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幾百年前的中國對此地經濟封鎖,竟然逼迫他們集體向中國稱臣納貢

幾百年前的中國對此地經濟封鎖,竟然逼迫他們集體向中國稱臣納貢

15世紀末、16世紀初蒙古方面出現了轉折,蒙古傑出的首領達延汗統一了蒙古草原,使得蒙古草原一度平靜。但是,為解決牧區生產和生活上的不足,蒙古各部封建主也曾多次與明朝進行通貢、互市,但和平貿易經常被戰爭中斷,甚至,還遭到明朝的經濟封鎖。

都知道,與外邦通商自古以來都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雖然,明朝一直是一個開放的朝代,他們對於水陸鄰國都十分友好,以至於,大明邊境也算是比較安穩的。但是,這裡只有一個國家是個例外,那就是:蒙古。或許,是因為被險些亡國滅種的土木堡之變嚇怕了,大明與蒙古不敢再有絲毫的瓜葛,索性連通商也不要了。

不過,這樣的做法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蒙古是游牧民族,游牧經濟不依靠中原農耕業則無法存活,因此,有時迫使蒙古封建主揮戈南下,用擄掠的辦法去奪取中原漢地的物資。而中原也需要蒙古的戰馬來作為守護邊境的長城,否則,恐怕也無法實現長治久安。且明朝的後期又是個文弱的時代,他們大多主張凡事通過和平協商的手段來解決,不流行用武力來征服別的國家。

所以,在解決蒙古邊境問題的時候,他們並不是用武力來解決。如若真的打起來,大明是不是蒙古的對手還需要另當別論。但是,不論如何,當時隆慶帝朱載垕的做法確實比窮兵黷武要英明許多了。隆慶四年,由內閣首輔高拱和張居正牽頭,地方各級官員積極配合,通過非軍事手段,與蒙古達成了「封攻互市」的協議,二百年的劍拔弩張從此塵埃落定。

這件事情就是赫赫有名的 「俺答封貢」,也稱「隆慶議和」。

那麼,中原當時哪裡來的把握,「靠和平談判就能解決這麼嚴峻的問題」呢?無論朱載垕還是高拱張、居正都是明眼人,他們看得出來,蒙古其實是存在著自身的局限性的。

第一點,其實我們已經提到了,蒙古是游牧民族,游牧業有著自身的脆弱性,不依靠中原農耕業他們是活不下去的。但是,大明又不願意與他們通商,被逼急的蒙古只好出下下策,那就是「搶」。這一辦法就更不可靠了,畢竟,搶來的東西有限,解決得了一時解決不了一世。

更何況,打家劫舍也是個勞民傷財的活動,蒙古長此以往肯定也是受不了的。所以,他們這個時候就迫切地需要大明與自己通商。只要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他們還有什麼不同意的。從這一點上來說,如果能通商,對於蒙古絕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既然可以更好的解決,那麼,為什麼非要動用武力呢?所以,游牧業的脆弱性為「隆慶議和」提供了經濟層面的支持。這可以算作是根本原因,其實,還有一些直接的原因,則旁敲側擊地促進了「隆慶議和」,那就是所謂的:「民心所向」。

第二點,我們都知道,長年累月地征戰,最受苦的永遠都是布衣黔首。《明穆宗實錄》里記載了當時邊境居民的生活慘狀:「戰爭搞得妻離子散,所有人都去逃難了,肥沃的土地沒有人去耕種,鹽法被破壞,一不留神還會搭上性命。」這樣的日子,誰也忍不了。

所以,朝貢換來的和平是邊民活下去的唯一希望。要想解決生靈的倒懸之急,唯有休戰修好。這種民心所向的事情,是很少有辦不成的。

第三點則需要歸功於大明的聖君賢相,雖然,歸功於某個人有失偏頗,但是,他們幾位確實是功不可沒。首要是明穆宗朱載垕,他不像他父親有著極其嚴重的民族偏見,對於別的民族一百個看不上。朱載垕提倡的是「華夷一家」,有著極強的民族包容性。

朱載垕曾說道:「朕視華夷為一家,恆欲其並生並存於宇內也……迨朕纘承丕緒,於茲五年,欽天憲祖,愛養生靈,胡越一體,並包兼育……朕代天覆幬萬國,無分彼此,照臨所及,悉我黎元,仁恩惟均,無或爾遺。 」他的這種思想很符合古代的「王者無外」的理論。

可以說,朱載垕唯有如此,才可以做出「隆慶議和」這樣英明的決定。

再個就是他的左膀右臂,高拱和張居正。這二人可都是嘉靖舊臣,又都是後來的三朝元老,忠心和能力都日月可鑒。當初,是他二人力排眾議,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角度高瞻遠矚。所以,此二人的推波助瀾也是「隆慶議和」實現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

最後,則是蒙古首領俺答自己給了大明機會。俺答的孫兒漢那吉幼年時父母雙亡,是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的。成年之後的漢那吉風華正茂,愛上了自己正當妙齡的表妹,想要娶表妹為妻。這在古代是一件多麼正常,而且,美好的事情啊,就像《紅樓夢》里的林妹妹和寶哥哥。

可是,俺答也喜歡上了青春貌美的外孫女。面對祖父的橫刀奪愛,漢那吉一氣之下出走大明。雖然是情敵,但是,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孫兒,又是自己一手撫養長大的。蒙古和大明情勢如此緊張,俺答也害怕孫兒被殺了,於是,不得不出面與大明修好。

最終,這場因為情慾而起的家庭糾紛,成了「俺答封貢」的最後一劑催化劑。

俺答封貢於次年,隆慶四年成事,基本上以和平手段達成,以雙方各取所需告終。明朝封俺答為「順義王」,開放十一處邊境貿易口岸,使得蒙古人能通過貿易獲得中國資源。俺答汗還在漢人的幫助下,建築了庫庫和屯(今呼和浩特)城,成為蒙古地區手工業和商業的中心。

而對中國的好處則是:明朝北邊百年不用兵革。這在大明的歷史上,至少已經達到了止戰之效,因此,俺答封貢,實為成功。至此,結束了大明與蒙古近二百年的敵對狀態,且大明與蒙古邊境年年修好,明蒙通貢互市,直到明末都一直保持友好的和平關係。

這件事務處理的確實漂亮,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也沒有「遣妾一身安社稷」,這才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真正的戰勝於對方。

參考資料:

【《明史·韃靼傳》、《內蒙古通史》、《隆慶和議始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一直來我們都認為是真實的歷史,其實,這裡面多數都是虛構的內容
都說岳飛厲害,其實在同時期還有兩員猛將更厲害,被稱南宋第一槍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