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時間倒流,回到過去?「相對論」或許真的能為人類實現古老的夢想

時間倒流,回到過去?「相對論」或許真的能為人類實現古老的夢想

相對論是描述「時空」和「引力」的理論,由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創立。

相對論的創立,為物理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變化,它與「量子力學」一起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相對論徹底顛覆了人類對宇宙的認知,提出了「時光倒流」、「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與「廣義相對論」。

簡單地來說,「狹義相對論」不涉及「引力」,而「廣義相對論」則充分考慮到了「引力」的作用。

「狹義相對論」是在「平直的時空」背景下進行討論的,其「曲率張量」為零,而「廣義相對論」則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其「曲率張量」不為零。

在「狹義相對論」創立之前,人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互獨立的「絕對時空」。

牛頓創立的「牛頓經典力學」和「經典運動學」就是建立在「絕對時空」觀的基礎上的。

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牛頓經典力學」、「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等理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四維時空」的概念: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時空。

「四維時空」思想的建立,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偉大創舉,為「廣義相對論」的提出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人們從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里擺脫出來,為適應相對論的「四維時空」觀,人們對「經典物理學」中所有的公式都進行了適當地改寫。

但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卻無法在「狹義相對論」的框架體系下進行改寫。

基於這一困難,愛因斯坦將「狹義相對論」加入了「引力」的概念,從而導致「廣義相對論」的誕生。

隨著天文學上的一系列觀測成果的取得,迎來了「廣義相對論」快速的發展。

到了當代,在對於「引力波」和「高密度天體」的研究中,「廣義相對論」成為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35年,愛因斯坦在理論上發現了「蟲洞」。

所謂的「蟲洞」,就是一條貫穿「空間」和「時間」的隧道。他認為只要能夠建造一個穩定的蟲洞,就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這就是數學家們所稱作的「多連通空間」。

1988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桑恩」和「摩立斯」得出結論:蟲洞的兩端都可以出入。

該大學的「吉普·索恩」教授還提出:根據「量子理論」原理,開口之後的蟲洞在強力的作用之下,又會瞬間關閉。為了保證人們有足夠的時間進入蟲洞,就得想辦法讓蟲洞的開口時間有足夠長。

不久,科學家們結合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理論,創造出了一個全新的「量子引力論」,利用「量子方式」向「蟲洞」里灌輸「反物質」,延長蟲洞的開啟時間並將其「扯大」,鑽出一條長度約為一光年的「時間隧道」。

這條「時間隧道」便是由「現在」通往「過去」的「快捷方式」。

這聽起來顯得有點「兒戲」,但卻是「美國宇航局」已經資助的一個真實的研究項目。

不得不佩服科學家們腦洞大開的瑰麗想像,不過,大膽的猜想與小心的論證,正是人類科技持續向前迅猛發展的根本原因,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真的可以通過「時光隧道」進行「時空旅行」回到過去,實現人類古老的夢想。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瓜擼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是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雙目失明後,與黑暗爭奪數學成果

TAG:吃瓜擼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