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再現「第二地球」,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好
近年來,各國的經濟和科技都在迅猛發展,人類的注意力也開始由地球轉向外太空。而在未來,建立太空站以及實現星際移民將會是人類對外太空探索的重點,並且,一些科學家還提出了,在20年內實現「戴森球」也就是星體資源開發的計劃。
而目前,科學家通過探測器以及太空望遠鏡等已經發現了多顆與地球有著相識環境的星球。而在最近,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位於太陽系邊緣的這顆「默默無聞」的行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像地球的行星。
並且,科學家推測,這顆星球由於和它的木星保持適當的距離,因此,這顆星球的環境很有可能超過地球,它也因此被列入了未來人類星際移民的首選星球之一。
這顆行星被命名為GJ536b,它距離地球僅32.7光年。科學家發現,這顆星球緊密地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但是,由於它與恆星保持著相當合適的距離,因此科學家還推斷,這顆恆星上可能存在著大量的液態水。
我們都知道,一顆星球要能孕育出生命,這個過程少不了光和水的存在。而對於地球來說,太陽便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沒有了太陽的光照,地球不可能有宜人的氣候甚至生命的誕生。
而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GJ536b和它的恆星的情況與地球和太陽有著驚人的相似。
GJ536b的質量比地球大5.7倍,它圍繞母星公轉一周僅需9天。而GJ536b的恆星溫度與其它恆星不同,這顆恆星的溫度較低,使得就算距離它較近的GJ536b的溫度不會過熱並且還非常明亮,這也是使得GJ536b能擁有得天獨厚環境的重要因素。
遺憾的是,由於這顆星球圍繞母星的公轉速度較快,導致它一年只有9天,這對於人類或者其它生物的生長來說都不太適宜。科學家指出,或許這顆星球是人類未來的一個太空「驛站」或是星際旅行的聖地也不一定。
筆者-小文


※宇宙之外還有宇宙?科學家推測:宇宙在外部物質面前小如細胞
※非洲大象不再長象牙,科學家:未來鯊魚或變右撇子,原因只有一個
TAG:宇宙科學探索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