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下的夢裡水鄉——寨沙
在巍巍梵凈山麓,有一個美麗的村寨叫寨沙。
在滔滔錦江之源,有一個純樸的民族叫侗族。
一直有個關於「水鄉」的夢,
似在林中,似在水中,
因為水太清,
深深淺淺的倒影,
分不清哪個才是水中的世界。
在走遍江南的「小橋流水人家」之後,
來到梵凈山下,
你會發現只有這裡,
符合夢裡水鄉的一切想像。
青山隱隱,水迢迢。
梵凈山溪水匯聚而成的太平河,
緩緩流經村旁。
在群山拱抱之中,
寨沙猶如慵懶的侗家少女,
半依半攬在瓊樓玉宇棲息,
與不遠處的大金佛寺、
風雨橋遙相呼應,
儼如一幅自然和諧的鄉村水墨畫。
橫穿梵凈山大型停車場,
經佛教文化苑風雨橋可開車進入侗寨,
風雨橋橫跨在太平河上,
橋頭綠樹依依,
橋下清流潺潺。
或者,可通過寨沙侗寨弔橋步行進入。
走過許多地方的橋,
只有對這座橋情有獨鍾。
只有這裡水清沙幼,
清亮的河水彷彿能滌盡心上的灰塵。
「暖暖遠人村,
依依墟里煙。」
清晨的寨門,
靜靜地等待,迎接,送別,
每一個經過的人。
門前碧水如畫,
屋後青山似黛。
進入侗寨景觀大門,
宛如進入古樸原始的江南小鎮。
不同的是,
隱於綠樹濃蔭之中的侗家天地,
如幻影般展現在眼前。
廣場上的鐘鼓樓,
旁邊幾百年屹立不倒的名貴楠木,
蒼老而虯勁。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再美的詩意,
也比不上身臨其境。
侗家民居,
寥寥點綴,
又不失祥和之氣,
或掩蔽於修竹翠柏之中,
或盤踞於溪流之畔。
屋外有冽冽清流,
微波吻岸,鴨鵝嬉遊。
每一棟木屋,
都有淳樸的侗家兒女,
平淡的生活里,
說不盡的故事。
也有穿越萬水千山,
選擇在這裡安放的,
一份愛。
小木媽和小木爸帶小木來銅仁探親時,
發現在這裡,
孩子長期反覆的咳嗽竟然好了。
於是帶著小木離開生活工作多年的北方城市,
來寨沙開了小木客棧。
有這樣一個小院,
有陽光和你,
足矣。
大概因為侗族人相信萬物有靈,
他們所在之處,
彷彿有種靈性的美。
在侗寨的古樹前許個願,
無關信仰,
只是人生總有些問題與希望,
需要有地方暫且寄存。
好解脫承載有限的肉身,
專註地投入到當下去。
喜歡看他們穿著侗族服裝時,
揚在臉上的自信,
那是來自民族文化的信仰,
與底氣。
夜晚的寨沙,
有侗族姑娘清亮的歌聲。
一個個纖弱的身體,
同時唱出不同音律,
沒有指揮與伴奏,
竟能合成神奇的多聲部大合唱。
月上寨沙,
清泉般閃光的天籟之音,
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如果剛好趕上周末或節假日,
鼓樓前會升起篝火,
在侗寨的狂歡中,
讓你暫時放下生活的包袱,
感受一會自由的快樂。
清晨從小木客棧出來,
沿著河邊散步,
呼吸著乾淨的空氣,
身體感覺前所未有的輕鬆。
有時間去一趟寨沙,
讓灰塵僕僕的身心,
在梵凈山下的夢裡水鄉,
得到一次天然氧吧的清洗。
如果有心上人,
和他一起去走一遍風雨橋。
願往後餘生,
無論多大風多大雨,
都有人與你攜手同行。
貴州省 江口縣太平鄉 梵凈山寨沙侗寨距離縣城27公里,
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梵凈山景區大門3公里,
生態植物園1公里,
緊鄰梵凈山佛教文化苑(世界最大金佛)。
更多寨沙侗族風情,惟新嗖鎖「心驛軒」即可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