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在抗日戰爭中,要想戰勝日本軍隊,中國軍隊應該出動多少倍的兵力

在抗日戰爭中,要想戰勝日本軍隊,中國軍隊應該出動多少倍的兵力

在抗日戰爭中,要想戰勝日本軍隊,中國軍隊應該出動多少倍的兵力

在中國近代史上,抗日戰爭是最為慘烈的,也是中國最危險的時刻。當時想要擊敗一支日本軍隊非常的困難,根本沒有「抗日神劇」中那麼容易,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和武器都非常的強大,為了戰勝日本軍隊,當時中國的軍隊可以說是付出了血的代價。那麼,想要打敗日本軍隊,中國軍隊應該投入多少倍的兵力呢?小編帶你探尋那一段戰爭的歷史。

在1938年的6月,日本準備進攻武漢,開始武漢會戰,因此特別成立了11軍。當時11軍的司令部就安排在華中派遣軍和各個師團之間,主要就是為了方便調度指揮各個師團。當時的司令官就是陸軍中將岡村寧次,那一年,他54歲。

戰鬥還未開始的時候,一個他的屬下,想要向他討一幅書法作品。崗村寧次揮筆寫下一句話「敵非敵,地形是敵,征戰我不愛山水」。這句話讓人不解。岡村寧次嘆道:中國的兵力和戰鬥力,我並不放在眼裡,反而是中國的天氣和地形,九江的氣候,湖北江西的連綿山脈,非常利於敵人伏擊。而武漢的酷暑,亦是難以抵禦的困難。

他的屬下回道:中國軍隊如今在長江北岸和南岸加起來已經有接近四十個師了,而我11軍只有第六師團、101師團、106師團,還有一些支援部隊,合計總數遠遠不及中國軍隊。我們勝算如何?希望長官不要輕敵。

岡村寧次道:我少時常駐中國,對中國軍隊的素質非常了解。當時參謀本部對中國軍隊的看法很一致,我軍一個聯隊,可抵蔣嫡系部隊一個師;我軍一個大隊,可抵地方非嫡系部隊一個師。

岡村寧次口中的日本聯隊,按照當時的整編標準,一個聯隊有3800多人,而蔣嫡系部隊的一個師,有接近一萬人。而一個日本大隊,往往只有一千餘人。由此可看出當時中日軍隊的戰鬥力差距,日本軍隊就是按照這樣的戰鬥比例來進行的部隊配置。當時的中日雙方士兵數量配比,基本上是3:1,甚至對於一些日軍精銳而言,6:1或者10:1都是非常常見的。在他們看來,這樣的配比,依然是勝券在握。

這並非詆毀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要知道,當時我國人口雖多,但是論軍隊的綜合戰鬥力,師遠遠不如日本的。中國想要打敗日本,至少也要投入三比一的兵力,在一些會戰中,甚至十比一的比例,都是常見的。歷史上幾大會戰的戰損比也驗證了這一數據。

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累計投入了八十餘萬士兵,而日軍前後參戰只有三十餘萬。戰至最後,我軍傷亡接近三十萬,而日軍只有四萬餘人的傷亡。這也成了全面抗戰以來,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會戰。南京保衛戰中,我軍有11萬,日軍進攻者也有10萬多,結果一觸即潰,堅持了12天左右,南京就淪陷了,隨後出現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台兒庄戰役的時候,我軍前後有接近30萬軍隊參戰,而日軍只有5萬左右。台兒庄戰役上,中國軍隊同仇敵愾,拚死奮戰,終於殲敵兩萬餘人,而自己損傷也有五萬餘人。不過還是獲取了偉大的勝利,也是歷史性的勝利。但隨後,日軍集結30萬大軍進攻徐州時,中國軍隊接近60萬,卻不得不放棄徐州,拉長戰線。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種「逃跑」、「避而不戰」是一種懦夫的選擇。但其實,這是一種戰略戰術,要認清當時敵強我弱的現實,不要盲目自信。只有這樣忍辱負重,才能夠獲取最後的勝利。當時的中國和日本差距非常大,在七七事變的時候,中日的空軍總數8:1、海軍13:1、陸軍5.7:1。這一組冰冷的戰損數據,讓人難忘和心痛。

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和日本選擇硬拼,即使打光了所有人,也難以有效的遏制日軍入侵。與其進行無謂的犧牲,不如拉長戰線,進行運動戰、游擊戰,對日本軍隊進行長久的消耗,利用空間換取時間,這才是中國人的智慧,不是嗎?中國,從來就是一個不缺少智謀的國家。

台兒庄戰役中,中國軍隊雖然傷亡眾多,但是打破了「日本帝國不可戰勝」的神話,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極大鼓舞了抗戰的士氣。而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前赴後繼,悍不畏死,他們的口號是「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再到南京,當時的259旅的易安華負傷堅守,喊出了「誓與將士們同生死,與陣地共存亡!」的響亮口號,正面抗敵,最終殉國。

一寸山河一寸血。無數抗日英雄,無數壯志少年血灑戰場,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祖國的疆域,捍衛了中華大地。這些人太多太多了,我們要正視歷史,正視前輩們做出的犧牲和付出,是他們的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生活。有如此多的忠骨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愛這個國家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知君 的精彩文章:

「雙目重瞳」被稱為帝王之象,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重瞳者,結局如何
八路軍戰士喜歡打綁腿,而志願軍戰士卻不打綁腿呢?老兵含淚回答

TAG:歷史小知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