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模仿「野外求生」遇危險,你沒留心時,他們從電視里學到什麼

孩子模仿「野外求生」遇危險,你沒留心時,他們從電視里學到什麼

前幾日,通江縣兩個小孩小軍和小陳在看到電視上「大真探」的節目後,相約體驗「野外求生」。

走時,兩人背著書包,一人帶兩瓶營養快線,還帶了一本姐姐的地理書(上面有地圖)。

當晚9點過小軍自己回來了,而小城卻不幸落水。

經過幾十個大人連夜尋找,第二天上午9點過,小城在下游幾公里處的河邊被找到,所幸只是擦傷,沒有生命危險。

一、野外求生有驚無險,荒唐背後隱患大

1.孩子好奇心需要被正確引導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吵不鬧,把電視、ipad當成了哄孩子的「保姆」。但是孩子的認知能力、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有限,甚至分不清「幻想」與「事實」。

處於好奇心和模仿欲超強的年紀,如果父母對孩子接觸的信息缺少適度的把關和正確的引導,將是非常危險的事。

除了「野外求生不幸落水」,還有「模仿奧特曼飛行、從6樓窗檯翻落」、「模仿光頭強自製超級電扇毀手」的前車之鑒。

2.安全教育不能流於形式

電影《不可思異》里有一句台詞:「為人父母,一分鐘沒看好孩子,那都是我的責任。」

江蘇一個幼兒園請來家長扮演人販子,20分鐘就拐走了46名孩子。萬幸,這只是一個演習!否則,46個孩子的失蹤,等同於46個家庭被毀滅。

對於這個結果,很多家長都大吃一驚:「自己平時千叮萬囑,為什麼孩子還是沒把安全教育放心上?」

家長對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流於形式,是各種安全事件頻頻發生的根本原因。

二、好奇心旺盛,父母為孩子的安全護航

1.帶孩子遊戲、郊遊,滿足好奇心。

帶著孩子遊戲、運動,甚至野外郊遊,體驗戶外生活,不僅可以解放孩子的天性,滿足探索的慾望,還能保證孩子的安全。

2.安全教育和生存教育,都應該融入到生活中。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安全教育,真的不是一句「不要亂跑」就了事的。安全教育的重要之處,往往就是在細節處給孩子的信息確認。

第一個關鍵點:利用日常瑣事給孩子做細節情景假設。

比如提醒孩子不能獨自上電梯,我們常說的是「你不要自己進電梯啊。」孩子也會點頭稱是,但這樣就行了嗎?遠遠不夠。

我們需要明確演繹出場景告知孩子,比如在乘坐電梯的時候:

如果現在爸爸媽媽或者陪伴你的親人不在你身邊,電梯打開了,你能進去嗎?-不能。

如果有相熟的小夥伴進去了,你能進去嗎?-不能。

父母更要以身作則:夏季玩水禁止去野外的江河湖泊,過馬路不能隨意闖紅綠燈,不要在汽車旁邊玩耍,禁止他人觸碰內褲背心覆蓋的地方等等。

第二個關鍵點:分析具體的危險給孩子聽。

不要把孩子局限的什麼都不敢碰,但是也一定要說清楚每個不妥當行為所會帶來的後果。孩子真正認識到危險,才能舉一反三,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如今醫院為何開始不再提倡剖腹產了,這幾點原因,孕媽最好知道下
請把時間「浪費」在孩子身上,那是最值得珍惜的時光!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