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甘心做一輩子「老二」,積攢了700億財富

他甘心做一輩子「老二」,積攢了700億財富

文 / 華商韜略 遲玉德 夏喬

王永在從1933年,跟隨跟隨哥哥、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創業,一跟70多年,掙下700億元新台幣身家,兄弟倆締造了著名的台塑集團。他一生安於「老二」之位,把成就和榮耀都歸給王永慶。他的哲學被台灣媒體稱為「老二哲學」,備受稱道。

【1】

當被問及成功秘訣時,他說要不是哥哥,自己可能還在打工。1921年,茶農出身的王永慶在米店做了一年學徒,從老家借了200元錢,決定自立門戶,並把王永在帶去幫忙。

兄弟倆分工明確,哥哥主外,弟弟主內,哥哥決策,弟弟執行,哥哥要弟弟做什麼,弟弟就拼了命地去做。在這種配合下,米店的生意很快紅火起來,遠近聞名。後來,兄弟倆先後轉戰木材、石化行業,最終建立台塑集團。

台塑做大後,王永在沒有像許多家族企業的老二那樣挑戰老大的地位,或者分家單幹,而是始終維護王永慶的權威和領導。

比如,在台塑大樓的停車場,王永慶的座駕編號為001,王永在的則永遠是002;在公司,王永慶被稱為「董座」(董事長),王永在則被稱為「總座」(總經理),他的最高職銜是集團副董事長,一天董事長也沒有當過,但他從未表示出絲毫不快;兄弟倆如果集體外出,王永在永遠走在王永慶的後邊,如果是分頭赴宴,先到的王永在會在門口苦等王永慶,然後相攜入席;當媒體請王永在談經營之道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跟我沒關係,我都是聽哥哥的,我只是在旁邊吆喝而已。」

王永在對王永慶的維護在檯面上和檯面下始終如一,即便王永慶做錯了,王永在也會主動替王永慶找台階下。

【2】

王永在能跟被譽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搭檔70多年,靠的不僅僅是「聽哥哥的」,還包括自身極強的大局觀和領導力。

八十年代末,台灣製造業大舉外移,台塑的下游企業紛紛到大陸設廠。當時因為政治原因,王永慶遠避美國分公司兩年,把台灣總部交給王永在打理。

彼時,擺在王永在面前最大的挑戰是落實台塑當時最大的投資案——「六輕計劃」。接手項目後,王永在每天,4點多從台北出發,七點多到麥寮,先與主管開早餐會,然後巡視工地,晚上返回台北。據統計,他往返於台北和麥寮之間的里程,可環繞全台灣263圈。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辛苦奮鬥,他成功落地了「六輕計劃」。六輕項目後來成為台塑最大的事業體,華商韜略查閱數據顯示,2004年,其營收佔台塑總營收的75%。搞定了內部問題,王永在還取得了外部的支持。哥哥出走美國後,王永在積極打理與當局的關係,這對台塑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有台灣媒體評論,王氏兄弟一方一圓,一衝一收,乃絕配,很互補,王永在缺不了王永慶,王永慶也缺不了王永在,兄弟倆共同締造了台塑傳奇。

【3】

王永慶80歲時,面對接班人的問題。

最初,他希望由自己的長子王文洋接班,這也是當時整個集團的共識。但是王文洋因為歷練不足,未能如期完成任務。後來他因為婚外情被父親訓斥,卻對王永慶反唇相譏「你還不是一樣娶三妻四妾!」 王永慶很忌諱別人提及自己的婚姻問題,王文洋卻撕開了這道傷疤,於是被徹底「免職」。

在這種局面下,王永慶只能選擇由王永在的長子王文淵接班。

王文淵在長相上與王永在極為接近,但在性格上卻更像王永慶。從小到大,他的學業和工作都由王永慶一手安排,從小學四年級到初一,他更是在伯父王永慶家生活。有媒體報道稱,王文淵發脾氣的樣子與王永慶簡直一模一樣。

這之後,王文淵帶領台塑穩步發展,再創新高,公司年營收從接班前(2005年)的1.43兆元新台幣,躍升至王永慶辭世時(2008年)的2.18兆元新台幣。

不過,台塑的挑戰並未就此結束。王永慶去世後,其家族一度鬧出「爭產風波」。這時候,王永在出面主持家族會議,他對著一眾二代子女痛心疾首地說,自己和哥哥創業70多年,從未想過分家產。」

王永在的表態極大穩定了台塑上下的人心,也使爭產風波漸趨平息,將負面影響降至最低。這之後,他還向自己的子女強調「和平共掌」家族企業的理念,表示自己百年之後也不允許分家。

2014年11月27日,王永在在家中安詳辭世,享年93歲。葬禮上,王文潮在接受採訪時說,「我父親也不需要立遺囑交代什麼,因為我們都清楚他的想法,他就是希望台塑企業能永續經營,家族能和睦共處。」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韜略 的精彩文章:

一夜爆紅的那個四線小城
他28歲操盤,炒成華爾街之王,然後跑了

TAG:華商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