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底層老百姓有多窮?外國傳教士:十幾個大人小孩哄搶一堆牛糞

晚清底層老百姓有多窮?外國傳教士:十幾個大人小孩哄搶一堆牛糞

晚清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艱難?或者說晚清底層老百姓究竟有多窮?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晚清國勢衰微,清廷腐敗無能,老百姓生活艱難,官員對老百姓的剝削更是層出不窮。

晚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裡面有大量賠款,要知道賠款最終都分攤到老百姓頭上的。一百多年前,美國畫家朱麗葉斯曾這樣描述他看到的北京一家客棧情況:

「……在客棧院落里所瀰漫的是垃圾、洋蔥、發霉的食物,以及人類大小便混雜在一起的那種氣味……客棧里的食物適合那些喜歡中國菜的人的胃口,而且價格也特別便宜。我嘗試在那兒吃了一頓飯,但這次試驗使我後來的幾天里都想嘔吐。」

試想,這可是京城的客棧,環境竟然如此糟糕,那麼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再舉個例子,美國傳教士何天爵對晚清老百姓的生活最有發言權。何天爵,原名切斯特·何爾康比,1869年來到中國,主要負責教會在北京創辦的學校。

何天爵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的時間,在他的回憶錄中對晚清中國社會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多次深入底層社會考察了解。何天爵發現當時中國人吃的菜品主要是開水煮過的捲心菜、浸泡過滷水的生蘿蔔,他推測,「當時的中國巨大多數人生活在難以想像的貧困之中。」

何天爵和友人在去西部旅行中,經常看到小孩子或者婦女一隻手握著幾個銅板,另一隻手拿著破舊的盆子或者籃子,這是他們去購買一家人飲食的必需品,比如米(麵粉)、捲心菜、食用油等等。

在甘肅,何天爵還看到這一幕,十幾個大人和小孩子為了一堆牛糞爭得不可開交。起初,何天爵認為這是一個特例,可接下來的旅行讓他明白人們吃牛糞的現象隨處可見。除了生活困難外,晚清老百姓的住房也非常簡陋。

老百姓的房子絕大多數都是用土塊或者碎石頭壘起來的,外面再糊上一層泥巴。房頂上蓋著一層席子,再在上面糊上石灰和乾草的混合物。總之,房子低矮,裡面更是陰暗潮濕。

造成晚清老百姓生活如此艱難,清朝焉能不滅亡?正如當時傳教士日記中描述晚清社會經常出現的字眼,「髒亂差、貪婪、腐朽、原始的技術、缺乏機器設備等。」

參考資料:《一個傳教士眼中的晚清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康有為70大壽,章太炎送來一副壽聯祝賀,結果差點把康有為罵死
王熙鳳的月錢,究竟夠不夠用?平兒和主子的說法,差別太大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