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西農民下地幹活,結果挖出西周窖藏,上交縣裡後獎勵鐵鍬一把

陝西農民下地幹活,結果挖出西周窖藏,上交縣裡後獎勵鐵鍬一把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淵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各地博物館中的青銅國寶,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與之前那些尊、鼎不同,今天咱們要說的這件器物就比較生僻了,但來頭卻不小——乃是我國鐫刻著第一份成文判決的 「青銅法典」。這就是岐山縣周原博物館所藏的西周(亻朕)匜,兩字分別讀作yìng和yí。

周原遺址

這件青銅匜出土於周朝發源地——「周原」,即如今陝西渭河北岸的岐山縣、扶風縣與眉縣一帶。從西漢宣帝年間起,周原地區就有青銅器窖藏不斷出土,最為珍貴的當屬晚清出土的毛公鼎和大克鼎,都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青銅器。也正是這些珍寶的出土,周原被世人稱為「青銅之鄉」。

周原地下之所以會有如此多的青銅器窖藏,也與西周后期局勢有關。那時政局混亂,接連發生國人暴動、犬戎入侵與東遷洛邑等一系列大事,眾多貴族為躲避災禍,只能出逃避難。逃亡時,家中貴重的青銅禮器不便攜帶,只能將其就地掩埋,以待日後局勢平定再來挖取。誰知周天子東遷洛邑後,貴族們再也沒有回來,因此周原地區就遺留下如此多的青銅器窖藏。

先秦時期戰爭場景復原

上世紀七十年代,岐山縣京當鄉農民董宏哲在與同村村民一起取土作業時,本家叔叔小聲叫他過去。聽到叔叔叫喚,董宏哲立馬跑了過去,叔叔卻悄悄對他說地下有寶貝。董宏哲沒想太多,拿起鐵杴就挖,沒幾下就挖出一個冒著綠光的青銅器,周圍村民紛紛上前圍觀。因為周原一帶經常出土古董寶貝,村民們見有青銅器出土,所以一擁而上,想要繼續往下挖掘,不過董宏哲卻當即制止他們,並警告說考古隊之前來村裡宣傳過,地下挖出的寶貝都屬於國家,私藏是犯法的,抓著要蹲大牢,村民們這才悻悻作罷。

董家村窖藏發掘舊照

成功制止村民繼續挖掘後,董宏哲立刻抱著挖出的青銅器趕到縣裡報告。考古隊得知消息後,急忙派人趕赴現場,並聯繫部隊對出土地進行封鎖。在搶救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在這個不深的土坑中,先後清理出大大小小37件青銅器。在這座窖藏中,價值最高的青銅器卻要屬一件不起眼的青銅匜。這件青銅器規模較小,通高20.5厘米,腹寬17.5厘米,重3.85公斤,是西周時期貴族的洗漱用具。可就是這樣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卻被專家讚譽為「中國青銅法典」,位列國寶級文物。

西周(亻朕)匜

原來在這件青銅匜的器蓋和內壁刻有157字銘文,詳細記敘了西周時期一起奴隸買賣糾紛的經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訴訟判決書。最有意思的是,銘文不僅記載了有史以來最早的民告官案件,也記載了第一次法官受賄的情節。最後,專家們將勝訴的(亻朕)作為青銅匜的名字,即(亻朕)匜。(亻朕)匜對於研究西周法律制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除歷史專家對其充滿興趣外,法律專家也對它高看一眼。

岐山縣周原博物館

青銅匜出土後,人們就它們的歸屬問題產生分歧——省里希望它們能進入省博館藏,但岐山縣卻不想放棄寶貝。雙方為此僵持不下,最後經過協調,暫時將文物放在發現者董宏哲家中進行看管。為保證文物安全,董家村每日都會派遣五位村民輪流看管,當然這算是義務勞動,沒有工分。村民們逐漸開始抱怨,省里最終妥協,同意將這批文物運至岐山縣文化館進行保存。據村民回憶,當年國寶從村裡拉走時,縣裡還專門開了一個表彰大會,獎勵董宏哲叔侄一把鐵杴與一張獎狀,並補貼村裡1500元作為勞務費用,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起來,董宏哲發現如此珍貴的國寶,縣裡就獎勵這麼點東西,一些人難免揶揄他死腦筋,但董宏哲對此卻毫不在意。在他看來,地下挖出來的寶貝就應該上交,放在博物館供大家參觀,而不是被某些人佔為己有。

參考文獻:

《董家1號窖藏文物》《國寶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現有品相最完好的漢劍,鑄造工藝複雜僅存一把,卻藏於大英博物館
張飛被殺後劉備的反應是什麼?絲毫不奇怪,淡淡地說了四個字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