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太極門秘傳的坐樁訓練,習之長久,周身氣血鼓盪,自有妙不可言之感!

太極門秘傳的坐樁訓練,習之長久,周身氣血鼓盪,自有妙不可言之感!

樁也稱坐盤,可分為自然坐、盤坐。自然坐即是日常生活中坐橙子、沙發等為自然坐。盤坐也分為單盤、雙盤、枷跌盤等。坐樁之武功修鍊主要矛盾是軀幹頭項部位之要領,手膀臂之要求和與軀幹之間協同之關係等。

無論是哪種方式的盤坐都要求:

1、頭部。因頭部為一身之主宰,精神之柱,故頭要有向上虛領之意,面帶微笑,面肌充分放鬆,兩眼斂神可向。前看一個目標(對治療近視眼和練眼的亮度功夫很有益處),也可微睜半閉,兩齒相扣,舌頂上齶,以接通任督兩脈之氣,舌攪出之津液要如吞咽物一樣咽送下去可以滋補五臟六腑,故有花清玉液之稱。

2、頸項部。頸項為呼吸氣管,素有「上打咽喉下撩陰」和「喉頭永不拋,打盡眾英豪」之說。同時又是頭部與軀千銜接之樞紐,故頸項一要豎起,二要下頜收斂緊護住喉頭。無論在技擊中如何動作,身軀之正中線、喉頭、下頜鼻尖始終都要在一條直線上。

3、肩背部。肩要向下松沉並有向外引伸之意。背之鬆緊直按影響著呼吸是否順暢、肺活量之大小。故背上下要豎直,背微張、胸微含,以呼吸舒泰自然為佳。

4、腰腹部。腰後有藏精之腎和命門,也為周身之要害處。常人之凹腰撅臀乃為內功拳之不容,故有刻刻留意在腰際之說,所以,命門兩腎之後撐,使得臀部自然下溜,會陰上提,一方面與百會上下相照,中脈相通,氣能自存於丹田,另一方面使臀部以上中正挺拔。

5、子臂。當頭、頸、軀千按要領將姿勢擺正好後,兩手腕充分鬆開搭放在兩膝之上,兩條臂好似掛在兩膀上松墜下沉。

6、意念。坐樁雖然簡單,但對於初學之人要做到上述之要領也決非易事。故開始之意念,以從上到下檢查各部位是否符合要領為上。經一階段練習掌握了各要領之後,意念頭項的上領使整個脊椎挺拔,而骨架上的肌肉細胞似水珠一樣,離開其附著的骨架下垂欲滴,而氣卻充於骨縫之間周流不息。習之長久,周身氣血鼓盪,自有妙不可言之感。

7、手臂與軀千之協同訓練。其目的是,體會鍛煉手臂在抬起懸空無論作任何動作都能保持上述坐樁之各項要領,以使腰背傳過來之內勁流能充分地從手之梢節傳遞出去打下良好的基礎。

練習方法:意念軀幹的每個肌肉細胞向下松墜。因肌肉筋膜之間由於韌帶張馳之力隨著肩背的向下松垂帶動兩臂緩緩向上拾起,兩手心向下,五爪自然鬆開似抓兩個小球,高低抬至兩腕與兩肩平,寬度較兩肩窄即可,兩肘要微曲,並有下墜松沉之感,整個動作均勻緩慢柔和。

另一意念方法,也可想像氣自丹田而生,經中脈分至兩膀,兩臂猶如充氣之皮帶,隨充氣而緩緩抬起。

總之兩臂的抬起猶如吊車臂和吊車的關係,吊臂的起落是由於吊車之動力驅使,吊臂只起一個支撐和傳遞,作用。當架子擺好後仔細檢查體會肩部松沉程度,好似兩手搭放兩膝一樣舒眼輕鬆,起落的次數至不出現強力努勁為止,也可使抬之臂不下落,到酸疼難支時再輕輕放下,體息後再抬起練習

要練就此功,只有經長期修練,細心體味,功方能至上乘之境。然真正修鍊有素的內功高手,對於低於自己功夫的對手,不但手臂、腿腳能觸之發於丈外,而周身驅干接敵之拳腳同樣能借敵勁,將敵彈擲而出。

它的技擊特點,示之以虛,觸之以實,勁力奇特,周流不息猶如電線一般,平常顯示不出它的奇特威力,但只要人一接觸要麼被打出去,要麼被吸住難以脫身。

另外僅有強大的知已功夫是不夠的,還必須訓練出隨對方而變的知彼功夫,方能相機而動,擇機而變,將練就的知已功夫淋漓盡致地充分發揮出來,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百戰而不殆的境地。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五太極養生 的精彩文章:

藥王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3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你知道太極拳「內在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嗎?

TAG:九五太極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