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洛陽市區發現天子駕六,東周20多個天子的王陵在哪裡?

洛陽市區發現天子駕六,東周20多個天子的王陵在哪裡?

東周從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歷經500多年25王,這些天子的王陵都在哪裡?

夏商周朝代久遠,王陵沒有地面建築,很難尋找。

2000年以後,洛陽市政府搬遷到洛南,原來的市中心繁華地帶修建廣場。2002年剛一施工,就發現了700多座東周墓葬,30多處車馬坑。在5號大型車馬坑內發現26輛車,68匹馬,其中西排2號車為六馬拉一車,合乎文獻中「天子駕六」的記述。2006年3月,考古工作者又在該王陵陵園遺址內發現另一座東周晚期「天子駕六」車馬坑,共發現車馬三輛,駕六者一輛,駕者兩輛。

天子駕六是一種禮制,天子所御駕六,其餘副車皆駕四。《尚書。夏書。五子之歌》:「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王度記》:「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車馬坑是當時陵墓常見陪葬,東周時期很多諸侯墓附近都有,顯然附近有東周天子王陵。東周25個天子,共有三個陵區。

1王城陵區

東周最初的都城是洛陽王城,王城在西周初期興建,供周天子居住。從周平王到周簡王10代天子王陵都在這裡區域。在周王城廣場附近的小屯村,27中,唐宮路小學等地方,都發現有東周「亞」字形墓葬。還有「王作寶尊彝」銅鼎等文物。

東周王城陵區位於東周王城遺址的東半部,南起市二十七中,北至紗廠東路,西起紗廠南路,東抵市郵政局的範圍內。這裡解放前是一片田野,現在是樓房林立的市區。

2周山陵區

周山,又名秦嶺或小秦嶺,位於王城西南近五公里處。這個陵區有大冢陵四個,處於高山之上,東西排列。其南為洛水,北畔為平坦園地,三山村即坐落在這塊園地的東邊。另三面青巒疊嶂,環繞周山,風景秀麗,確為建陵的理想之地。

四冢最西邊的一座為方形平頂孤冢,邊長一百米,高五十米,上有清朝乾降年間洛陽知縣龔松林所立的「周靈王冢」墓碑一座。據專家考證,這一帶王陵最早在春秋戰國之際,這時諸侯建冢陵之風已經興起,作為周天子,當然也想選擇地勢高爽的地方,建造聳立的王陵。

周靈王二十二年,王城之北谷水暴漲,王城被水沖壞,不宜再造陵墓,靈王踏勘了一些地方,最後看上了這裡。其後,周景王、周悼王、周敬王三位天子埋葬在周山。

金村陵區

周敬王時期,因王子朝在王城勢力很大大,他遷都到成周城(王城東20公里)。此後除末代天子周赧王重新遷回昔日的王城以外,其餘諸位周天子均以成周為都。自遷居成周后的周王多葬於成周附近,也就是狄泉附近,即金村陵區(今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金村、翟泉一帶)。

1982年考古研究所在漢魏故城東北側探出了一座甲字形大墓。墓道長六十米,墓坑邊長九米,寬十四米,深十二米。大墓周圍還探出了二十餘座大小墓葬和車馬坑,這無疑又是一座九鼎王者之墓。自周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到慎靚王,共10代周王都葬在這裡,是東周最大的一個陵區。

4其它王陵

西周第四代國君昭王,曾親自統帥六師軍隊伐楚,全軍覆沒,昭王死於漢水之濱,死後葬於洛邑東南少室山。

晉代郭璞注山海經云:「陽城西谷名季室,亦曰少室,山巔有白玉膏,服之仙。山有周昭王陵。」

東周第二代國君桓王,根據《澠池縣誌》記載,洛陽西邊的澠池縣有周桓王陵。澠池桓王陵位於今澠池縣城北35公里南村鄉南村村南桓王山(原名鳳凰山)上。傳說為春秋時期周桓王姬林埋葬於此而得名。清嘉慶十五年《澠池縣誌》載:「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知縣甘揚聲飭巡檢沈守純查明陵地四至,東西以大溝為界,南北以山根為界,繪圖具詳存檔。」

東周末代天子周赧王陵位於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鎮寺上村附近的天子墳,墓冢位於虎頭山下。秦滅周后,以梁城(即楊樓鄉的古梁城)封赧王,降為周公,比於附庸。原西周公降為家臣。東周公貶爵為君。赧王年老,往來周秦,不勝老苦,既至梁城,不逾月病死。(汝州民間相傳秦王在赧王獻地投降之後,發兵前來剿滅赧王,雙方血戰蜈蚣山,最後赧王戰死),葬於汝州市蟒川鎮寺上村。

1928年,一場大雨後金村大墓露出洞口,引起了加拿大人懷履光、美國人華爾納等所謂的學者和傳教士瘋狂盜挖,8座王陵被盜,幾千件文物流失海外。這些文物精品,如今被法國巴黎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美國坎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美國佛利亞藝術館等博物館收藏,有的在日本大阪佳友男爵、日本東京細川侯爵等人手中。

兩千多年歷史風霜,20多個周王陵保存完整的已經為數不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劉邦剪除異姓王比項羽更狠,為什麼保留了這個異姓王?
雷雨後洛陽農田塌陷出現大洞,幾千件國寶慘遭洗劫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