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原創 轉載請聯繫授權 文/不寫影評梁鵬飛】

2018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正式突破了600億,繼續鞏固了世界第二大電影世界地位,並朝著世界第一前進。

但在10年之前中國電影票房還不到50億人民幣,那一年電影總局的總結說中國電影終於進入世界電影市場十大強國。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在93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比較低迷。所以不得已從94年開始引入好萊塢大片救市,這方面我在此前一個帖子中專門講過。

《中國電影史上的1993年,舊時代落幕的開啟》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8826

也是在1993年,中國電影的發行機制從之前中影公司大包大攬改為各省自行發行,然後在1994年開始有權威的票房統計,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今天咱們就說說80年代以後中國電影市場到底是怎麼運行,這種運作模式又是如何影響中國電影發展的。

今天的中國電影市場運作,嚴格按照市場化模式,電影產業的上下游,從電影拍攝製作,到宣發,到院線上映,都有專門的影視公司,各司其職。

總的來說,電影的拍攝製作和發行放映完全市場化,只要符合總局審查規定即可,接下來你要怎麼拍,拍完怎麼宣發,怎麼去院線推銷讓他們多給點排片場次獲得高票房,都是市場化商業活動。

但是在80年代,電影市場不是這麼玩的。那個時候電影拍攝和發行是分離的。總的來說是由中影公司獨家壟斷,統購包銷。

當年文革結束,電影市場逐漸恢復正常,但製片模式仍沿用十七年的蘇聯模式,即製片廠接受上級的拍攝任務,靠國家撥款維持生產,由中影公司統一收購影片。計劃經濟既保證了電影業的正常運轉,又保證了國家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

簡單地說,各家電影製片廠只負責拍攝電影,至於拍攝完成以後,版權被中影公司獨家買斷,和各大電影製片廠就沒有什麼關係了。

當時全國的電影製片廠都是國有,比如大名鼎鼎的八一廠,很多觀眾對這個廠標應該都非常熟悉。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除了八一廠,還有北影、上影、長影等。後來這8大國有電影製片廠都曾經進行市場化改組,在目前的電影市場上聲勢大不如前,八一廠去年也已經改制,今後估計看不到這個廠標了......這是題外話就不多說了。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在7、80年代這8家國有電影製片廠基本包辦了全國電影拍攝,拍什麼樣的電影,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電影總局每年下達任務,8家電影廠平均每年完成10多部電影,題材主要以主旋律為主。

電影拍完,中影公司買斷版權,然後由中影公司和各省市的電影公司在全國進行統一發行。至於發行的票房收入,由中影公司和各省電影公司分賬。關於票房和發行收入之間的關係,我在之前文章

《當年<少林寺>電影票房到底有沒有1個億?》

https://www.guancha.cn/LiangPengFei/2018_12_19_483744.shtml

中討論過,基本上是票房的一半左右。

那麼中影公司和各省電影公司怎麼分賬呢?當時的資料提到過。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這裡可以看出,發行收入各省公司留成約70%,上交30%給中影公司。

然後中影公司用這部分錢支付版權費以及其它相關電影發行費用。

中影公司從各大電影廠收購的版權費都是統一價,不管你這部電影到時候上映票房好還是不好,都是一個價。80年代之前大概是70萬。

這個模式導致電影拍好拍壞一個樣,電影廠當然不幹了。1980年各家電影廠和中影公司協商,又打報告給文化部,最終文化部決定稍微改進一點。

具體怎麼做呢?就是一部電影要是拷貝賣出比較多,全國拷貝超過100個,可以按照每個拷貝9000元結算。大家不要覺得100個拷貝少,當時一部電影在全國各省一般是1-3個拷貝,輪流放映,一般不會超過3個拷貝,這還是名氣大的電影,如果名氣小不受歡迎甚至1個拷貝也賣不出。總之1980年還沒有出現超過120個拷貝的電影,按照這個上限算,一部電影版權費最多到108萬。

如果你賣不出90個拷貝以上,也好辦,中影公司按照90萬一口價買斷。

這樣的話,電影廠拍攝電影是旱澇保收。再差也能賣出90萬,但最多也只有100萬多一點。這是一種有限市場化的政策。

基本上可以理解為這是一種集體打包的銷售模式,把票房前景好的電影和票房前景不好的電影統一打包了,這樣的話,就沒有市場導向效應。因為你哪怕拍出《少林寺》這樣的爆款電影,版權費也就100多萬點。

當然說到《少林寺》,這裡就多解釋幾句。這部1982年的電影屬於內地和香港合拍電影,海外版權歸香港故事,內地版權歸中影公司,所以雖然最終內地票房很高,但也沒有多少版權費。

所以在這種模式下,電影製片廠很難有積極進取的心態。當然並不是說拍攝電影就不負責了,畢竟都是國有大廠,面子還是要的,而且拍電影對當時很多藝術工作者來說也是一個比較神聖的事情。

這種模式只用考慮上級工作需要,不考慮市場需求,雖說在電影創作和藝術水準方面肯定沒有問題,但難免就比較僵化,因為畢竟不用對市場和觀眾負責啊,我就不用考慮你們喜歡看什麼樣的電影啊對不對?

於是,後來各大電影廠和中影公司繼續打官司,要求進一步改變這種局面。終於在1987年廣電部(975)號文件規定,放開製片廠和中影公司拷貝結算的上下限,並提供了代理髮行、一次性買斷和按比例分成等多種結算方法。但是分賬比例比較低。

1988年張藝謀的電影處女作《紅高粱》就趕上了這個好時光。前不久這部電影還重映過。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話說回來,當時西影廠廠長吳天明非常看好張藝謀,花大價錢給他拍了這部電影,還沒開拍呢,就先撥款幾萬塊給張藝謀種高粱。

1994年中國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前的電影市場如何運作?

這個電影最後拍攝費用大概在100萬左右。但是作為一部新人電影,中影公司一開始只願意開出70-90萬的收購價,吳天明當然不願意,所以協商要求以分賬模式結算。

結果《紅高粱》在柏林獲得了中國電影第一座歐洲電影節大獎,張藝謀為國爭光,一下子成了英雄。《紅高粱》也成為88年最火的國產片,全國票房超過4000萬,最終分賬超過400萬,也就是說分賬比例是10%左右。

所以分賬模式也只有那些票房前景好的電影敢用,否則你票房不到千萬,那是肯定賠本。

所以在整個80年代,電影市場的基調一直如此。中影公司統購包銷,長期壟斷了整個電影市場的供給。也嚴重影響了各大電影廠的拍攝積極性。因為無論怎麼拍,都是給中影公司打工啊。

到1992年以後,電影市場票房嚴重滑坡。中影公司的壟斷終於被打破,在1993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93)3號、320號文件相繼出台並貫徹實施。


文件規定中影公司不再統購包銷國產片,各省級公司成為國產片發行主渠道,還規定國產片如出現發行不暢,經協調也可以向下發行。影片改由製片廠自辦發行,盈虧與製片廠直接掛鉤,按質論價,優勝劣汰,為的是使電影創作與投產決策面向市場,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與發展,以期提高影片質量和兩個效益。

之後各大電影製片廠徹底面向市場,拍攝電影的發行由他們自己和各省電影公司談判。這一時期的電影發行,我在之前文章

《94年之前電影票房到底怎麼算?以<唐伯虎點秋香>為例》中有過討論。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0611

簡單地說,就是版權方和各省電影公司談判,一口價買斷這部電影在當地的版權費。

再之後94年引入好萊塢大片之後,分賬模式逐漸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主流。在全國院線制建立之後,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回顧整個7、8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的運作機制,可以發現在很長一段時期,中國電影文化事業改革遠遠落後於其它經濟領域,由於中影公司的壟斷,電影市場長期依然延續了計劃經濟時代模式。嚴重挫傷了電影工作者的積極性,所以那個年代拍攝的電影基本就沒有市場效應,所以在電視機普及以後,各種影碟機普及以後,觀眾就逐漸拋棄了國產片。由此不得已才引進好萊塢大片,開始了徹底的市場化改革,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