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淡泊寧靜中綻放終極的絢爛!

在淡泊寧靜中綻放終極的絢爛!

「富N代」,「明四家」之一,

「濫好人」,「神仙中人」,

「吳門畫派」開山鼻祖……

看完以上眾多標籤,

你猜出今天的主人公是誰了嗎?

沒錯,他就是沈周!

沈周

他醉心於詩詞書畫

視功名為糞土

他在澹泊寧靜中綻放絢爛

成為吳門畫派的開創者

明 沈周 廬山高圖 紙本設色193.8×98.1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根據目前的一些材料,可以確認,

至少追到沈周曾祖一輩,

都是高門大戶出身。

他的確是個不折不扣的富N代。

他出生在蘇州一個富裕的

書香門第、書畫世家

他的祖父沈良琛精鑒賞,

是元代大畫家王蒙的好友;

祖父沈澄也工詩善畫;

伯父沈貞和父親沈恆以詩文書畫聞名鄉里。

仿大痴山水圖 紙本設色 縱115.5厘米橫48.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傳言,元末明初鉅賈沈萬三,

就是這個家族的人物。

這個家族還有個規矩,

是世代不從政,只專心搞經濟生產。

這是一個操守獨特、傳奇

和悶聲大發財和的家族。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一個興旺的家族,

可以持續抗拒科舉帶來的門楣榮耀感。

蔬筍寫生圖軸紙本墨筆

縱56.7 厘米,橫30 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究其根由,

有可能是對政治中國擁有非同尋常的體驗和領悟,

而最根本的,

則應是擁有一個強韌的經濟帝國

和對其出色的管理能力。

這是個什麼道理?

我以前問過一個做新材料的土豪:

為什麼不跟政府好好交流下,

爭取他們儘可能的幫助,

早一天登陸A股,他的回答是:

我又不缺錢,為什麼要上市?

對,人家日子好好的,

為什麼要跟屌絲爭著高考過獨木橋?

蜀道難 立軸 己酉(1489年)作

沈周幼時聰慧,飽讀詩書,

11歲時遊歷南京,

寫作百韻長詩,

被認為是唐代才子王勃的轉世再生。

28歲時,他拒絕了蘇州知府的推薦,

決意終生不入仕途,

專心於詩詞文章,「以丹青以自適」。

雪樹雙鴉圖軸,紙本水墨

縱132.6 厘米,橫36.2 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他一生淡泊寧靜,視功名利祿如煙雲,

他沒有像有的文人墨客那樣或者趨炎附勢,

買官鬻爵,或者追名逐利,節操盡失。

也沒有學習李白寫《與韓荊州書》毛遂自薦

想創一番經天緯地的事業。

他一生專心於詩文書畫,

將生命活得幽默好玩,

無論是《廬山高圖》還是《落花圖並詩》,

都為我們展示出他獨特的審美。

仿吳鎮山水 水墨絹本

雖出身高貴,無需為名利所趨,

但沈周寧靜致遠的恬淡心態,

卻是發自身心的修養作為。

即便書畫造詣爐火純青,

他也從不恃才傲物,招搖顯擺,

依舊看淡名利,謙虛低調。

袁安卧雪圖 立軸 1474年作

下面講幾件沈周的趣事,相信看完會對他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替 沒 胡 子 好 友 討 要 胡 須

桃源勝境 立軸 成化二年(1466年)作

在明四家當中,沈周的輩分最高,但他卻幽默風趣得像個老頑童。他愛跟人開玩笑,愛做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情。

蓮塘小隱圖 立軸

沈周先生有一個朋友叫趙明玉,堂堂七尺男人卻沒有鬍子,為此,他很是煩惱。一天,沈周在蘇州城外的家裡和朋友們飲酒,高談闊論之中,有人又拿這位老先生沒有鬍鬚尋開心,沈周和朋友們打趣之餘決定幫他募集鬍鬚,沈周提筆寫了給當時的美髯公周宗道寫了一封信,請他捐獻自己的十根鬍鬚,這就是流傳至今的書法名作《化須疏》。

化須疏局部

石樑飛瀑

他在疏中寫道:「不是我一時興起冒犯您,實在是因為趙先生為沒有鬍鬚太傷心了,所以才祈求於您。您是個美髯公,只有您這十根美髯我們敢募集分取,請您千萬不要一毛不拔呀。」疏中還不忘誇誇這位朋友和自己,說宗道有樂善好施、愛屋及烏的仁心,就是鄰居來借也會借給幾根,希望周宗道發揚雷鋒精神,以有餘補不足,做成人之美的好事。

山水 設色絹本 1489年作

還說到:「如果您借了這十根鬍鬚給趙明玉我當叩謝您。趙明玉先生心中一定會有莫大的幸福和快樂,照照鏡子絕對是『對鏡生歡,頓覺風標之異,臨河照影,便看相貌之全。』所以,請您一定重視這事,千萬不要推辭。」

憑 驚 人 記 憶 默 畫 3 丈 長 卷

明 沈周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沈周頗愛收藏,家裡珍稀書畫之多,有李公麟的《女孝經圖》,王蒙的《太白山圖》,甚至連價值連城的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也曾藏有,視若珍寶。一次,他將此畫拿去請一位書法大家題跋,不想第二天,那位大家親自登門道畫丟了。

丟了如此珍貴的藏畫,沈周自然痛惜不已。家人提議告官追回,但他卻說堅信大家人品正直。後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把3丈長卷從頭至尾臨摹了一遍,這就是著名的《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跟 太 守 開 玩 笑

漁家樂 立軸

因為名聲大,每天上門向沈周求畫的人絡繹不絕,無論高官富商還是販夫走卒,他都來者不拒。甚至有人作他的贗品,求為題款,他也欣然應允。因此,沈周的書畫流傳很廣,真偽混雜,較難分辨。

壯行圖 立軸 設色紙本 己酉(1489年)作

有一位太守求畫,沈周為他畫了一幅《五馬行春圖》。因為古時太守出行,以五馬駕車,所以「五馬」又為太守的代稱。可是這位太守孤陋寡聞,並不知道其中的典故,他見圖中除了他只有駕車的五匹馬,有點不高興:「我豈無一人相隨耶?」

梅花書屋

沈周知道後又另外畫了六個隨從者送給他,不和太守一般見識的他還很幽默地和對方開玩笑說:「無奈絹短,只畫儀仗前導三對。」言外之意是,如果畫紙再大一些,能再為太守畫出更多的隨從。那位太守也很實在,大喜過望地說:「今亦足矣!」

為 贗 品 畫 作 潤 色 補 筆

西園醉月

沈周在那個時候就已有慈善思維,他身體力行,畫畫籌募善款,題名湊錢給人治病,樂此不疲,但他從來不自己賣自己的畫。偏愛書畫的痴人一個,又怎貪賣畫之財。

《松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曾有一位貧窮的無名畫家,為了讓自己的畫多賣幾個錢來贍養母親,便臨摹了沈周的畫,並把這些畫拿來請沈周題字。沈周對此事絲毫沒有不悅,而是欣然為之潤色補筆,使得這些作品讓別人看上去真的是沈周所畫,不僅如此,沈周還在畫後題款蓋印,成全了那位無名畫家對母親的一片孝心。

高嶺嵯峨曲澗幽

名畫家為贗品作者題字,這種事在如今是不可想像的,沈周卻能如此,可見他豁達大度的大師風範。

委 身 太 守 府 中 作 畫 裝 飾

《落花詩意圖》

沈周生性閑淡,為遠離喧囂,他從城裡搬到鄉下,在一個有竹子的地方建了一個庭院,取名有竹居,在這裡安靜的寫詩作畫,或與朋友雅聚。「去湖三里近,種竹萬竿余」,成了沈周肆意創作、與友人交談藝術的好地方。

《雨夜幽寂圖》

年紀愈大,沈周就越是看得透徹,想得明白,追求平和,享受清凈。72歲那年,本在「竹庄」過平淡日子。新上任的曹太守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沈周叫了去給他府中畫畫裝飾一番。

《魏園雅集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其好友個個憤憤不平,新太守居然不知沈周大名,讓沈周去屈做這下賤差事?立馬建議他聯繫當朝權貴,畢竟沈周在朝中也是有人脈的。沈周卻婉言謝絕,依舊每天去太守府畫畫。後來新太守在朝中權貴中得知沈周聲名後,嚇得魂都沒了。

公元1509年,

83歲的沈周與世長辭,

他漫長的一生,

用「讀書作詩畫畫」寥寥幾字便可概括。

沒有轟轟烈烈的業跡,

也沒有享受過榮華富貴與高官厚祿,

卻贏得了無數世人的愛戴,

他開創了吳門繪畫,

描繪江南山水之美的新畫風。

沈 周 更 多 作 品

- 東庄圖冊 -

《東庄圖冊》是沈周留存下來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既有沈周前期小幅山水裡的筆精墨工、細潤設色,也能看出他後期作品裡的粗率隨意與不拘小節。

《東庄圖冊》-東城

《東庄圖冊》-西溪

《東庄圖冊》-拙修庵

《東庄圖冊》-北港

《東庄圖冊》-朱櫻逕

《東庄圖冊》-麥山

《東庄圖冊》-艇子洴

《東庄圖冊》-果林

《東庄圖冊》-振衣岡

《東庄圖冊》-桑洲

《東庄圖冊》-全真館

《東庄圖冊》-菱濠

《東庄圖冊》-南港

《東庄圖冊》-曲池

《東庄圖冊》-折桂橋

《東庄圖冊》-稻畦

《東庄圖冊》-耕息軒

《東庄圖冊》-竹田

《東庄圖冊》-續古堂

《東庄圖冊》-鶴洞

《東庄圖冊》-知樂亭

中國的山水畫總是在似與不似間,要游心太玄、氣勢撼人,但《東庄圖冊》的好,是平淡天真。

東庄是沈周好友吳寬的莊園,當年他們在這裡交遊唱和、賞花品茗、晴耕雨讀。沈周幾乎是以一種遊戲的態度,客觀地描繪著東庄的田園景象,幽閑而不感傷,圖冊里沒有撼人的氣勢和強烈的感情技法,有的只是特別舒緩的情緒,是理性澄澈,冷靜安詳。

- 臥遊圖冊 -

在《臥遊圖冊》的跋文中,沈周說:「宗少文四壁揭山水圖,自謂臥遊其間。此冊方可尺許,可以仰眠匡床,一手執之,一手徐徐翻閱,殊得少文之趣。倦則掩之,不亦便乎?」小小的一冊畫,仰躺著慢慢翻閱著看,不也是樂趣嗎?

《臥遊圖冊》-首開自書「臥遊」

《臥遊圖冊》-仿倪瓚山水

《臥遊圖冊》-杏花

《臥遊圖冊》-葵花

《臥遊圖冊》-柳蟬

《臥遊圖冊》-水牛

《臥遊圖冊》-百合花

《臥遊圖冊》-秋景山水

《臥遊圖冊》-芙蓉

《臥遊圖冊》-枇杷

《臥遊圖冊》-秋山讀書

《臥遊圖冊》-石榴

《臥遊圖冊》-雉雞

《臥遊圖冊》-秋江釣艇

《臥遊圖冊》-菜花

《臥遊圖冊》-秋江坐話

《臥遊圖冊》-畫秋白雲

《臥遊圖冊》-末開題跋

沈周一生生活於相對清明穩定的明代中期,在相城的村莊里度過了人生的絕大部分日子。沈周與以往那種「門雖設而常關」的隱士不太一樣,他在幽居的日子裡實現著一直被儒家虛置的「游於藝」的理想。他曾經說,「畫本予漫興」、「余早以繪事為戲」,那時候,很少有人會把這樣的樂趣真正作為一種積極的理想去追求。沈周自己建築了一個「有竹居」,隱於朝市,為在野的文人開闢了一種新的理想而可行的生活方式。

沈周的「臥遊」,是臥遊山水,也是在世間對自己「游於藝」式的安放。

- 寫生冊 -

《寫生冊》就是他在這個時期作的,畫的那一年,沈周68歲,筆墨都是淡淡,不再是以前的精工細緻,而是「粗枝大葉,草草而成」 。《寫生冊》 一共16開,寫玉蘭、蝴蝶花、荷菊、葡萄、蛙、鴨、貓等等,開頭有用篆書題寫的「觀物之生」四字,據推測是沈周的好朋友——明代著名書家李應禎寫的。冊前有沈周自題:「我於蠢動兼生植,弄筆還能竊化機;明日小窗孤坐處,春風滿面此心微。戲筆此冊,隨物賦形,聊自適閑居飽食之興。若以畫求我,我則在丹青之外矣。」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寫生冊》

- 山水 -

以下為沈周部分作品

可右旋轉手機觀看

落花圖

十四夜月圖

盆菊圖

蕉蔭琴思圖

倀立遠眺圖

青園圖

滄州趣圖卷

虎丘餞別圖

《桃源仙境圖》

《高嶺嵯峨曲澗幽》

《湖山棲隱圖》

《溪山秋色圖》

《溪山魚隱圖》

《鳩聲喚雨圖》台北故宮藏

雙鳥在樹圖軸,紙本墨筆

縱140 厘米,橫52.2 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郭索圖軸,紙本墨筆

縱49.4 厘米,橫31 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花下睡鵝圖軸,紙本設色

縱130.3 厘米,橫63.2 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花果圖卷( 局部),紙本墨筆

縱35.3 厘米,橫724.4 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花鳥冊之四,灑金紙設色

縱30.3 厘米,橫52.4 厘米,蘇州博物館藏

花果圖卷(局部)紙本設色,縱497.5 厘米橫29.5 厘米

枯木鴝鵒圖軸,紙本墨筆

縱155 厘米,橫28.5 厘米

花果圖卷(局部)

《廬橘山禽》

蘇州范仲淹祠堂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一

杭州下天竺寺圖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二

高郵甓社湖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三

杭州西湖岳廟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五

崑山馬鞍山圖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六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七

瀟湘煙雨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八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九

兩江名勝圖冊十開之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在線 的精彩文章:

人生如路!
花開,一朵禪

TAG:名藝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