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年輕人社交,一個冬天的童話

年輕人社交,一個冬天的童話

虎嗅年輕組作品,頭圖視覺中國

作者丨格林糖

每隔五年左右,就會有媒體、互聯網大佬和創業者出來表達一個觀點:

「現在新一代年輕人出來了,他們不一樣了,你們不懂他們,我懂。」

如此一來你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即使微信和QQ已令騰訊一統社交江湖的情況下,每隔五年左右,還會有一撥新的社交創業浪潮。

新的創業者及追捧者們,無論怎樣不遺餘力的在向大眾普及「沙雕」「開始自閉」和「zqsg」等新一代年輕人黑話,無論怎樣鼓吹自己和這代年輕人多不一樣,身體卻還是很誠實——在App界面中,往往還是能看到Tinder和Instagram的樣子。

代際社交需求的差異,95後乃至千禧一代有自己社交的渴求。往後,他們會用流量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社交遊戲規則,也逼迫這些創業項目跟隨。

而這其中,有些東西也是不變的:「性」依舊是剛需,陌生人破冰依舊有一些尷尬。但在年輕人里,新的社交場景和氛圍也在悄然發芽。


含蓄走腎,遊戲走心

事情還是要從約炮開始說起。

我有一位男性朋友,去外地出差時,用Soul約到了一個女網友,做了你們能夠想到的那點事。

作為一款號稱「靈魂社交」的軟體,Soul並不強求上傳頭像,這即使在今天的社交軟體中也不多見——其它一些主打年輕人社交的App,無論是老一點的探探,還是新一點的JOIN,抑或看起來文藝一些的積目,都會要求你上傳真實頭像,否則就會限制使用功能。

你可以在Soul里選一個自己中意的動畫頭像

聽起來,後三者效率更高,因為如果目的就是約炮,那顯然雙方先把照片擺上來最省事,就像相親就應該直接報房產、身高和婚史那樣。

但實際上,「效率不高」的Soul,現在已經擁有近150萬的日活,在這一撥年輕社交紅利中,也是翹楚。

點進隨機匹配的Soul用戶頁面,有很大的概率是能夠看到該用戶的真實圖片,或者自拍的。如若沒有,很可能也有真實的語音。

這些都沒有的話,在上面可能比較難交到朋友。

「不強制」不代表「不支持」,「靈魂社交」並沒有真正讓肉體遠離。Soul實際上通過產品引導實現了個人資料的個性化定製,並通過地理位置、話題、語音播放和隨機匹配等邏輯分發出去,完成社交。

另一邊,音遇也逐漸火爆了起來。據稱日活達到了85萬。因為是頭條前員工的創業項目,也被認為是頭條方法論的成功輸出。

以過往「聊天」為基礎玩法不同,音遇所提供的場景,遊戲的性質顯然更加濃厚一些,玩家進入到一個個點歌房裡面,進行類似歌曲接龍的遊戲,整個氛圍與狼人殺更為接近。

音遇的界面非常像一個休閒遊戲界面了

這種「比起社交更像遊戲」的情況並不僅僅出現在音遇一家身上。諸如唔哩星球、番薯小組、Uki等軟體,都不約而同地將自己包裝得更像一個遊戲。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通常所有遊戲化的機制,目的都是為兩個陌生人之間「破冰」,使其不再害羞,進而交換更多信息。

破冰之後,這些App不斷更新的遊戲機制,亦是將用戶始終維持在自己平台內——而不是轉移到QQ和微信——的重要紐帶。

更重要的是,遊戲化實際上在試圖建立一種線上的社區規則,讓PUA等「不守規矩」的騙炮技巧無用武之地,使陌生人的交往含蓄化,從野蠻向文明演進。


敏感的資本

在一個各種意義上都是寒冬的季節,這股年輕社交風潮,算是投資領域為數不多的暖流。

作為一個對潮流最為敏感的行業,他們迅速覺察到這群App背後的流量紅利,並且迅速將認知轉化為投資。

僅去年,拿到了錢的創業項目就有:

數據來自IT桔子

為什麼投資人敢於這個時候進入?雲九資本執行董事沈文傑表示,主要是核心指標好看,而深層次原因在於:這一代年輕人的文化內核產生了變化。至少有以下幾個指標可以確證我們的判斷:

首先,從獲客角度來說,在沒有砸錢推廣,也沒有特殊新渠道的情況下,年輕人社交類軟體增長異常的高。沈文傑說,據他們觀察,這是全網所有此類App的狀態。

其次,即便無法透露具體數字,他們也觀察到,用戶固然很容易將社交關係轉移到微信,但存留也相當可觀——這是一個可以持續的生意。

這種數據變化的基礎,源於年輕人的變化。

這兩年嘻哈、電音文化強勢崛起,DJ的收入已經超過傳統的流行歌手。我們大可斷論:代表著整個年輕人的審美正在和表面上的主流分化。而潮流品牌也在順應這種分化,用自己的消費符號將這種風潮放大。

這是五年一代的代際區別,落地到社交軟體,老一些的諸如陌陌、微信「附近的人」,無論從UI審美還是人群結構上,都已明顯不適合新一代年輕人。

這裡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一批95後年輕人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一代,他們很多人在城市現代化的小區中長大,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鄰里關係。

他們從小「自閉」在電腦、手機屏幕前,而老一代那種「網上的關係不是真正關係」的思想,早已不復存在。


含蓄化:給年輕以文明

即刻App里有一個條目叫「又有人在研究年輕人了」。聚合各種分析年輕人的文章,大有暗諷各大廠商和調研機構總試圖理解年輕人而不得之意。

出於各種目的,這種研究依舊會層出不窮。但這些研究結果大多搞不明白「年輕人喜歡」和「長者們以為年輕人喜歡」的區別。比如說,網戀。

網戀不是新鮮事兒。自從痞子蔡筆下的輕舞飛揚說出「電影已經散場,但生命還得繼續」開始,網戀就成了上兩代年輕人內心騷動之源。

那個BBS時代,倆人交流還主要靠E-mail。

這本書可能也是最早能夠出版的網路小說,也是那個時代許多人看的第一本網路小說

那時父母輩預言,網戀只是過家家而已,最終我們的愛情還是會落到線下某個平凡人家,「網戀者」往往還會被親朋好友投來一道「你就是想約炮吧?」的曖昧目光。

為了幫助我們理解現在年輕人戀愛的狀態,虎嗅最年輕的實習生關關寫了一篇《我是怎麼從8億網友中選男朋友的?》的文章,詳細闡釋了她觀察到的這一代年輕人網戀狀態。

我們在她的描述中,觀察到了一些現在網戀的特點:

除了性焦慮之外,網戀亦有情感需求,因此它與約炮並不能畫上等號。

「見光死」依然是網戀很常見的結局,然而隨著視頻通話與聲音的傳遞,這種概率其實正在降低。

男女雙方將一個人在社交網路中的表現,也納入擇友的標準中。如果說以前看的是真實身高、樣貌和性格。現在還要看:是不是將照片修好過再上傳,上傳的語音是不是夠「蘇」或者夠「萌」。

真實人格和虛擬人格被嚴格的區分開來,當在網戀時,並不需要刻意展現真實面目,兩人只需要保持好那個「幻想」——反正真相總會隨著交往的逐漸深入而揭曉。

網路上的男女之事,以前總帶著粗俗的標籤。彷彿這裡是一處法外之地,大家可以將現實中的道德拋諸腦後,上來就是一句「約嗎」的野蠻慾望比比皆是,也最終致使許多普通人遠離社交軟體,而違法的招嫖信息則大量湧入。

這種早期缺乏監管的「拓荒紅利」,已經隨著一代年輕人的老去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嚴厲的監管環境,以及各個社交軟體對於規範人際行為的渴求。

無論是強制要求上傳頭像,還是用產品引導或遊戲化方式鼓勵添加真實信息,都還是為了將真實文明社會規則帶到虛擬世界。

這個世界裡有相互尊重,有溫柔,在走腎之前需要走心。交友是開放的,但表達是含蓄的。即使是最「自閉」的年輕人,也依舊可以找到合適的人,一起聊,一起玩。


遊戲化:楊叫獸攔不住的大勢

且看已經有些年頭的這些應用:微信、QQ、人人、豆瓣、貼吧、陌陌。在上一個十年中,這些應用都靠年輕人起家,在社交圖譜中發揮著核心影響力,而今天,這些老貴族們的社交業務增長基本趨於停滯。

人人消逝,陌陌轉向直播,微信和QQ成為不同意義上的通訊錄。而興趣導向的豆瓣和貼吧,則面臨用戶群體逐漸固化的困境——固化之後,用戶間變成熟人,就該轉移到微信和QQ了。

其實有這麼一種平台:它們「自古以來」就有社交屬性,且在一定時期內,即使兩人互加微信,也依然會攜手回來,繼續為日活做貢獻?你們猜是啥?

這種神奇的產品在上個時代就已廣泛出現,當初被質疑的程度也絲毫不亞於網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款產品是:魔獸世界與劍網三。

很多時候,遊戲的社交屬性往往被忽略。即使《王者榮耀》前兩年火熱,老一輩可能也往往覺得它不過是一種消遣,是騰訊變現的手段,是楊叫獸口中的「電子海洛因」,反正不是社交工具。

事實上,巔峰期的《魔獸世界》日活有300萬以上,同時還帶出NGA(艾澤拉斯國家地理)這樣的玩家社區,在2014年,這個論壇已經有了2000萬註冊用戶;而劍網三(《劍俠情緣》網路版三)到了2014年,也依然有90萬的日活和250萬的月活。同時由於女性玩家眾多,網戀頻繁,這款遊戲還被玩家親切地稱為「世紀佳緣3」。

《魔獸世界》可以說是艾澤拉斯大陸社交模擬器

很多人在討論社交產品時,會跟隨應用商店裡的分類,而有意無意將遊戲忽略掉。但恰恰是佔據年輕人大量空閑時間的遊戲,在自由探索的同時有規則束縛,反而成為了非常優良的社交載體。

大眾無意,開發者有心。在手游領域,無論是衍生於桌游的《狼人殺》《三國殺》,還是擁有大量社交場景的《陰陽師》《絕地求生》,都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社交兩開花(一面和熟人玩,一面玩的時候認識陌生人)的好去處。

「未來互聯網上的一切活動都會像一場角色扮演遊戲。」——埃里克·施密特

既然遊戲可以社交化,那麼社交為何不能遊戲化呢?於是就有了音遇為首的這一批App。

我問所有人「你們和陌生人在網上認識第一句聊什麼?」這個問題時,大家的反饋基本是「Hi」「你好」之類,硬聊。稍微有經驗一點的可能會先看好對方有什麼愛好,然後再……硬聊。

如果先將自己的真實姓名隱藏,用「狼人」或「五迷」等虛擬身份破冰,情況會不會好很多呢?


無限的時間,無限的社交

對年輕人來說,時間沒有那麼貴,有許多青春可以浪擲,許多光陰可以虛度。因此「剛需」和「直白」,有時候並不是他們真正關心的事兒。

好玩和有趣才是。

無論「含蓄化」還是「遊戲化」,都是以增加時間成本的方式,篩選出真正「好玩有趣」的人。

更多的時間來調情,更多的時間來遊戲,也就更有可能找到品味相同的人。然後再將這些人轉為線上日常的熟人,時時聊天,聊得來繼續,聊不來就散。當終於遇到一個始終聊得來的人,便「奔現」試試。「見光死」依舊是個常態,但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畢竟經過了這麼多輪篩選,見網友比相親的成功概率還是高了不少。

過去,認識年輕人,釋放荷爾蒙的方式可能是蹦迪,但昂貴的酒錢,以及對於夜場不知深淺如何的顧慮,將許多人攔在了門外。現在,迪廳搬到了線上,而遊戲方式,遠不止跳舞一種。

這種「雲端嗨」是流量,是資本寒冬下的機會,也終將變成一代年輕人的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700位機器人在菜鳥園區忙碌,不來看看么?
【虎嗅早報】華為致供應商:不會因美國無理改變合作關係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