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青年胡適


《容忍與自由》是胡適的一本文集,書的第一頁寫著這樣一句話: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1

電影《建黨偉業》中有一個故事:青年學生毛潤之從湖南來到北平,找老師楊昌濟借錢去德國留學。到了北大後,猛然看見學校布告欄上寫了一行字:胡適下午三點講解中國文化史。毛潤之大喜過望,屁顛著跑去蹭課。但是北大有規矩,「衣衫不整者,不得入內」。毛潤之風塵僕僕的來,滿臉的灰塵,衣服也是髒的。到了北京卻顧不得換衣服,也不去找老師,而是先跑到胡適的課上聽課。胡適謙謙君子風範,讓他坐下來聽完了那節課。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電影截圖

毛潤之年輕時雖然沒考進北大,但是書讀的也不少了。遇見胡適的課,死皮賴臉地非聽一節,可見胡適的學術水平之高。同時也可見胡適的善良與熱情。既不管是不是北大的學生,也不管他衣衫整不整的,只要是來學習的,就都讓他坐下來認真聽課。

胡適只比毛潤之大兩歲,學問水平卻高出他一個珠穆朗瑪峰。胡適的大學問當然不是憑空而來。胡適是安徽績溪人,幼時喪父,是母親一手拉扯大的。胡適也很爭氣,考取了庚子賠款的官費留學生,去了美國留學。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取得博士學位後,直接到了北大當教授。上面那個故事發生在胡適任北大教授的第二年。

胡適在北大待了幾十年,他人生中所有最重要的事都和北大有關。胡適在美國待了七年時間,思想內核幾乎就是美國文化的精髓:自由。在美國,胡適的老師是一位主張「實用主義」的教授,因此胡適的思想也深受這位老師的影響。胡適在一次演講中說:有時我竟覺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2

清政府倒台,民國建立,但社會秩序仍然混亂。胡適等一些學者認為,在制度的背後,應該有一種文化的支撐。胡適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常與安徽同鄉汪孟鄒來往書信。汪孟鄒在上海辦了一個亞東圖書館,結識到許多有才學的知識分子,這其中就有在上海辦《青年雜誌》的陳獨秀。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陳獨秀這份《青年雜誌》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文學、哲學、政治等等。陳獨秀為了讓這份雜誌運行下去,就必須結識到一些能寫稿子的知識分子,他自己寫估計得累死。於是,汪孟鄒牽線,胡適和陳獨秀就算認識了。而胡適最感興趣的就是白話文,他把自己對白話文的看法寫信告知陳獨秀。

看到信後,陳獨秀大喜過望,讓胡適把關於白話文的觀點寫成文章。這篇文章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學改良芻議》,胡適在這篇文章中寫到:不改變文言文雕琢華麗的貴族文風,中國就無法啟發民智。胡適主張用白話文替代文言文。

胡適通過這篇文章告訴當時的人民群眾:


一、要有話說,方才說話

二、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

三、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

四、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

這篇文章敲醒了陳獨秀,說「白話文」將是打碎舊文化的開山斧。之後,陳獨秀在《青年雜誌》上發表《文學革命論》,盛讚胡適是「文學革命的旗手」。相對於陳獨秀的激動興奮,胡適卻十分謹慎。他特意把文章題目改為「芻議」,僅僅是個「芻議」而已。

胡適這麼做當然自有他的道理。胡適雖然小時候也接受過傳統文化教育,但他在美國留學七年,認為自己對國學的研究並不深入。還有就是他不願意唱高調,想讓大家平心靜氣的考慮他的主張,避免和老一輩保守派起衝突。

《青年雜誌》後來改名為《新青年》,隨著陳獨秀在北大任教,《新青年》也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認可。那時候魯迅在當公務員,每天下班後閑得發慌抄古碑,便被錢玄同和劉半農他們拖過來,開始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文小說。《新青年》逐漸輻射全國,由最初的6000本,發展到了16000本。藉助於《新青年》的廣泛影響力,李大釗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的專欄,專門介紹馬克思主義。也正是這一點點的影響力,馬克思主義得以在青年學子中廣泛傳播。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陳獨秀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學校,廢除文言文,改用白話文教材,白話文運動獲得了勝利。

3

五四運動爆發後,迅速蔓延到天津、上海等地,引發了大批的工人罷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胡適雖然並不參與上街遊行,但對參與運動的學生抱有「同情之理解」。5月9號,北大校長蔡元培便辭職了。蔡元培主張「政教分離」,北大學生卻主動領導參與政治性活動,他感到學生失控。胡適上街聽過街頭演說家的言論後,和校長蔡元培一樣,對學生運動充滿了擔憂。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胡適始終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哪怕時代再危險,學生該幹嘛還是要幹嘛。他也經常說,中國的成年人不承擔這樣的政治責任,就要讓學生來承擔,中國的學生運動向來如此。在胡適的思想天平中,理性始終佔據頭等。他認為,並不是目的對了就可以不擇手段地解決問題,目的對了也要用合法合理地手段來解決

之後,胡適被任命為維持北大校務的小組成員。有一次校內一演說中,他對學生說:有人告訴你,讓你犧牲個人的自由,去爭取國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訴你,爭取個人的自由就是爭取國家的自由。為自己爭人格,就是為社會爭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

與陳獨秀、李大釗的左傾革命思想相比,胡適更傾向於漸進的改變。胡適是一個堅定的漸進主義者,他並不寄希望於社會整體主義的改變,也不寄希望於社會的激變。他感覺到中國有墜入激進主義泥沼的可能,於是在《每周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

胡適說:我們不去研究人力車夫的生計,卻去高談「主義」。「主義」只是美妙的設想,它最大的危險,就是使人心滿意足,自以為尋找到包治百病的「根本解決」,從此不用費力去研究那些具體問題了。

在當時,幾乎每個人都急於找到一條能根本解決中國問題的捷徑,不會有人想著緩慢的改革。李大釗也屬於找捷徑的人,於是他反駁胡適:「恐怕須得找到一個能根本解決問題的道路,才有把問題一個一個解決的希望。」胡適回答:「沒有一種靈丹妙藥能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必須分而攻堅,分而解決。

兩人雖然觀點不同,但卻心平氣和,根本不影響他們朋友之間的感情。胡適經常到李大釗家裡玩。李大釗是北方人,愛吃饅頭,招待胡適這個南方人卻是小菜加一碗蛋湯。李大釗不喝酒,兩個人經常就著薄茶聊很久。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李大釗

4

五四運動後的一個月,胡適接到一個不好的消息,陳獨秀在新世界散發傳單被捕。陳獨秀散發的傳單是《北京市民宣言》,上面說:「我學生、商人、勞工、軍人等,唯有直接行動,以圖根本改造。」胡適雖然並不認同陳獨秀的激進主張,但他倆是好朋友,對陳獨秀有求必應。傳單是中英雙語,中文是陳獨秀自己寫的,英語是胡適幫忙翻譯的。

隔天,胡適就四處活動營救陳獨秀,原先被陳獨秀等一批人批評過的保守派學者也紛紛站出來。在被關押了98天後,陳獨秀保釋出獄。說來也有趣,陳獨秀和胡適都屬兔,陳獨秀恰好大胡適一輪,但這兩隻兔子關係好了一輩子。陳獨秀出獄後直接住在胡適家裡,後來由於特務上門,陳獨秀又住在李大釗家裡。

1958年,胡適在五四運動紀念日中演講說:「從我們所說的中國文藝復興的這個觀點來看,那項由北京學生所發動、由全國人民一致支持的、在1929年所發生的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它把一個文化運動轉變成一個政治運動。

胡適與李大釗、陳獨秀所引領的新文化運動,確實是被五四運動這個帶有政治性的運動給打斷了。而他們卻又過早地將保守派的思想摒棄在外,致使力量十分單薄,勢力會被更激烈的力量所吞噬。

而實際上所謂的「保守派」,其實也並不保守。嚴復翻譯了《天演論》,最早將西方文化引進中國;林紓翻譯了《茶花女》等外國小說;辜鴻銘更是從德國留學回來,也是最早主張使用白話文的老學者。只是陳獨秀等人是以摒棄舊文化為前提,這樣就從根本上與他們區別開來。

隨著陳獨秀和《新青年》雜誌轉移到上海,再加上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新青年》逐漸變成一個政治雜誌。初期的中國共產黨建立後,《新青年》更是變成了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刊物。

面對老朋友和《新青年》雜誌的漸行漸遠,胡適內心十分複雜。他在1920年給陳獨秀的信中說到:我究竟不深怪你,因為你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好朋友。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青年胡適

5

1922年5月17日,胡適在家裡看書,忽然電話響了。胡適接過電話,對面那個人問道:「你是胡博士?好極了,猜猜我是誰。」

胡適不耐煩,「聽不出來。」那邊哈哈一笑,「我是宣統啊。」

胡適心裡納悶,自言自語:「宣統?皇上?」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與清廷達成了《大清皇帝辭位後之優待條件》的協議,末代皇帝溥儀仍然住在深宮中。在英國洋師傅莊士敦的調教下,溥儀對宮牆外的世界充滿好奇。他知道「新文化運動」,也讀過胡適的《嘗試集》。一個星期後,胡適在太監的帶領下,走進故宮養心殿。

胡適後來說:我稱他皇上,他稱我先生。他的樣子很清秀,但單薄得很。室中略有古玩陳設,靠窗擺著許多書,炕几上擺著今天的十幾種報紙。

胡適和溥儀聊了二十幾分鐘,就出了宮。胡適見溥儀的消息一傳出去,很多人就說胡適仍有封建臣民的情結。面對非議,胡適在《努力周報》上發表了一篇《宣統與胡適》,做以回應:一個17歲的少年,在宮中很寂寞、很可憐,想找個人談談,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事。不料中國人腦筋里的封建思想還不曾洗刷乾淨,一件很有人情味的事,成了怪吒的新聞了。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青年溥儀

兩年後,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趕走了深宮中的溥儀,並廢除了優待條件協議。全國一片叫好之聲。胡適知道後,寫信給政府表示抗議,他認為這是民國歷史上很不光彩的一件事。因為這個事,周作人和錢玄同發文章批判胡適。胡適公開回復他們:我只要求一點自由說話的權利,但十幾日來只見謾罵之聲。我要請你們認清,一個民國的要素在於容忍對方的言論自由。你們只知道皇帝的名號不取消,中華民國就是沒有完全成立,而不知道,就算皇帝名號取消了,中華民國也未必就可算完全成立。一個民國的要素多著呢。

溥儀出宮確實留下了隱患,日本人利用溥儀成立了偽滿洲國。溥儀心裡當然憋著一股氣,才會跟著日本人去了東北。這樣一想,胡適的立場客觀又理性。

說到言論自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魯迅先生。其實不然,在言論自由方面,胡適要比魯迅先生做得還要更多一些,說話也更直接。魯迅先生不曾在公開場合指名道姓的罵過蔣介石,但胡適做到了。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1958年,蔣邀請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就職典禮上,蔣提出明確要求,要胡適擔負起「復興民族文化之艱巨任務」,「要配合當局早日完成抗俄使命」。蔣介石講完下台後,胡適開口就說:「總統,你錯了。」然後逐條駁斥蔣,說學術與政治無關。蔣氣得渾身發抖,在當天日記中憤慨記錄:「今天實為我平生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橫逆之來。」

6

除了自由,胡適的關鍵詞還有容忍。

著名的紅學研究學者周汝昌,早先從胡適那裡借來了《紅樓夢》一個孤本的手抄本,可以說是稀世珍寶。直到最後,胡適也沒讓他還。

大才子林語堂留學美國的時候,窮困潦倒向北大借錢,回國之後去北大致謝,才知道那錢就是胡適一個人出的,跟北大沒關係。

好朋友高一涵單身,住在胡適家裡,後來娶了個妓女回家。胡適寫信給夫人:「你不要歧視人家,好生招待著。」後來高一涵知道了,寫信給胡適:「那姑娘原本也是書香門第,落難才入了風塵,我看她氣質很好,便娶了回來。本不想告訴你,沒想到你絲毫不介意。」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北大教授油畫(包括辜鴻銘、陳獨秀、胡適、蔡元培等等)

1946年,抗戰勝利後,胡適就任北大校長。在以文科見長的北大,胡適主張為國家建立尖端科學人才的培養計劃,延攬了許多這方面的人才來校任教。1948年,國內政治風雲突變,胡適在政治上選擇與國民黨政府共進退的立場。隨後,他離開深愛的北大,流亡美國。

胡適在美國的經濟狀況並不好,自己洗衣做飯,出門擠公交。許多留美的中國青年常與他相見,著名歷史學者唐德剛就是這時候與他成為知己好友。

唐德剛後來回憶說:「其實胡適都沒什麼錢吃飯,就是一個老難民,坐吃山空。我經常換著地方請他吃飯。」唐德剛告訴胡適,你的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現在有口述歷史,你不是要寫回憶錄嗎,我幫你寫,我拿學術費,你拿養老費。

民國傳奇人物——世間真君子,唯有胡適稱得上

晚年胡適

1950年開始,大陸對胡適的思想做了很多的批判。胡適許多在大陸的朋友、同事、學生都紛紛接受號召,對胡適口誅筆伐。例如金岳霖、馮友蘭等等。在美國的胡適隔岸觀火,熱心閱讀每一篇「批胡」文章。這些文章收集起來後,編了七本書。但大都千篇一律,不是說胡適是蔣幫的幫凶,就是說他是美國資本主義的走狗。唐德剛說,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個人能認真看完這些無聊的文章,這個人一定是胡適。胡適還真的認真看完了,幾乎每一篇都有批註。

經過這次「批胡」浪潮,胡適的思想在大陸幾乎被清空殆盡。

1962年2月24日, 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紀念館召開第五次院士會議,許多滯留在海外的研究學者趕來參加。胡適心情很好,主持酒會時顯得很興奮。一開心就忘記了夫人對他的囑託,在酒會上多喝了幾杯酒。在結束時,他微笑著送賓客離開,突然轉身想說點什麼,臉上的笑容還未散去時,向後倒地,就這樣去世了。

葬禮上,台灣三十萬民眾夾道相送,這些人中有很多達官顯貴,也有很多平民百姓。胡夫人看著烏泱烏泱的人,對兒子說:「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父親這個份上,不容易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