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條遠離癌症的鐵律,您一定要守住!
來自:7點養身
60歲是個坎兒,不僅僅是從工作崗位退下來改變生活方式的坎兒,也是健康的坎兒,因為,60歲後是癌症爆發期!
60歲後,癌症爆發期!
60歲是一個健康的「坎兒」,不僅和年齡段本身有關係,和退休前後的狀態變化也有關係。
數據表明,60歲後,人的機體老化,免疫力會有所下降,患癌症的機率會升高。據不完全統計:
? 61.2%的惡性腫瘤患者都在60歲以上,且年齡越大,發生癌症的可能性越高;
? 我國每天約有10000人被確診為癌症患者,其中60歲以上的人佔到60%;
? 小城市男性癌症發病率較高,大城市女性的患癌風險較高。
據《北京日報》數據統計,有62種主要癌症的高發年齡,是60~70歲!
得癌,照樣能長壽!
60歲後雖然是腫瘤的一個爆發期,但是沒人敢說癌症就等於死亡,更沒人敢說得了癌症就不能長壽。
抗癌長壽明星團
BTV《我是大醫生》欄目曾特別邀請了「抗癌長壽明星團」,他們都在60歲左右得過癌症,甚至不止一次得過癌。
?徐克成(77歲),抗癌11年,廣州復大腫瘤醫院院長。66歲確診為肝癌,並切除了大半個肝臟。
?龔建喜(90歲),54歲確診為胃癌,到現在已經36年了。他現在每天走5000步都沒問題,生活完全可以自理,還說想活到100歲。
?趙蘭花(88 歲),先後兩次患癌,乳腺癌抗癌20年,宮頸癌抗癌5年。
BTV《非常網路》欄目還邀請過一位106歲高齡的老人張明珠。她88歲的時候患腸癌,一共做過3次大手術,切除了全部結腸,大腸也被切掉了1米。第3次做手術時,她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
一輩子遠離癌症的方法
人一生中的患癌概率高達36%,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這樣可怕的「坎兒」,如果您快到60歲或已經邁入60歲,一定要格外注意。
今天,我們總結了「抗癌長壽明星團」的抗癌經驗和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癌知識,幫助大家健康度過癌症爆發期!
1吃得東西要新鮮
「抗癌長壽明星團」中有一對抗癌夫妻,他們得了癌症後更加註意養生。每天吃32種食物,而且是現買現吃,絕對不吃剩菜剩飯。
因為不新鮮的食材,不僅會丟失大量營養素,還可能發生霉變、腐敗,滋生黃曲霉菌等有害物質,危害身體。
2吃得要雜
免疫細胞和飲食息息相關,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很多都來自食物。三位抗癌明星的食譜非常注重多樣化,有珍珠黃玉米、大米、小米、紅薯……食材種類繁多。
徐克成院長抗癌11年,在飲食上堅持「什麼都吃,適可而止」的原則,現在腫瘤指標完全正常。他每天中午食用5種食材,魚、蔬菜、菌菇、湯、水果,但每天都調換著吃。
3別吃燙的東西
調查表明,新疆哈薩克族人常喝滾燙的奶茶,潮汕人喜歡功夫茶,太行山區的人愛喝大碗燙粥,目前這些地區都是食管癌、賁門癌、口腔癌的高發區。
滾燙的湯水會燙傷食道黏膜,引發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時間久了,可能發生癌變。
4腌熏臘制食品,能少吃就少吃
很多人都抗拒不了加工肉製品的誘惑,但在癌症面前,你還要堅持吃嗎?加工肉製品當中的致癌因素是多重的:
?第一,加工肉製品含鹽高,而吃得太咸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時間久了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
?第二,為了保證風味、給食物防腐,亞硝酸鹽被廣泛使用於肉製品中。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和胃內蛋白分解物結合,會形成致癌物質亞硝胺,從而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第三,對癌細胞有著「姑息養奸」作用的多環芳香烴物質也廣泛存在於這類食物中。
5大便和小便憋不得
很多人都會因為手頭上的一些事選擇憋尿、憋大便,但這一憋,就可能憋出癌來。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羅健教授表示,有便不排可能「憋」出大腸癌。此外,憋尿不但損傷膀胱的括約肌,還會使尿液中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延長了尿液中致癌物質對膀胱的作用時間,容易誘發膀胱癌。
6千萬別一直坐著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發里......千萬別以為久坐的危害只是傷頸椎、脊椎。
?德國專家指出,人體免疫細胞的數量隨活動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體內免疫細胞減少,大大增加患癌機率;
?日本醫學家發現,胃癌患者大多平時吃得太飽和久坐不動;
?美國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運動的人患結腸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還易罹患前列腺癌。
7瘦一點,患癌機會小
越瘦的人患癌症的機會越小,這是全球21位科學家在對患癌人群和健康人群歷經5年研究後,提出的「十大防癌建議」中的一條內容。
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
中國成年人的標準:
?18.5~23.9 為適宜;
?24~27.9 為超重;
?28 以上為肥胖。
腰臀比
拿軟尺量一量你全身最窄部位的腰圍和最寬部位的臀圍,精確到1mm,然後算腰臀比。
?男的腰圍大於等於90cm(2尺7寸),女的腰圍大於等於80cm(2尺4寸),就算肥胖了。
?如果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就叫腹部脂肪堆積了。
8癌症最怕兩個字:快樂
近年來,醫學家正在研究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腫瘤防治方法——快樂。這個觀點,也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書鈞教授的認可:「我曾提出過一個觀點——人體宿主因素的變化不僅影響腫瘤的發生、發展,更會對腫瘤病人的治療有重大影響。」
2010 年,世界頂尖科學期刊《細胞》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者發現,情緒會通過下丘腦垂體系統影響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從而改變腫瘤發生髮展的進程。保持快樂,能更好地抑制腫瘤的發展。
癌症在發展時要經歷相當漫長的過程,癌前期病變時,人體免疫系統可以識別它。如果免疫功能健全,就會派遣「免疫細胞」完全消滅處於未萌髮狀態的癌細胞。
做到以上這幾點,讓免疫細胞活躍起來,預防癌細胞出現,更能遏制已經出現的癌細胞!


TAG:藝術生活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