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13歲5個世界冠軍:父母再忙,也要讓孩子掌握這種能力

13歲5個世界冠軍:父母再忙,也要讓孩子掌握這種能力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客兒 · 主播 | 童顏

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這些日常小事中,一點點拉大的。

前段時間,《最強大腦》選手孫奕東火了。

年僅13歲的他,人生彷彿開了掛:

三年級時,孫奕東參加全國數學大賽,一舉獲得金獎;

到小學六年級時,他已經拿下了5個全國數學冠軍,將近20個一等獎。

然而,更令人嘆服的是,孫奕東不僅在數學領域成績斐然,在其它方面也是相當拔尖:

4歲時,孫奕東拿下了少兒英語比賽第一名,還自學了德語。

6歲時,他通過了圍棋業餘三段評定。

10歲時,他參加GBC挑戰,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參加《最強大腦》比賽時,孫奕東更是以小組第一的成績,直通30強,超過了許多清華北大高材生。

(圖片來自網路)

在感嘆之餘,很多人也忍不住好奇:這樣的「神童」,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記者採訪時,孫奕東的媽媽說,孫奕東是個很省心的孩子。

他們並沒有刻意要求他,只是順應了他的興趣,讓他專註學數學而已。

從4歲開始,媽媽就有意培養孫奕東的數學能力。

她先是買了大量數學啟蒙的玩具,比如金字塔、九連環和數獨,讓孫奕東琢磨著玩。

隨後,她又買來兒童數學書,逐步培養孫奕東的數學思維。

就這樣,孫奕東把功夫下在數學上,連帶在其它各個領域都很出色。

(圖片來自網路)

其實,數學思維是一種底層思維。

它表面上是一種計算能力,實際上卻包含了正序思考、邏輯思考等多種思維模式,是一套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掌握了數學思維,就相當於掌握了所有學科的鑰匙,往往能一通百通,事半功倍。

有數學思維的孩子,到底有多賺?

顧家丞來自香港,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

他熱愛數學,已經獲得了兩個數學杯特等獎,二十多個全國一等獎。

他的英語也很好,曾經拿下了香港第67屆英語朗誦節亞軍。

除此之外,數學的邏輯性思維,也體現在了顧家丞的生活中。

六年級時,他獨自去北京遊學,提前兩周就開始準備行李,還查詢了北京的天氣預報,帶好了遮陽傘、小風扇和自拍桿。

有記者想要採訪他,顧家丞就提前寫好了三頁紙的稿子,做足了準備。

其實,對孩子來說,數學思維關係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數學好的孩子,往往邏輯清晰,辦事能力強,更受人歡迎。

在最近的一期《媽媽是超人》里,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受到了一致好評。

安迪的數學很好,在幼升小面試中,一口氣答對了所有數學題。

有一回,黃聖依準備做飯,讓安迪幫忙買菜。

安迪畫了一張思維導圖,列出了所有需要購買的食材,還標註了具體路線,成功完成了任務。

回來後,安迪主動幫忙洗菜,有條不紊地把碗筷一一放好,讓在場的人大為讚歎。

有網友評價說,「孩子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這些日常小事中,一點點拉大的。」

數學好的孩子,往往也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有邏輯、有條理、有辦法。

雖然數學很重要,可對很多孩子來說,學數學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

表姐的孩子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為了把數學成績拉上去,表姐給孩子報了許多輔導班,甚至請了一對一家教,花了不少錢。

不僅如此,白天孩子去上課,表姐就在家自學,努力和孩子保持同步,好在晚上輔導他。

可即便是這樣,孩子的成績依然上不去。兩次模擬考試,他一次考了34,一次考了59。

孩子喪失了信心,提到數學就害怕。每次上數學課,他的心裡就特別抵觸。

其實,孩子一味背公式、記題型、刷題目,他們學到的只是一盤散沙,沒有形成知識體系。

實際上,學好數學,最重要的不是讓孩子拚命做題,而是培養數學思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孩子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習能力,做到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這一點我們可能不專業,但是學而思網校有非常專業的教學體系和方法。

要知道,數學是學而思網校的看家絕活!

這樣的課程現在有福利送給大家:原價168元的期末複習課,限時免費學,小初高年級任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老上海第一歌女:為什麼好女人,沒有好婚姻
「我從不感謝捅我一刀的人」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