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學林軼事 老舍和葉聖陶

學林軼事 老舍和葉聖陶

葉聖陶先生長老舍先生五歲,是位忠厚長者,在中國現代文學界德高望眾,人氣很旺,歷來有老大哥的地位。他和老舍先生脾胃相投,一見如故,常來常往,是特別要好的朋友。

他們兩位正式打交道是始自1927年。那時鄭振鐸先生把《小說月報》的編務正式交給葉聖陶先生代理,自己則由於言論過於激烈引起反動派的重圧,暫時遊走到歐洲去。葉先生接手《小說月報》是由當年第六期開始的,一直到第二年的10月,等鄭振鐸先生由歐洲回來,到1928年12月將第十二期編完為止,恰好主事了一年半。此時,老舍先生正在英國倫敦大學教書,並利用業餘時間寫小說。他的處女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由鄭振鐸主編的《小說月刊》連載的,連載時間是1926年的第17卷第七期至同年的第十二期。他在倫敦創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是《趙子曰》,也是寄回上海由《小說月報》連載的,時間是由1927年18卷第三期起到同年第十一期止,正好趕上鄭、葉兩位主編交接班的時候。《趙子曰》的連載實際上由鄭振鐸編了三期半,由葉聖陶編了五期半,幾乎平分。就這樣,老舍先生和葉聖陶先生由此有了神交,而且是非常務實的神交。

繼1934年在上海第一次見面之後,抗日戰爭又把他們緊緊地聯繫到了一起。1938年3月經過緊張的籌備,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武漢正式成立,這是一次文藝界的大團結,「文協」是以抗日為前提的統一戰線組織,選舉老舍、葉聖陶等四十五人為理事,並由老舍擔任「文協」總務部主任,對內總理會務,對外代表「文協」。1938年8月以後「文協」以重慶為總會會址,有一個時期會址設在重慶張家花園,和葉聖陶先生來渝後所住的巴蜀小學是鄰居。「文協」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會,包括延安、香港在內。葉聖陶先生很長時間擔任「文協」成都分會的負責人,把成都分會辦得有聲有色。抗戰勝利之後,在10月份,「文協」在重慶召開了兩次重要的會議,一次是在魯迅先生逝世九周年的時候召開了隆重的紀念大會,主席團由九人組成,以那張後來非常有名的照片上的排列為序,他們是葉聖陶、馮雪峰、老舍、周恩來、馮玉祥、郭沬若、邵力子、柳亞子、胡風。另一次活動是開會將「抗敵文協」中的「抗敵」兩字取消,正式更名為「中華全國文藝界協會」,實際上「抗敵文協」便是後來「全國文聯」的前身,並於10月22日晚舉行了會員聯歡晚會,郭沫若、葉聖陶、巴金、老舍、馮雪峰、胡風等五六十人參加,周恩來同志也趕來參加,並在老舍先生指定的題目下講了延安的文藝活動。會上老舍先生報告了協會改名的緣由,並說會員正準備複員,為了迎接複員,上海正籌備成立上海分會。在這次會上特別請葉聖陶先生報告了成都分會的工作。之後老舍先生熱情地勸大家飲酒慶祝抗戰勝利,郭老在燈下聯了老舍的兩句詩,然後由老舍先生講故事,又說了一段相聲,大家仍不肯放過他,連葉聖陶先生也說,只要老舍說他一直要聽,聯歡會於當晚九點半才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轉過年來,1946年3月,在「文協」上海分會的成立會上,「文協」總會的理事也參加了,老舍先生當眾宣布,鑒於他和曹禺先生要去美國講學一年,總會的領導工作將由聖陶老全權代理,「文協」的更名和總會會員的複員工作早已在重慶鋪墊好,一切都順理成章地完成了。過後,「文協」的牌子就掛在了葉聖陶先生在上海的住宅的大門上。

全國解放後,葉老移居北京,就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的職務,和老舍先生有了經常接觸的機會。他們曾一同去印度參加亞非作家會議。葉聖陶先生有喝黃酒的習慣,一日兩頓,都有黃酒做伴。老舍先生經常約葉聖陶老人下小館去飲酒,邊飲邊聊。他們還在一家新街口大街的專做杭州菜的餐館裡整理過老字號餐館裡的拿手菜,積攢了幾十種名餚,希望它們不要失傳。

1971年7月至9月,根據周總理的安排,應烏蘭夫同志的邀請,由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帶隊,一批文化名人包括葉聖陶、老舍、曹禺、梁思成、吳組緗、林風眠在內,專程到內蒙古去遊覽參觀訪問,由南到北走遍了內蒙古的各個盟旗,包括在大興安嶺的森林裡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他們即興寫下的詩篇。葉聖陶先生天天有日記描述此行。他在日記中多次提到老舍先生經常會講故事講笑話給大家聽,他特別提到,只要老舍先生表演節目,他決不早退,一定會等他講完為止。這次北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合影。

老舍先生「文革」初期不幸離世之後,葉聖老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他為王惠雲、蘇慶昌1983年所寫的《老舍評傳》專門填寫了一曲《齊天樂》:

潛思深入人肝肺,英華盡歸毫底。

茶館三場,車夫一傳,觀者心縈神系。

如居有幾,盡題寫多方,琢磨唯細。

筆硯朝朝,捲煙徐裊凝睇。

庄諧每兼美刺,但逢君啟齒,朋好齊喜。

德里揣飛,蒙原縱眺,聯袂清游長憶。

呵天甚意!竟容忍沉淵,屈原同例。

靜對秋窗,想知交半紀。

聖陶先生將老舍之死比作屈原沉江。

1984年,聖陶先生已經九十高齡,身體虛弱,但他執意要去參加老舍先生八十五歲誕辰的紀念大會,其實,會上說些什麼,他什麼也聽不清,記不住,他一直坐在那裡默默地流淚,回來之後就大病一場。他對老朋友的思念完全清楚地寫在了老淚縱橫之中。

往期回顧

來源:新民晚報

責任編輯:劉淼 排版編輯:劉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首屆中國新聞學傳播學論壇在京舉行
四十年,中國深刻影響世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