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首開二句就令人叫絕,傳唱千古!

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首開二句就令人叫絕,傳唱千古!

他是唐玄宗的宰相,杜甫曾想拜他為師,五言古詩天下稱絕。張九齡最經典的一首詩,首開二句就令人叫絕,傳唱千古!

張九齡,西漢留侯張良之後,西晉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唐儀鳳三年(678年),張九齡出生於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一戶世代仕宦的家庭。史稱其七歲知屬文,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登進士第。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賢相。

作為開元盛世的最後一個名相,他深為時人所敬仰,王維、杜甫都作有頌美他的詩篇。他曾辟孟浩然為荊州府幕僚,提拔王維為右拾遺;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讓他指點,可惜未能如願,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向時禮數隔,製作難上請。」(《八哀詩·故右僕射相國張公九齡》)

張九齡是一位詩文俱佳、才華橫溢的文學家,尤以詩歌藝術成就為高。在唐代詩壇上,他是繼陳子昂之後,力排齊梁頹風,追蹤漢魏風骨,打開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就連他的政敵李林甫也不得不承認:「九齡文吏,拘古義,失大體。」

張九齡尤擅五言古詩,語言質樸,詩風清淡,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詩《感遇》12首,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老黃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張九齡其中最據代表性的詩作之一《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3年),張九齡遭遇奸相李林甫的誹謗排擠被罷相,貶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望月懷遠》就是他此期的作品。

《望月懷遠》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扣題「望月」)意境雄渾闊大,看似平淡無奇,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第二句的「天涯共此時」(扣題「懷遠),則由摹景轉入入抒情情,與蘇軾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異曲同工之妙。如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常常被人引用。

開元二十七年,張九齡被貶三年後,被封為始興開國伯,食邑五百戶。次年春,他請求回鄉拜掃先人之墓,因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終年六十八歲。

就在張九齡死後不久,曾被其斷言「必反」的安祿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亂」從而導致唐朝迅速從「全盛」走向沒落。唐玄宗奔蜀,因追思張九齡的卓見而痛悔不已,遣使至曲江祭張九齡,追贈其為司徒。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湖北出土的一把古劍連名字都被專家搞錯,改名後成為鎮館之寶
趕走一個國王自己拒絕成為國王,創立一種政體被譽「合眾國之父」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