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天界會迎來第三階段,這位大能者將是未來的天界主宰
天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在遙遠的古代,科技不發達,人們敬畏上蒼,且認為天上也有人存在,還都是大能者,他們是神仙,可以左右凡人的命運。
在《西遊記》里,吳承恩把這一點當做真實來寫。
西遊世界裡的天界是一個整體,但又不完全算是一個整體。
因為,玉皇大帝為三界大天尊,掌管三界一切事務,可在西牛賀洲,卻有佛教的諸佛、菩薩等掌管。
西牛賀洲雖然在玉帝的掌管範圍之內,但實際權力的掌握者卻是如來佛祖。
其實,在玉皇大帝之前,天界還有其他掌管者,書生將那一階段定義為天界的第一階段,玉皇大帝掌管的天界為第二階段。
玉皇大帝掌管天界,但需要考核。
原著道:「班中閃出太白長庚星,俯首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屆,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
太白金星建議招安孫悟空,這是委曲求全,玉帝本不會答應,他不是孬種。
但太白金星提到「收仙有道」,玉皇大帝聽後「甚喜」,就答應了,委屈也就算了,畢竟利大於弊。
這說明,玉皇大帝的背後,還有仙人對他定期考核,而「收仙有道」是考核的一部分。
對考核有利,玉帝當然「甚喜」了。
背後是誰,不難猜,一定是三清。
三清,他們是天仙,為天仙之首,也是天地神人鬼五仙之首。
用現在的話說,在「專業」上,三清為大;在「行政」上,玉皇大帝為大。
身為神仙之首的玉帝成為了三界大天尊,這說明三清主動讓賢。
可以這樣理解,在神仙到達天界之後,對「專業」精益求精的的三清不想再管三界的其他事務,因此讓賢,到幕後搞「專業技術」去了,把善於搞「行政」的玉皇大帝推到了「前台」。
既然讓賢,那就存在考核的問題,畢竟不是皇位傳承。
三清讓賢,讓給的一定是賢者、能者、德者等。
假如玉帝不夠格,不是真正的大賢者、能者、德者等,那就要接受彈劾,交出權力。
所以,玉帝對考核很重視。
天界新人神仙之首玉皇大帝,成為了三界主宰。
在經過幾百上千億年之後,「新人」也成了「老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天界的格局不可能不發生變化。
誰會是天界第三階段的主宰者呢?地仙之祖鎮元子。
乍一看,地仙怎麼可能到天界去做主宰呢,他負責地仙這一塊。
可是,誰又規定地仙一定要鎮元大仙負責呢,他的得意門生也可以負責。
所以,鎮元大仙完全可以成為天界第三階段的主宰者。
就跟佛教一樣,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之所以說鎮元大仙,是因他已經在天庭布局了很多很多年,不管這局有意還是無意。
想成為天界第三階段的主宰者,必須有人。
就跟玉皇大帝當初一樣,他要是光桿司令一個,三清也不會讓賢。
能讓三清讓賢,原因便是他麾下的神仙數量約等於或者超過了天仙。
其他仙人,都沒有那麼多人,唯獨地仙之祖有。
原著道:「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筒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大仙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見如今還有四十八個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當日帶領四十六個上界去聽講,留下兩個絕小的看家:一個喚做清風,一個喚做明月。清風只有一千三百二十歲,明月才交一千二百歲。」
這段話前面提到「門下出的散仙,也不計其數」,後面提到了兩個小徒弟的年齡在一千二百歲到一千三百二十歲,這說明地仙之祖鎮元子培養弟子是從他出現在五庄觀開始的。
這就說明,他培養的弟子比三清培養的弟子數量還要多。
三清的弟子位高權重,但量少;鎮元大仙培養的弟子大多是散仙,沒什麼地位和權力;玉帝的神仙一脈數量多,但很多都犯錯或者被派到下界工作等,還有一部分不問世事,潛心修鍊。
地仙之祖的弟子都是生力軍,天庭的生力軍,未來的頂樑柱。
他們不可能一直是散仙,當他們其中大部分有了權力和地位之後,聽從的自然是鎮元大仙的號令。
那時,三清的勢力不如地仙之祖鎮元子,玉皇大帝的勢力也不如他。
那個時候,鎮元大仙自然會成為天界的實際掌權者。
三清也不會阻撓,因為他們是朋友。
都是聰明人,誰都不想當個傀儡,在不能開戰的情況下,玉皇大帝只能像他的前輩三清一樣讓賢,地仙之祖自然成為新的三界大天尊,掌管三界事務。
當然,地仙之祖跟東來佛祖一樣,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掌權者,但這個未來的時間就不好說了,也許是明天,也許永遠不可能。
地仙之祖鎮元子,與世無爭的仙人,可當他的弟子成為天界的主力軍的時候,鎮元子不爭也能成為掌權者,就像趙匡胤,不管他爭不爭,真不想爭還是假不想爭,他的下屬都不允許他不爭,為了自己勢力的前途,自然會把自己的後台推選出來,扶他們上位。
不爭就是爭,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永遠不要忽視那些有實力卻不爭的人,不爭的只是他自己,不是他身邊的人。
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西遊記》「通關文牒」不止是通關那麼簡單,另兩點最重要
※《西遊記》只一件事,便看出唐僧骨子裡的高貴和高傲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