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專家期待嫦娥四號發回數據:是登陸火星跳板 或促中美航天合作

美專家期待嫦娥四號發回數據:是登陸火星跳板 或促中美航天合作

嫦娥探測器

【環球網軍事報道】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3日平穩降落在月球背面,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里程碑性事件。這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也讓批評中國航天「開創性工作不足」的那部分人閉上了嘴。《環球時報》近日接連採訪了多名美國航天領域的權威專家,聽聽他們如何評價這個歷史性事件帶來的影響。

嫦娥四號意義有多大

在提及如何評價嫦娥四號這次登月的科學成就時,美國星際學會原執行董事路易斯·弗里德曼博士表示,嫦娥四號取得了令世人驚嘆的成就,它有助於人類的太空探索。對中國來說,這更是偉大的成就,使中國得以更大範圍地參與太空探索。國際太空界也樂見中國開創這些前所未有的事情。2019年的第一周,世界航天領域接連傳出喜事,包括美國「新地平線」號探測器抵達太陽系最外層和中國嫦娥四號成功降落月球背面。「我向參與此次任務的中國太空機構、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賀。這是偉大的技術成就,顯示出中國偉大的科學工程能力」。

數年前中國嫦娥三號探測器落月時,部分西方媒體曾認為它「不過是重複美國和蘇聯上世紀60年代的技術」。弗里德曼強調說,如今嫦娥四號的成功足以表明中國航天的進步和發展。在人類航天史上,美國航天員和蘇聯探測器曾遠距離觀察過月球背面,但都沒有真正「親密接觸」,因此中國取得的突破性成就是顯著的。登陸月球背面,並實現月球車的自主巡邏,這也是歷史上的首次。

國際宇航大學原主任約瑟夫·佩爾頓博士認為,這次嫦娥四號降落月球背面,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對探測器的控制不易,必須通過中繼通訊衛星遠程指揮。顯然,由於通訊過程的延遲,必須使用自主決策的先進技術,而非此前各國月球探測器使用的直接式指令控制。這項技術需要通訊指令、遙感以及其他相關技術的突破,未來它還可以用於其他的實際應用和科學研究。「不久的將來,搭載在嫦娥四號的科研儀器會發回包括月球背面的水含量等各種科學信息,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美國航天政策研究院原院長約翰·勞斯頓博士也表示,從根本上說,嫦娥四號登月的意義在於之前沒有其他國家真正涉足過月球背面,這是真正的探索,是對月球全新地域的首次訪問。中國可與其他國家分享嫦娥四號獲得的月背科學信息。他也認為,通過中繼通訊衛星指揮探測器降落月背是最重大的技術突破,實現了月背與地球之間的通訊聯絡。雖然美俄也有這樣的中繼通訊技術,但從未嘗試過將其用於登陸月背。

各國近年為何熱衷探月

電影《火星救援》中主角在火星種土豆,這次嫦娥四號真帶了土豆

除了中國和印度外,來自以色列、德國和美國的私營航天機構也都在今年提出登月或探月計劃。為什麼各國會突然對月球爆發出如此集中的熱情?約瑟夫·佩爾頓認為,雖然全球航天界近年來曠日持久地討論關於登陸火星和火星殖民地的話題,但現實是月球比火星離地球近得多,更容易登陸、更容易保證可靠的通訊。顯然,月球是實現太空探索最具有實際和科學目的的第一星球。「跑之前最好先學會走。在需要花費大量資金的時候,先確保完成容易的工作,再談那些困難的工作」。此外他還提到,月球是未來登陸火星的跳板,許多技術可在我們前往火星前,先在月球上得以證明。

在談及為什麼美俄一直沒有登陸月球背面時,弗里德曼認為,宇宙非常大,人類要探索的地方「多如牛毛」。當前美國在火星、木星以及其他星系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我們將精力集中於別的方面,因為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不可能涉足所有地方,這也從另一個方面闡明了為什麼我們要有國際合作。中國從事部分太空項目,美國、歐洲可以進行其他項目,這需要所有國家的參與及合作,因為未探索之地實在太多」。他還表示,「我不認為前往月球是中國的最終目標,中國在太空還有更多的事可做,正如美國、日本、俄羅斯一樣。我認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背之後,中國未來幾年可能會前往火星」。

或將促進中美航天合作

這次嫦娥四號探月任務的一大亮點是搭載有多台國際科研儀器,中國也表示出願意展開國際合作的態度,但美國現行的法令堵死了中美航天科技合作的空間。對於當前這種僵局,弗里德曼很無奈地表示,「我確信當今的航天探索必須在國際合作的情況才能完成。我只能期待今後的政治局面會發生改變。我曾參與過與蘇聯的航天合作。在冷戰期間,儘管美蘇關係非常敵對,但兩國仍保持了航天合作。如今美俄關係仍不太友好,可也在攜手運作國際空間站,共同執掌空間站這個人類最重要的太空工程成就」。

資料圖:圖塔蒂斯小行星,威脅地球的近地小行星。中國宣布探測後美國立即關閉了原本公開的軌道數據

弗里德曼表示,國際太空合作領域廣闊,需要眾多國家的參與。美中有共同利益,需要攜手探索太陽系和外太空。「我對未來合作前景充滿信心。置身航天事業中,你總會樂觀面對未來。」

約瑟夫·佩爾頓也承認,儘管過去中美航天領域曾經有過短暫的蜜月期,但如今兩國在該領域已經沒有合作。他希望,嫦娥四號搭載的科研儀器所發回的探索結果,能增加未來中美航天合作的可能性。「現在就說中美航天合作,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未來嫦娥四號取得的科學成果,對了解月球大有幫助,從而增進未來兩國展開合作的可能性」。

他認為,最讓國際航天同行們振奮的消息是嫦娥四號能在月背進行太空觀測。早在十多年前,義大利就曾與中國計劃在月背放置觀察設備。由於月背特殊的環境,放置在這裡的科研設備不會受到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干擾,能對太空中微弱的電磁信號進行探測。「該項目可以幫助國際科學界理解大氣層和宇宙的特性,有助於對廣袤的太空進行探索及更大範圍內的國際合作」。(溫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軍事 的精彩文章:

日本海自水兵正在甲板上清點炮彈,突然一陣大浪襲來……
局勢緊張啊!烏克蘭翻新了一批戰機 總統冰天雪地親臨捧場

TAG:環球網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