幹、懂變通的智慧融進了血脈……

3.水鄉民俗風情館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穿過美麗的荷花世界,再經過一段河道就可以到達橫海碼頭上岸,步行至古勞水鄉民俗風情館。水鄉民俗風情館主要設置四個展館,分別是古勞鎮概況館、水鄉人家館、水鄉龍舟館、古勞水利館。這些展館的設置充分展示了古勞鎮水利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傳統龍舟文化以及水鄉農耕文化的魅力。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古勞傳統獅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逢年過節,古勞鎮上總會響起振奮人心的鑼鼓聲。浩浩蕩蕩的舞獅隊走街串巷,十分熱鬧。然而,這樣精彩的表演,在20世紀90年代末,也曾一度衰落。《記住鄉愁》第四季《古勞鎮——變則通 通則久》中,就為大家講述了古勞傳統獅如何走上了創新之路……

那時,與古勞只有一江之隔的佛山,用難度高、動作驚險的高樁獅吸引了人們的關注。而古勞的傳統獅則因動作過於平淡,變得無人問津。從小跟隨父親舞獅的黃永安,看到這樣的情形,心裡十分難受。

看著堆在牆角落滿灰塵的獅頭,和一個個離開的舞獅隊員。黃永安知道,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古勞的傳統獅就會徹底退出歷史舞台,唯有改變才能生存,唯有創新才有希望。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博採眾長之長才能長於眾人。那段時間,黃永安到不同的地方去觀看舞獅表演,思考著如何能夠在不丟失傳統獅本色的基礎上,達到高樁獅一樣的精彩。

有一次,黃永安在路過家門前小橋時,突然想到了一個點子:在傳統獅中有一個過橋採蓮的動作。如果把橋改成扁擔,抬在人們的肩膀上,讓獅子在扁擔上行走。做好的話,不僅可以保留傳統的動作,又增添了新的花樣。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樣式改變了,難度也陡然提高了。為了練習這個新動作,經常有隊員從扁擔上掉下來,扭傷腳腕。但是,為了讓古勞傳統獅再一次煥發光彩,大家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訓練,創新過後的古勞傳統獅終於重新走回大眾的視野,讓所有人為之喝彩。如今,古勞的傳統獅已經成為一張文化名片,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1.水鄉魚皮角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水鄉魚皮角作為古勞鎮的代表性名菜,距今已有差不多一百年歷史,它的特點是製作精美、小巧玲瓏、皮薄餡靚、味道鮮美。魚皮角選料上乘:魚肉選自當地產的鮮活鯪魚,拌以肥瘦參半的豬肉,另加冬菇、馬蹄、陳皮、胡椒、蔥花等十多種配料搗制;外皮粉料用一級生粉與澄面。魚皮角做工精細:片皮、搗餡、包餡全用傳統手工藝;角皮特別注重刀工,薄而不破,滑而不爛。

魚皮角包好後,放置於小蒸籠中用猛火蒸熟。出鍋的魚皮角魚香撲鼻,肉香醉人,絕無魚腥味,令人未動筷已為之傾倒。進食時,一口一個,滑膩爽口,齒頰留香,以當地特製之醬料佐食,更為美味。

2.竹禾筲箕大盤魚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不經修飾的竹禾筲箕里藏著的玄機可不少,上層中間是秘制大頭魚片,魚片用蛋清攪拌過鎖住鮮味,保持嫩滑。周邊有當季毛蟹、白貝和排骨,底層隨食客喜好鋪墊一層陳川粉或麵條,美味飽腹的同時粉面還有防止湯汁流失的作用。

這一道名副其實的筲箕盛宴,鮮美之中夾雜著淡淡的竹子清香,氤氳著水鄉人對美食執著的匠心。廚師選用圓盤承托著筲箕,讓大盤魚可以一邊加熱一邊供客人食用。

3.淡豆豉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淡豆豉不同於普通豆豉,它可葯食同用,雖說也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但是其製作工藝卻比咸豆豉複雜,在其製作過程中要加入桑葉,青蒿等中藥,發酵一年時間才完成。

古勞人製作淡豆豉會分別選用黃豆和黑豆。黃淡豆豉製作菜式味道更佳,而黑淡豆豉則藥效更好。

鄉愁帶你游古鎮|古勞鎮——珠江三角洲最後的原始水鄉

古勞水鄉是一個原生態的嶺南水鄉,這裡青山、綠水、石橋、農舍等交相輝映,一派田園風光。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選擇具有嶺南特色的民宿,或是便捷的酒店,感受迷人的水鄉風光。

編輯 | 王昕彤 劉晨 樊東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