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大唐使臣真的能一人滅一國?詳解王玄策平滅中天竺之戰

大唐使臣真的能一人滅一國?詳解王玄策平滅中天竺之戰

托成龍的新片《功夫瑜伽》的福,王玄策的名字,可以說在中國都名聲大震。不過本位面畢竟不是武俠世界,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即使他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真的一個人做到滅亡一個國家的驚世駭俗之舉,那麼王玄策在印度,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功夫瑜伽》中王玄策故事

王玄策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根據唐代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記載,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之後三次出使印度。根據《舊唐書》的記載,這一次王玄策帶領三十人的使團出使印度,正巧碰到了「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在此之前,在印度著名戒日帝國的戒日王時代,戒日國與唐王朝之間就已經互相通使。戒日王病死後,由於戒日國實行分封制度,因此原本受制於戒日國的各個小邦,以及戒日國的諸侯們紛紛獨立,戒日國就此分裂。

戒日王朝遺址

而《舊唐書》中,所提及的「中天竺」,有可能就是從戒日國分裂出的小國之一。如《舊唐書》中所說,此時的「中天竺」是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為王。這種情況雖然在印度歷史上還是相當常見,但是對於王玄策一行唐使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接下來,這位那伏帝阿羅那順和王玄策之間就爆發了衝突。

粟特壁畫中的唐朝使者(左)

至於雙方之間衝突的原因,在唐代史書中並未記載,在國內網路上許多說法認為是那伏帝阿羅那順覬覦使團擁有的財物,但是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相關的中印史料支持。甚至按照《舊唐書》:「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的記載,王玄策甚至可能都沒有到達那伏帝阿羅那順控制的國家。

粟特壁畫中的印度王公

不過由於那伏帝阿羅那順手下的士兵,忙於劫掠使團的財物,因此王玄策趁夜逃脫。如果是按照武俠片的套路,那基本就是大俠王玄策用武功打敗那伏帝阿羅那順,為使團一行人報仇雪恨之類。當然這在歷史上,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王玄策很快逃到了一個當時位於印度和唐朝之間的國家——吐蕃。

當時的吐蕃君主松贊干布

那麼王玄策到吐蕃是去幹什麼呢?答案是借兵。當時的吐蕃是在松贊干布的領導下,剛剛統一西藏,並且和當時兩大強國唐朝與尼婆羅也就是現在的尼泊爾聯姻。而吐蕃發兵一千二百精銳為王玄策助戰,之後尼婆羅也派出七千騎兵為王玄策助戰。「《舊唐書》:走至吐蕃,發精銳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至於接下來的歷史,也就相當的簡單了。王玄策和他的副使蔣師仁率領聯軍進攻中天竺城,大戰三日後破城,「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那伏帝阿羅那順被蔣師仁擒獲,除此之外,還「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

大昭寺壁畫中的吐蕃時代武士形象

雖然到這裡為止,中國方面史書記載基本一致,但是在《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卻又增加了一些內容。在那伏帝阿羅那順後「餘眾奉王妻息阻乾陀衛江,師仁擊之,大潰,獲其妃、王子,虜男女萬二千人,雜畜三萬,降城邑五百八十所。」看似多了這區區幾行字,但是卻將「中天竺」這個國家描述的完全不同。前者在王玄策帶八千聯軍的進攻下,僅三天就城破國滅,因此更像是一個很小的城邦國家,而在《新唐書》的記載中,卻又有了再戰並「虜男女萬二千人,雜畜三萬,降城邑五百八十所」的內容。這些內容,讓《新唐書》中所描述的「中天竺」,搖身一變,成了一個規模頗大的強國。

巔峰時代的戒日帝國

那麼這兩個記載的「中天竺」,哪個才是真正符合歷史的呢?首先要說的是,由於印度相關史料的匱乏,因此這個「中天竺」究竟是哪個國家,實際上已經不得而知。在《舊唐書·西戎傳》中,「中天竺」與戒日國相等,但是王玄策所面對的中天竺,顯然不是戒日王時代的中天竺,因為此時戒日國已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而且從王玄策能夠在中天竺逃脫之後,孤身一人或者少數幾人的情況下,迅速逃到吐蕃,那麼這個中天竺,極有可能是距離吐蕃和尼婆羅不遠,且從戒日國分裂出的邦國。而 「中天竺」這個國家,但它的大小也不可能是很多網上說法那樣,佔據印度三分之一的國家。因為戒日王巔峰時代的戒日國,其領土就只是以恆河流域為中心。

粟特壁畫中的印度武士

那麼假設中天竺國,就是從戒日國分裂出的小國。考慮到戒日國分裂之後,戒日國舊地邦國林立的局面,中天竺想要有「城邑五百八十所」的規模,就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中天竺是一個幅員遼闊,再一次統一北印度的大國,但這點與其他印度相關史料不符。而另一種可能,就是這個「中天竺」,是在就戒日國範圍之外國家。但是如此的話,吐蕃和尼婆羅軍隊,就要從北印度諸多邦國借道,那更加不可能如此輕鬆的擊敗中天竺。

青海壁畫中的吐蕃武士

因此綜合所有的信息,《新唐書》中所說的「中天竺」,應該是將戒日國與此時的中天竺搞混,而《舊唐書》中城邦形式的中天竺,就更加合理。那麼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吐蕃和尼婆羅要幫助王玄策呢?雖然可以簡單的解釋為這兩個國家仰仗大唐威儀之類,這種說法雖然聽著略爽,但卻顯然不是嚴謹的歷史分析。更加合理的考慮,是吐蕃以及尼婆羅對印度地區的土地也同樣有訴求。

實際上,吐蕃對印度各邦國的戰爭,絕非只有王玄策這一次。對於尼婆羅來說,就更是如此。雖然今天的尼泊爾是個夾在中印之間的小國,但是在七世紀初期時,尼婆羅的國力依然相當可觀,甚至和唐朝一起對吐蕃的文化影響進行競爭。而且對於唐朝來說,王玄策在印度的軍事行動,除了震懾其他印度邦國,讓自身使團不會再遭到襲擊外,其他方面並無任何收穫。而尼婆羅和吐蕃,尤其是尼婆羅,則可以趁此機會威懾印度邦國,並對其施加影響力。

大昭寺壁畫中的吐蕃武士像

因此,重新梳理王玄策這一歷史事件,便是王玄策率領的使團,在印度遭遇了一個小邦國的襲擊。之後以王玄策為首的殘存使者,逃到了吐蕃,得到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和尼婆羅國的支持,王玄策帶領帶領聯軍攻破中天竺,讓王玄策一行得意報仇雪恨,而吐蕃和尼婆羅則趁此機會擴張領土。因此這起事件與其說是王玄策自己和唐王朝的勝利,倒不如說是一場外交事件,所導致的高原國家,對印度平原城邦的一場侵略戰爭。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wk26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鬧市反恐的「萌系裝甲車」戲說德國「鼬鼠」系列空降戰車
德國文斯托夫空軍基地的清晨 A400M運輸機列隊迎接朝陽

TAG:hawk26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