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現狀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現狀

生命科學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從生物遺傳信息的「讀取」階段進入到後基因組時代,基因組的「改寫」乃至「全新設計」正逐漸成為現實。在不斷的探索研究中,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從最初依賴細胞自然發生的同源重組,發展到幾乎可在任意位點進行的靶向切割,其操作的簡易和高效極大地推動了物種遺傳改造的發展。基因編輯可為合成生命的進一步改造提供手段,為新物種的創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基因編輯主要包括鋅指核酸酶(ZFN) 技術、轉錄激活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ALEN) 技術、CRISPR-Cas核酸酶(CRISPR-Cas RNAs) 技術,它們都能特異性地識別靶位點,對其單鏈或雙鏈進行精準切割後,並由細胞內源性的修復機制來完成對靶標基因的敲除和替換。由於CRISPR-Cas9系統構建相對容易且細胞毒性小,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現狀

(a)鋅指核酸酶(ZFN)基因編輯技術;(b)TALEN 基因編輯技術;

(c)CRISPR/Cas9 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Cas系統應用

1 CRISPR/Cas9 技術

CRISPR/Cas 系統原本是細菌和古菌進化出來用於抵禦外來病毒及質粒 DNA 的適應性免疫系統。II 型CRISPR/Cas9系統依賴於外源 DNA 片段在規律成簇的短間隔迴文重複(CRISPR)位點整合,其經過轉錄及剪切後產生短的 CRISPR RNAs(crRNAs),crRNA 與反式轉錄的 crRNA(tracrRNA)退火結合,然後引導 Cas9蛋白介導序列特異性的外源 DNA 降解[1]。Jinek等[2]發現Cas9 發揮靶向切割作用所依賴的 crRNA 和 tracrRNA 可以融合為一體,作為 sgRNA。隨後,若干研究組陸續報道 CRISPR/Cas9 系統可用於人類細胞的靶向基因編輯[3]。

2 CRISPR/Cas9-nickase 基因編輯技術

RISPR/Cas9系統使用的 crRNA 能容受一定程度的錯配導致脫靶效應的產生,限制了 CRISPR/Cas9 系統在高精度編輯中的應用[4]。為了提高Cas9編輯系統的精度,研究者設計了「一個位點,雙 sgRNA 靶向」的策略,即只對HNH或RuvC的其中一個位點進行沉默突變,形成和Cas9 nickase,這樣就可以用兩個不同的nickase對基因組進行錨定和單鏈剪切造成粘性末端。使用這種策略,可以大大降低CRISPR/Cas9 系統的脫靶效率。

3 CRISPR/dCas9-FoKI基因編輯技術

同樣是為了解決 CRISPR/Cas9 技術的脫靶問題,Guilinger 等[5]採用了dCas9的策略,即對HNH和RuvC活性區域進行突變,使之無法行駛剪切功能而產生Dead Cas9(dCas9),dCas9隻能依據sgRNA上的序列附著到特定的基因位點上,而不可以行駛剪切功能。為了實現 DNA 的切割,引入FoKI 核酸內切酶的切割結構域,與dCas9連接做成融合蛋白fCas9。在人類細胞的基因編輯中,fCas9 的特異性比野生型Cas9要高得多,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脫靶效率。

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現狀

(a) CRISPR/Cas9 技術 (b)CRISPR/Cas9-nickase 基因編輯技術

(c)CRISPR/dCas9-FoKI基因編輯技術

4 基於 CRISPR/dCas9 的單鹼基編輯技術

(1) Liu課題組將源自大鼠的胞嘧啶脫氨酶(APOBEC1)與 dCas9 融合,從而使得胞嘧啶經脫氨基形成尿嘧啶,尿嘧啶在複製過程中被識別為胸腺嘧啶,實現C到T的轉換,然後在後續的 DNA 複製或者修復作用下實現 C : G 鹼基對到 T : A 的轉變[6]。

(2)腺嘌呤經脫氨基形成次黃嘌呤,次黃嘌呤在複製過程中被識別為鳥嘌呤,從而可實現A到G的轉換。Liu 課題組採用蛋白質進化工程手段對大腸桿菌的 tRNA 腺苷脫氨酶(TadA)進行改造,他們獲得的第 7 代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denine base editors,ABEs)能高效介導 A : T 鹼基對到 G : C 轉變[7]。

5 基於 CRISPR/dCas9 的基因表達調控技術

除了直接對 DNA 進行編輯,CRISPR/Cas 系統在基因表達調控上也可發揮作用[8]。例如,利用dCas9無核酸內切酶活性但仍能與DNA結合的特點,可直接阻礙其結合 DNA 與其他因子的結合,影響基因的表達。如果將轉錄抑制因子或者激活因子與dCas9融合,則可以實現靶基因的抑制與激活,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靈活的操作手段。

6 CRISPR/Cas12a 基因編輯技術

2015 年,張鋒團隊報道 V 型系統中的 Cpf1(CRISPR from Prevotella and Francisella 1)(現稱「Cas12a」)是有功能的細菌免疫機制並能在人類細胞中介導有效的基因編輯[8]。CRISPR/Cas12a 需要的是富含 T 鹼基的 PAM 序列,有助於其在基因組富含 A/T 鹼基的物種中使用。陳佳課題組將無 DNA 切割活性的 dCas12a 與大鼠源的胞嘧啶脫氨酶(APOBEC1)融合,發現其與基於 Cas9 的鹼基編輯器類似,能有效地催化人類細胞中 C 到 T 鹼基的轉換[9]。由於識別的是富含 T 鹼基的 PAM 序列,基於 Cas12a 的鹼基編輯系統能與基於 Cas9 的鹼基編輯系統互補,為相關基礎研究及將來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全面的技術條件。

7 基於CRISPR/Cas 系統的RNA編輯技術

除了對 DNA 進行編輯,張鋒課題組發現 CRISPR 蛋白家族的 C2c2(現稱 Cas13a)可以靶向切割 RNA[10],隨後他們證實 Cas13a 可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靶向降低 RNA 的水平[11]。利用 Cas13a 的 RNA 靶向功能,CRISPR/Cas13a系統被開發為 RNA 檢測器用於疾病診斷[12]。張鋒團隊後續又發現了 Cas13b[13],其同樣具有 RNA 靶向和編輯功能。另外,Cas13c 和 Cas13d 也具有類似功能[14]。RNA 編輯技術的建立,進一步拓展了 CRISPR/Cas 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範圍。

(來源:南開細胞工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老年人注射疫苗的現狀和挑戰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