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90後台青周思妤談鄉愁:頭條尋人助「90後」台灣老兵圓回家夢

90後台青周思妤談鄉愁:頭條尋人助「90後」台灣老兵圓回家夢

「有時候被他們講講我也挺想家的,親人真的很重要,你看我自己有時候小半年沒回家就會挺想家的,那他們那種分別了六、七十年那種更是我們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吧。」台灣女孩兒周思妤一邊向記者介紹著她經手的尋親案例,一邊難掩自己想家的鄉愁。

作為今日頭條「兩岸尋親」項目負責人,90後的她已經幫助100位台灣老兵尋回了在大陸的親人。據統計,目前頭條尋親平台已發布尋親啟事200餘條,藉助大數據精準地理定位的技術,幫助100位台灣老兵找到了在大陸的家鄉親人。目前找到失散最久的老兵和大陸親人失散的時間長達80年,其中找到年紀最大的在世老兵已經高達100歲。

90後台青周思妤談鄉愁:頭條尋人助「90後」台灣老兵圓回家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周思妤和尋親台灣老兵)

科技也溫情大數據精準推送助尋親

「通常想要尋親的台灣網友,會到頭條尋人的臉書粉絲專頁來找我們求助,我們會應用精準地理推送,以他的這個祖籍或是老家大概10公里的範圍去推送。」從與尋人親屬溝通,到收集尋親線索,再到發布信息,追蹤反饋,周思妤對兩岸尋親的整套流程早已駕輕就熟,「雖然他失聯那麼多年,但我們工作的狀態是分秒必爭的,他東西給我們只要資料收集好,我們一定盡最快的速度發布出去。」

周思妤介紹,目前尋親最快的是一位祖籍在河南的老兵後人,從發布信息到尋得親人,只用了15分鐘。因為台灣老兵離家時間通常比較長,存留對家鄉的記憶也會變得模糊,再加之一些行政區域、地方名字的變遷,讓依靠個人力量的尋親變得困難,而精準地理推送可在一定範圍內精準送達,大大提高了尋人成功率。

90後台青周思妤談鄉愁:頭條尋人助「90後」台灣老兵圓回家夢

(周思妤和尋親台灣老兵)

見證團圓時刻感受台灣老兵濃濃鄉愁

從台北到鄭州1307公里,台灣老兵後人史豫秀,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這條路,從她的父親到她,整整走了70年。這是周思妤幫助兩岸尋親的第45個成功案例,一如往常,她也特意趕到鄭州見證了這次團圓。

因為尋親,周思妤與史豫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親切地喚她為「秀秀姐」,周思妤介紹,秀秀姐父親史運生1949年隨部隊到台灣,直到1978年病故也沒能再見到家鄉親人,「史豫秀三姐妹名字中間都有一個『豫』字,『豫』字就表示家鄉河南,這是台灣老兵思念家鄉的一種方式。」

像這樣的尋親故事,周思妤在手機備忘錄里記了一頁又一頁。因為尋親,90後的她,開始慢慢懂得90歲的他們「回家」的心情。「可能開始會把自己處於一個比較旁觀者的角度,但做久了會覺得自己好像也是裡面的當事人,深入其中一直幫他們抽絲剝繭去找親人,會很感動。」

90後台青周思妤談鄉愁:頭條尋人助「90後」台灣老兵圓回家夢

(台灣老兵後人史豫秀和大陸親人團聚)

選擇北漂奮鬥離家是為了幫更多人回家

2017年6月,周思妤從北京大學畢業,選擇留在北京工作。因為來自台灣,她更了解如何與台灣的老兵和親屬溝通,更知道如何幫助兩岸的親人建立聯繫。選擇留在北京,離家千里,周思妤也常常會想家。每次從台灣回北京,她都會背回滿滿半行李箱的台灣泡麵,想家了就吃一碗,或者聽聽閩南歌曲,聊以慰藉思鄉的情緒。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為什麼要那麼折騰,可是你再回頭想一想是不會後悔當時做的一些決定的。」北京的工作節奏很快,周思妤已經習慣了這種忙碌,也從中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你會覺得做這些決定是值得的,你會有更多的人生經驗,因為可能這樣子的經驗,是我在台灣所沒有的,到了這邊我會有更多不同的嘗試,會讓自己工作的意義更大。」

頭條尋人是今日頭條於2016年2月正式發起的針對全國的公益尋人項目。其原理是利用精準推送技術,將尋人信息推送到走失地點或者可能出現的地點,彈窗到周邊的頭條用戶手機上。頭條尋人已陸續發起「兩岸尋親」、「無名患者尋親」、「尋找烈士後人」等多元化公益尋人項目,推出「抖音尋人」和「識臉尋人」功能,是國內最大的公益尋人平台之一。

截至目前,頭條尋人已經幫助超過八千個家庭團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丨《老白50說40》第四集 90年代中國人的心聲——盼盼
中方:國際社會開展對非合作應更多傾聽非方聲音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