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近日,白岩松在年度演講《對白》里回應自己抑鬱一事,稱:曾抑鬱過,後腦斑禿家人不敢告知,後來通過讀書和「讀人」提升,接受自己的缺陷。

長期失眠的白岩松每天都過得渾渾噩噩,生活在他眼裡失去了意義。有一天,他突然說:「我總算可以理解梵高和海明威為什麼要自殺!」

抑鬱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在中國明面上有5000萬的人患有抑鬱症,但還有人是患病而不自知,或者出於病恥感不願意接受治療,甚至有患者想去醫院治病而被家屬阻撓。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提到看書的確有一定幫助,但也在「看人」,因為「人也是一本書,我採訪了很多所謂最牛的人,發現他們都有內在的焦慮和各種各樣的問題,外在的那些職位財富並不直接和快樂幸福劃等號。」他認為讀書幫了自己很大的忙,讀書在提升自己,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後就好多了。「如果不是讀很多人看很多人我怎麼能接受缺陷呢?接受缺陷之後我就好多了。」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他們自殺後,你才知道「無痕抑鬱」有多可怕

看起來挺正常的官員為何自殺?又因何被判斷為抑鬱自殺?

其實,多數抑鬱自殺的官員都屬「無痕抑鬱」,只有獨處時才倍感孤獨無助,長期精神緊張會使一些人選擇走極端。

現代社會,官員壓力比較大。他們要讓自己的上級滿意,要讓同事們滿意,要讓公眾滿意,還要讓下級滿意,回到家裡也要讓愛人和孩子滿意。但是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難做到八面玲瓏。

如果一個人發現自己出現了失眠等抑鬱症的癥狀後,可以請個病假去醫院看病。但對於官員來說,請假看病的時間很難保證。此外,一旦官員被診斷為心理障礙或者精神障礙,各方面對他的信任度就會猛然下降,因此,即使官員懷疑自己罹患抑鬱症,也不敢去精神專科尋求幫助。

官員們身邊圍繞著很多人,但排除那些貪污受賄的官員,如果他自律越嚴,朋友就越少,能夠談心的朋友少之又少。當他們心裡有壓力需要釋放的時候,找個知心的人說說話都很難。正因為官員們的巨大壓力,導致他們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但他們的心理問題又難以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有些人在心理問題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崩潰,最後採取自殺的方式解決所有的問題。

在一些官員自殺後,家人會說,他患有抑鬱症多年。為什麼這麼多年身邊的人都沒發現他抑鬱呢?有些抑鬱症是隱形抑鬱,其中有一種隱形抑鬱叫做「微笑型抑鬱」。這種人在人群中看起來和平時一樣,頂多會出現效率下降、精力差等情況。但他獨處時,就會特別沉默。

一個人獨處時也是抑鬱暴露得最充分的時候。為什麼很多官員在辦公室自殺?他不是故意選擇辦公室,而是可能剛剛接待完客人或者剛剛處理完一件事,從人群中回歸到一個人孤獨的狀況時,他突然覺得太痛苦了,活得太累,就會選擇走極端。

為什麼自殺的抑鬱症患者這麼多?根據對自殺者進行的回顧性調查,自殺的人中,有70%都是抑鬱症患者;而在抑鬱症患者中,有70%的人都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所有抑鬱症的患者中,有15%死於自殺。

無盡的痛苦讓患者覺得活著了無生趣,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脫。很多人就是這樣才離開了我們。

目前主流的抑鬱症的方法,是心理疏導和藥物治療。抑鬱症是一種可以被控制和治癒的疾病。但是絕不能只靠患者的個人意識。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總有人覺得抑鬱症是一種「富貴病」,只有吃床不愁的人才會傷春悲秋,但實際上抑鬱症是寫在人類基因里的藍色隱憂。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中的某一個階段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只是貧困階層的抑鬱症更加難以察覺,也更不容易得到關注和治療。

不要認為抑鬱症是閑人病或者懶人病,不要認為抑鬱症患者是沒吃過苦或者經不住挫折,不要跟他們說,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比你慘,這樣的話起不到任何安慰作用,只會加重他們的自責。

請給他們多一些的關愛,少一些誤解。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那麼,如何阻止身邊的人發生自殺的悲劇呢?

您能注意到這些求救信號嗎?

在自殺行為實施之前,有自殺想法的人幾乎都經歷過掙扎、猶豫、求救、失望。這就給了我們發現和預防自殺行為的機會。WHO指出:大部分自殺行為發生之前都有一些警告信號。

◆ 如果有人跟您說:「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是個廢物!」或者「我活得太痛苦了,沒有我,他們會更幸福」…請您高度重視!他/她可能是向您求救,而不僅是需要一些簡單的安慰。

他們自殺後,你才知道「無痕抑鬱」有多可怕

◆ 如果他/她上網搜索自殺方法、討論自殺問題、或者問您「我死了你會怎麼樣?」之類的話題。千萬不要以為是開玩笑,他/她是認真而又委婉地向您求救。

◆ 如果有人向朋友分發自己心愛的物品,或者寫下類似遺言的內容,說明他/她在告別,即將實施自殺行為。此時要立刻進行危機干預,每一分鐘都生死攸關。

幫助他們:這7點很重要!

我們要科學干預!當發現這些求救信號時,每個人,每個社區,乃至全社會,都應該立即行動。實施科學、有效的干預措施,用您一點時間,挽救一個生命!

1.要充分重視信號,將干預付諸於行動;而不要忽視信號甚至以為他/她在開玩笑。

2.要勇於討論自殺話題,談論就是一種支持,躲避反而讓他/她絕望。

3.要對自殺想法給予理解,說教式的勸說無濟於事。

4.要認真幫助他/她分析面臨的問題,刺激的話語起不到「以毒攻毒」的效果,只能促使其立刻自殺。

5.有人陪伴本身就是一種良好的支持。讓其獨處不僅不能讓其冷靜,反而會讓他/她感到孤獨。

6.要保護其隱私,但不等於隱瞞。明確說明您會讓其他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幫助他/她。

7.時間不是緩解自殺意念的良藥,要及時治療干預,等待只能延誤時機。

白岩松回應抑鬱,提到抵抗抑鬱的辦法時他說了這樣一番話!

關於上述干預準則,我們可以簡稱為「自殺預防七要七不要」:

◆ 要重視不要忽視;

◆ 要討論不要躲避;

◆ 要理解不要說教;

◆ 要幫助不要刺激;

◆ 要陪伴不要獨處;

◆ 要保護不要隱瞞;

◆ 要治療不要等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月華醫生 的精彩文章:

醫生告誡:睡不著覺可不是一件小事
80%的地產人正在走向抑鬱

TAG:劉月華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