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湯英牛:正確認識和把握道家的治國理念

湯英牛:正確認識和把握道家的治國理念

治國方式方法、理論主張林林總總、多種多樣,中國先人在治國過程中總結提倡和身體力行的無為之治(亦稱無為而治),就是其中富有理論智慧和實踐價值、影響較大且傳播久遠的一種。如何治理國家?在人類社會政治文化中,歷來有各種不同的思想主張和認知理念,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實際也有各種不同的具體治理形式,如積極作為的主動之治、有為之治,順其自然的隨機之治、平常之治,消極不為的被動之治、怠惰之治等。無為之治作為一種主要形成和發軔於中國先秦道家的思想主張並發展傳揚至今的治國學說理念和具體治理形式,既不屬於徹底消極不為,也不等於絕對順其自然,又不可理解為完全積極作為。

一、如何解釋道家的無為之治

在中國先秦諸子百家中,被譽為道家鼻祖宗師之一的老子身世眾說紛紜、無從查考。老子是指某一個人,還是同一流派某些隱士的集體稱謂,至今也難以回答。其所著的《老子》是最能體現、代表道家思想且有理論體系的作品之一,唐代以後被尊稱為《道德經》。書中明確提出和主張(賢能治國應)無為而治:「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為無為則無不為」;「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等等(依次分別引自《老子》第二章、第三章、第四十七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五章、第二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七章、第四十三章)。

西漢初年,天下方定,民心思安,當政者崇尚道家學說,好用黃老之術,順時應變,素樸簡化,「約法三章」,效法自然清靜,與民休養生息,取得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治理較好的「文景之治」。唐宋以後至明清時期,道家思想與儒家、佛家思想「三教合一」,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主流,並在國家治理中實際形成了「內用黃老,外示儒術」的現象。其實「儒術」中也有「無為」的提法和主張,如《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孟子·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中庸》:「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縱觀歷史,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治國理論和實踐中,無為而治的思想主張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不小的影響。

長期以來,許多人將老子無為而治理解為不妄作、不擾民或少作為、少管治;還有一些人把無為之治直接解釋為不作為、不要治乃至什麼都不管、萬事放任自流。近現代的無政府主義、自由放任主義等實際上就是抱著這種(政府)不要治、放任自流的看法主張,似乎在中國古代道家治國理論中找到了「知音」,有了「共同語言」,以致有人把無為之治與無政府主義、自由放任主義幾乎畫上了等號,甚至完全看成是中國「古代的無政府主義」「古代的自由放任主義」。事實上,老子所主張的無為而治不是不作為、不要治,它同無政府主義、自由放任主義等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本質不同的兩碼事。

那麼,何謂無為之治?無為之治到底如何解釋呢?要了解清楚無為而治,核心關鍵在於怎樣界定、如何理解老子所說的「無為」。遍覽《老子》,依文釋義,在字面上,無為包括不爭、不言、不武、不怒、不與、不為、不勤、無事、無爭、無欲、好靜、身退、無行等理念主張,包含在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貴、不欲盈、不尚賢、莫若嗇等行為、意思。綜核含義,深入考察探究,無為實乃直接合乎老子道(用)的主旨要義,間接體現老子道(體)的內涵本義,它實際蘊藏在「道法自然」中,或者說是「道常無為」「大道無為」或「道乃無為」。更具體確切地說,老子道(體)無為,道(用)無不為(無為則無不為,無不為即無為)。例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功遂身退,天之道」;「保此道者不欲盈」;「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等等(依次分別引自《老子》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五章、第二十四章、第四十六章、第八十一章)。一言以蔽之,老子的無為源自其道、體現其道、代表其道;或者說,道等同於無為,無為意味著道,老子的道因此也可稱作無為之道。由此順理成章地推知,無為之治就是道之治或無為道治(簡稱「道治」)。

二、無為之治實乃道治

事實上,無為而治植根於道體、體現著道用,包含和反映道的內涵本義、主旨要義,遵循和通用道的原理原則、常識定律,在治國(具體如治人、治事、治物)中契合和等同守道而治或循道之治的道治。而所謂道治,顧名思義就是以道治理,簡單地說就是思想理論上而非行動實踐中的循道而治;它是直接與術治(以方式方法、措施手段治理)相對應,在中國政治文化中源自和基於老莊道家思想主張,在國家治理體系中通常與德治、禮治、法治、仁治等相併列的一種關鍵性、基礎性的治理。人們常說的道統或道化,實際上就是具體化的道治、或作為道治的具體治理形式。在《老子》中,道治思想主張多處提到、反覆強調。例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等等(依次分別引自《老子》第三十章、第三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二章、第七十三章)。綜上所述,無為代表道,道常無為、道乃無為,無為之治就是以道治國或循道治天下的道治。

而老子的道(若改用兩字片語來表述,合乎其原意的準確貼切說法應叫大道、常道、玄道)為事物及物化(宇宙萬物變化)的本初元極、源初起始、本體本物、原理原則、真理真諦等。具體而言,老子大道在時間上為元始元初,在空間上是元點元極(道不具有時空性),在存在方面代表本體本物,在演化方面體現常識定律。從體用角度說,道(體)即道樞真常(本體性的混沌太極、原理原則,如「大道至簡」中的道,「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莊子·齊物論》),道(用)乃宗旨真理(功用性的規律規則、常識真知,如「文以載道」中的道,窄化進入人文領域、表現在人類理論學說和社會知識學問中可稱謂道理、哲理、法則等);或道(體)一定無為(道體為一,由一而定,靜定無為),道(用)無為無不為(道用即道為,道為乃無為,無為無不為)。從宇宙萬物存在變化方面看,大道無事不有、無物不在,不僅是客觀純粹的本體存在,也是事物的源始種因(指根本性、終極性原因即根因,也可稱為宗因、第一因)、自在根本,賦有和體現首位性、起始性、根源性、決定性等。如果世界上沒有道,那就沒有事物的起始根本,也就不存在事物本身,道是萬事萬物的最終決定因素和種子基因。

宇宙是一個充塞東西、瀰漫信息且無邊無際、無窮無盡的能量庫(能量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人類認知宇宙世界的知覺總共分為六覺,包括一種意覺和五種感覺。意覺亦稱心覺,是體現人的心思性、意想性、智謀性、參悟性的知覺;五種感覺即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知覺。它們分別主要對接人的腦、眼、耳、鼻、舌、身,相當於佛教中與六塵、六識鼎足互用的六根。能量作為存態(存性)大體有六種:固態、液態、氣態、萌態、靈態、理態(固性、液性、氣性、萌性、靈性、理性,其中理態或理性反映和體現人類心智,故也可稱為智態或智性),凝為物類大的也有六樣:本物、行物、礦物、植物、動物、人物。從物類與存態(存性)的關聯上看,本物依賴於一性——理性,賦有一維境界或歸類為一維格局;行物關聯到兩性——理性、靈性,賦有二維境界或歸類為二維格局;礦物涉及有三態——固態、液態、氣態,賦有三維境界或歸類為三維格局;植物集四態——固態、液態、氣態、萌態於一體,賦有四維境界或歸類為四維格局;動物合五性——固性、液性、氣性、萌性、靈性於一體,賦有五維境界或歸類為五維格局;人物融六性——固性、液性、氣性、萌性、靈性、理性於一身,賦有六維境界或歸類為六維格局。在人類認知角度,本物僅為人類心覺「念物」,行物可為人類意覺、感覺「活物」,兩者合乎「道生一,一生二」的邏輯排位;礦物、植物、動物、人物系人類六覺「成物」,即大家常說的「器物」(如《列子·黃帝篇》:「凡有貌像聲色者,皆物也」),「三生萬物」之物就是指量化達到三才有貌像聲色(被人們稱作成物或器物)的礦物、植物、動物、人物,而決非指宇宙本物、行物。「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莊子·齊物論》),「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史記》)。

老子大道就是宇宙萬物或六大物類中的本物,在量化上是「始於一」的本體存在,在物化上是居於首位源始的元極根本。對於人類主體知覺來說,它不能感覺只可意覺,是人們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等而須憑藉心覺思悟、冥想才能認知了解的虛擬性、精神性的東西。「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老子》第十四章)。例如,原理原則、規律規則、真理真諦、宗旨常識、元始根本等無形無相、無聲無色、無味無嗅,人們無法感覺得到,只能心思意會,真正體現和最佳詮釋「我思故我在」(法國哲學家勒內·笛卡爾語)。也可以說,大道是感無意有的東西,即它是感覺無(人類感覺不到)的「不能感道」、或心覺有(人類心覺得到)的「只可意道」,是代表起始源初的無分別道、一以貫道。

三、無為之治實乃首治

從物類物化排序角度看,道居首位前列、起始源頭,是其他所有事物的基礎前提、根源根因。順此推知,道治實際上是一種依循物化規律規則、融會人類意思理念、藉助社會文化學術、體現事物元始根本的起始源初的本真治理,在眾多國家治理形式中是代表和直接反映事物本初本元、起始起點的原始之治、元初之治。換言之,道治實際上就是國家治理體系中代表初始源頭治理而位列第一的首治(相比於德治、禮治、仁治、法治、術治等其他各種國家治理,從事物發展和治理序列上看,道治是人類社會中的首位之治、起點之治、初始之治,亦即無為之治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第一治。道不清楚、首治偏差,其他治理就不可能正確無誤、有效成功。錯誤失敗治國一般直接緣於有關國家具體治理,最終原因還在於大家不知國家之道,以致相應出現無效或不當的首治。

道體一定而常靜,道用無為即勿用,但常靜絕不是完全靜止不動,勿用也決不是永遠無用棄用。在實際生活中,無為並不是消極地無所作為,不是什麼都不幹,更不是完全「不為」,它反對的只是違反自然規則的妄為和破壞自然法則的盲動(「自然」與「無為」因而常常連用、合稱「自然無為」)。一定無為名面上是不聞不問、靜定勿用、順其自然,實質上則是代表道體道用的無為而為,是不爭而爭、無用而用、無所不為。「為無為則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

無為之治是道治,道治是首治,首治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居於首要地位,是其他所有治理的前提先導、坐標參照、根源種因,為其他所有治理提供原則基準、錨定基礎、方位依據,直接或間接支撐影響、制約左右其他治理。它具有基礎性、首要性、條件性和重要性,在治國中不可或缺、無法替代,起著首屈一指和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如果沒有首治,國家治理體系就不會有產生的條件和支撐的基礎,進而也就更談不上國家治理;不了解弄清首治,其他任何治理也都無法確保正確把握、正常施行;首治發生問題、出現偏差,整個國家治理就會迷失方向、錯亂方位、難見成效。由此可見,無為之治作為道治、首治,是賦有前提基礎意義與首要定位價值的必要治理和重要治理,而絕不是可有可無、沒有存在價值和徒勞空談意義的不治、無治(放任自流不管、沒有任何治理)。因此,將無為之治解釋或理解為不作為、不要治是不準確的、錯誤的,把它與無政府主義、自由放任主義畫上等號更是片面的、荒謬的。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校友導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一帶一路」高端學術論壇舉行
2019年我國樓市走向如何?來看看這份報告吧!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