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棄卒保車,打算全軍覆沒,卻勝利保持完整編製,旅長直升中將

棄卒保車,打算全軍覆沒,卻勝利保持完整編製,旅長直升中將

1945年底,蔣介石調集20多個師,包圍和蠶食中原解放區,連續進攻1000多次,最終把中原軍區5萬多人壓縮和包圍在一塊東西100公里,南北25公里狹長地帶。

毛主席以中央軍委名義複電:「同意立即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在國民黨軍的重重包圍之下,突圍必須是有策略的突圍,以李先念為首的中原局決定:主力向西突圍,由第一縱隊第一旅偽裝主力,向東佯動,掩護主力向西突圍,然後再根據情況選擇方向自行突圍。

這個第一旅又稱皮旅,旅長就是皮定均。

怎樣順利掩護主力突圍,把敵人主力吸引到東邊來?

皮定均在國民黨軍尚未進攻之際,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三天後的突圍方向。

尾隨主力向西:會把敵人吸引到西面,對主力轉移不利。

向南突圍:南面臨近敵人武漢行營,還有長江天塹,僅憑一旅之力突破江防南下是難以做到的。

向北突圍,北面是黃淮平原,河流縱橫,時值汛期,水流遄急,被敵阻擊後更陷於不利。

就地打游擊:僅憑一個旅,可能陷於敵人重圍。

唯有東進:敵人向西尾追我主力,東面可能兵力空虛。

最後決定:唯有穿越大別山東進是上策。

國民黨軍判斷,中原軍區部隊將向東突圍,便在東面張網已待。

此時,皮定均又虛晃一槍,裝著去追主力的模樣向西轉移,走了20公里後,轉而向南,到達只有六戶人家的劉家沖隱蔽。

這場隱蔽是皮定均戰鬥歷史上可以大書特書的一筆,一個旅的兵力隱蔽在樹林里,敵人部隊有時候只相距100米左右,但是硬是沒有被發現。

在敵人眼皮底下,皮旅從劉家沖南下,插到國民黨軍整編七十二師背後,當晚在經扶縣東南之田鋪宿營。當敵人整編七十二師從四個方向合擊田鋪時,皮旅從田鋪出發,進入湖北,突然轉向東,突破麻城公路封鎖線,進入大別山腹地。

此時的國民黨軍已經被皮旅拖得暈頭轉向,有勁無處使。

皮旅自突圍以來,跨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歷時24天,行程750公里,經過大小戰鬥23次,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

當時,中原突圍的主力損失近2/5,但準備棄卒保車,打算全軍覆沒的皮旅,不但一路拼殺殲敵1000多人,到達解放區時仍有5000餘人,保持了旅的完整建制。

減員的2000餘人中還有一部分主動遣散的老弱病殘人員。

難怪在1955年評定軍銜時,皮定均原擬授少將,毛澤東指示:

「皮有功,少晉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釗說史 的精彩文章:

濟南戰役,我方主帥沒考慮到一種可能,卻僅用8天攻下濟南城
此人是蔣介石最顧忌的人?最後的死因讓人想不到

TAG:釗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