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本文作者:李嘯天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明是一部戰爭片,名字卻偏偏很文藝的叫《旅程盡頭》。喜歡戰爭片的人,該警惕了。

旅程的盡頭是什麼?看完影片,才發現旅程是生命的旅程,而盡頭則是死亡。這是一部披著戰爭外衣的文藝片,講述的主題是幾種必然走向死亡的人生觀。三位主角,一個接一個,去迎接未知的死亡,就像《俠盜一號》那樣。這個過程中,他們展現出來的三種姿態,對於戰爭的三種態度,或悲觀,或淡然,或勇於,構成了影片的重點。

說是戰爭片,其實沒什麼像樣的戰爭,喜歡戰爭片的人要必然的失望。故事的背景是一戰的最前線,時間是1918年3月,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間,英法為首的協約國與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即將分出勝負,戰爭半年後徹底結束。而此時,在法國北部的聖昆汀地區,英國軍隊與德國軍隊分別躲在各自的戰壕中,最近處相距不過60米,致命一戰一觸即發。

既然有了如此的設定,大家肯定希望看到一場炮火紛飛人肉橫飛的激烈戰事。但是,卻沒有。

《旅程盡頭》講的不是戰爭,而是戰爭下的人,是戰爭狀態下的三種人生觀,三種人性。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實際上,有關戰爭中的人性話題,無論是藝術還是學術,大量出現都是在越戰之後。我們大量接觸到這類話題,只是由好萊塢發起,將民間的反戰情緒折射到了影片之中,然後蔚為大觀。《旅程盡頭》將這個話題往前移,避開越戰及之後的波黑戰爭、海灣戰爭,而是直接跳到一戰之中,環境是夠陌生化了,但就電影主題而言,走的是一招險棋,並也不是那麼妥當,就像大清存在的外辱問題卻非要在大唐時期去討論。一戰時期,最大的問題在於武器已經現代化,戰法卻多是冷兵器時代的戰法,講究的還是人海戰術,逢戰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硬懟為主,因此傷亡極其之大。不像現在的戰爭,儘可能避開人與人之間的交鋒,靠科技之間的較量,轟炸先行,人只是用來做最後階段的打掃戰場。《旅程盡頭》戰爭戲份少+超前的話題性,這兩種因素的匯合,都影響了本片的關注度與打分。喜歡戰爭片的覺得它過於磨嘰,喜歡文藝片的難於接受戰爭的設定,雙雙不落好,有些尷尬了。

說一下電影都講了什麼吧,先來看看故事的背景是怎麼樣的。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大背景是一戰中發生1918年的「春季攻勢」,也稱為「皇帝攻勢」、「皇帝會戰」,「魯登道夫攻勢」等,並沒有統一的名稱。由於前一年1917年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列寧領導下的蘇俄與德國達成共識,俄國割去大片領土求得了德俄停戰協定。就此德軍在東線戰場上得以空出手來,將近五十個師近百萬兵力的德軍得以釋放於西線戰場,使得西線戰場的局勢風雲突變,德國第一次在數量上多於聯軍。此時,美軍已經正式參戰,雖然需要時間動員,但是已經可以做到每月輸送近五萬兵員到戰場上。所以,德國必須速戰速決,時間一拖就會出現問題。終於,到了1918年的春季(3月),德軍發起了巨大的攻勢。因為德軍前線總指揮為魯登道夫,所以此一攻勢也被稱為「魯登道夫攻勢」,也有人認為這是德國皇帝直接發起的進攻,名字應該叫「皇帝攻勢」,史學屆對一攻勢的名稱一致未能達成一致。但只要說1918年春季的那次攻勢,大家都明白。

在發動攻勢前的1917年,五月份法國在己方發起的「尼維爾攻勢」中大敗;剛剛完成「二月革命」的俄國在「七月攻勢」中也遭遇慘敗,隨即又爆發了「十月革命」,並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協約國面臨戰敗與分裂的局勢,東線與西方都不得不處於休整之中,只能消極防禦,無力發起反攻。而德軍則攜勝利之勢,士氣正旺。當然,也可以稱德國是強弩之末,畢竟一戰就要在1918年的11月結束了,德國也馬上就要徹底覆亡了。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具體到春季攻勢上,德軍在前一年為了應對法軍的「尼維爾攻勢」而提前撤出了部分法國國土,離開前德國實施了焦土政策,所到之地水井投毒,道路毀壞。這一政策執行的極其完美,以至於直到「春季攻勢」以前,法國仍然未能修復這些道路。於是當春季攻勢中的德國突擊隊重新佔領法國這些地區以後,雙方都因此而無法及時完成補給。《旅程盡頭》中對此也有涉及,前線的英軍無法得到有效的後援,原因就在於此。

由於德軍準備的更為充足,且人力佔據優勢,還採用了新戰術、新裝備(影片最後佔領英軍佔地時都帶著防毒面具就是一個明證),初期幾乎擊潰英軍,英軍直接戰死數萬人,後來德軍更是進逼巴黎,讓協議國軍政高層萌生和平意願;法國政府準備撤離巴黎,黑格元帥打算帶人跑路,英國開出很低的價碼,要求德國人只要保證放棄比利時就可以停戰。

但是,德軍統帥魯登道夫卻在戰略上犯了幾個盲目的錯誤,結果功敗垂成,被回過神來的英法聯軍打了一個回馬槍,德軍在局勢佔優的情況下卻一敗塗地,再無能力組織有效的進攻,甚至連強力的反抗都不能,最終全面戰敗,一戰徹底結束。整個春季攻勢中,雙方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整個戰事前後死傷近百萬人,協約國儘管取得了勝利,也只是慘勝。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了解了這些大的與小的的背景,然後再看《旅程盡頭》,就會更好理解一些。

本片就圍繞在「春季攻勢」發生時最初的6天之內。具體地點在法國北部的聖昆汀地區,那裡,德軍與英軍已經對峙了近兩年的時間。儘管大戰即將來臨,但當時的士兵們卻不能未卜先知,前線的戰士只能處於消極抵抗狀態,等著德國人打過來。他們都知道德國人遲早會打過來,但是,誰也不知道那會是什麼時候?駐守的英國士兵(電影是英國片,所以就人為把法國戰士過濾了,只剩下英國人)在上級指導下,一個連隊在每一個月中都要有6天時間頂在最前方,過了6天再撤下來,然後換成另外一個連隊上去換防。這6天的時間,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畢竟誰也不願意戰死,很多戰士都害怕戰爭會在自己駐守的6天內打響。

但是,戰爭總是要打響,而且也終於打響了。《旅程盡頭》沒有宏大敘事,講的是「春季攻勢」,卻把這場劇烈的戰事濃縮到了一個連隊(C連)之上。正是在他們駐防的6天內,戰爭打響了。

不過,影片並不將戰爭的場面,而是鏡頭一轉,去講人性去了。

斯坦諾普上尉(山姆·克拉弗林 飾)是C連的連長。曾經,他是一名戰鬥英雄,得到過一堆勳章,但是現在他在戰爭的折磨下患有了幽閉恐懼症,狂躁易怒。18歲的新兵中尉羅利(阿薩·巴特菲爾德 飾)則充滿了朝氣,無所畏懼,而且他主動要求來到斯坦諾普的連隊,因為斯坦諾普是她姐姐的男朋友,還是他的學長,曾經對他有所照顧,而且斯坦諾普還曾對他說「如果你要參軍的話,記得要來我的連隊」。副連長奧斯本(保羅·貝坦尼 飾)則是一位性格和藹的中年人,不喜不怒,對所有人都很好,對於戰爭也一副無所謂的心態,來了就打不來就繼續干自己的事。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三個人,組成了戰爭中的三個層面。此外,還有樂天的特羅特(斯蒂芬·格拉漢姆 飾)以及膽小的希伯特(湯姆·斯圖裡奇 飾)等人作為點綴,勾勒出了一組戰爭之下的群組圖,只是重點還是斯坦諾普、羅利、奧斯本三個人,甚至是斯坦諾普與羅利兩個人為主的故事。這三個人之中,斯坦諾普對戰爭充滿了厭倦,但作為長官又不得不把責任扛在肩上,每天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內心備受折磨;對於羅利來說,他剛剛參軍不久,又來到了自己崇拜的偶像的連隊中,一切都是新奇的,內心擁有一股子熱情與熱血,渴望打仗,渴望建功立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而奧斯本則屬於典型的老好人,在連隊中他是唯一一個能夠了解斯坦諾普的人,他默契地知道斯坦諾普的大部分意思,不管他是否表達出來,他還是士兵與連長之間的粘合劑,非常有親和力,不過他對於打戰其實也充滿恐懼,但還是能夠坦然去面對,既然來了就去把它打好的那種心態。

影片一開始,鏡頭就是斯坦諾普所在的C連,正要換防前往前線。只是,戰爭在他們所在的駐防周期內打響了,斯坦諾普連隊的任務就是要死扛住德國人的進攻,不能撤退,也沒有後援。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一戰,最終的結果是英法聯軍為首的協約國戰勝了德國為首的軸心國。如果不懂上面的背景的話,直接來看《旅程盡頭》,往往會沿著慣性思維,覺得《旅程終點》的結局必然是英國人勝利了。但是不,本片卻給了一個巨大的反轉。它挺符合歷史邏輯的,但對於沒做準備的觀眾來說,又顯得猝不及防,感覺是一個大反轉,英國人居然輸了。

起碼,在這部電影中,英國人是失敗的一方,而且斯坦諾普所在的連隊被團滅,無一生存。先是奧斯本,然後是羅利,接下來是斯坦諾普等人......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戰爭打響的前一天,英軍上峰已經獲知了德軍的進攻意圖。他們還讓C連組織10人小組去突破德軍的防線,抓一個俘虜過來,好弄點口供,證實一下德軍攻勢的真偽。究竟選誰來指揮這次小型的衝鋒時,斯坦諾普突然發生沒有誰可以勝任這份工作,最後還是在上峰的指使下,選擇了奧斯本與羅利擔任領導者,帶領8位士兵去完成任務。結果任務是完成了,但去了10個人,只回來了3個。奧斯本永久地留在了那裡,只有羅利帶了兩個戰士及一個德軍俘虜回來了。

儘管有了心理準備,但第二天戰爭正式打響時,英軍依然沒有做好準備。戰爭剛剛發動,羅利就死於德軍進攻前的炮擊之下,而斯坦諾普則亡身於己方戰壕的徹底失守。最終,英軍陣地失守,C連全軍覆沒,德軍獲勝。

這看起來只是非常局部的一場小型戰爭,但實際意義卻大不相同。從斯坦諾普、羅利、奧斯本三個人的狀態上來看,已經足夠去折射整場戰爭了。以小見大,以人性來印證戰爭。這樣的戰爭,即便是最終英法反敗為勝,但其實依舊不算什麼勝利者,戰爭沒有勝者,有的只是損失與死亡。所有的旅程,都必將會有一個盡頭,而這裡的盡頭,是死亡。

這不能算一部很棒的影片,不過吸引我的是保羅·貝坦尼。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保羅·貝坦尼,這個出生於1971年的傢伙,年齡已經47歲了,馬上就到50。作為一名演員,他算不上成功,甚至不如自己的妻子詹妮弗·康納利。這個妻子起碼在演藝生涯上收穫過奧斯卡小金人(憑藉《美麗心靈》收穫過奧斯卡最佳女配,還憑本片收穫了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貝坦尼一生中沒收穫過啥像樣的獎項。唯一個收穫獎項的最佳男配角,就是憑《旅程盡頭》收穫的,而頒給他這個獎的居然還是我大天朝的北京電影節。就在2018年的北京電影節上,保羅·貝坦尼收穫了天壇獎最佳男配。

而我對他的留意,早在2001年的《聖戰騎士》就開始了。那部片不僅捧紅了當時還毫無名氣的希斯·萊傑,同樣讓保羅·貝坦尼走上了影壇,他光著屁股走來走去的鏡頭已經成了經典。在2001年的同一年,在大放異彩的《美麗心靈》中,不僅詹妮弗·康納利光彩四射,保羅·貝坦尼同樣在片中出演了重要角色,作為活在「羅素·克勞」腦海里的FBI探員,貝坦尼的戲份相當吃重。同一年的兩部片,讓貝坦尼獲得了臉熟,也接到了不少片約。接下來的《怒海爭鋒》《狗鎮》中都有著讓人驚嘆的表演,實力派演員看起來就要崛起了。也因此,他接到了《達芬奇密碼》《鋼鐵俠》這種大片的片約。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而且,貝坦尼還與導演斯科特·查爾斯·斯圖瓦特聯手,連續拍出了《基督再臨》《驅魔者》這樣的現代魔幻片。片子談不上多好,但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也引爆一時的話題。一時間,主角與配角齊飛,貝坦尼的日子相當不錯。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但是,突然就沒有然後了。2011年里,貝坦尼繼續在《驅魔者》與商戰佳作《商海通牒》中主配齊下,結果接下來他突然就沒了擔當主演的機會。這段時間裡,他自己擔當導演,搗鼓了一部《收容所》,由自己的妻子康納利主演,並配以「獵鷹」安東尼·麥凱,但最終效果不咋滴。

除此之外,貝坦尼就基本上只在漫威里玩了,早起是《鋼鐵俠》里的機器手臂賈維斯的配音演員,後來賈維斯被升級成為了幻視,並在《復聯2》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貝坦尼一直沒有露出過正臉,直到《復聯3》中好不容易露出了正容,結果角色卻再次變成了弱雞,還要死去兩次。今年,他還在《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擔任反一號,本來在漫威與星戰兩大IP中來回穿越也挺好玩,沒想到索羅成了啞彈。而且,近些年他還與約翰尼·德普合作了兩部《貴族大盜》《超驗駭客》,結果最終票房效果也都不好。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唯一值得說說的,就是這部《旅程盡頭》了,好歹讓貝坦尼手上也有了一座獎盃。片中他飾演的軍官奧斯曼,相當不錯的,可惜死的太早。而北京電影節的影響力畢竟太小,不知道對貝坦尼的演藝生涯是否有助益。

《旅程盡頭》的另外兩位主演分別是山姆·克拉弗林與阿沙·巴特菲爾德。至於山姆·克拉弗林,先是在《加勒比海盜4》里小露了一臉,然後憑藉《飢餓遊戲》後三部,收穫了大批粉絲。隨後接拍了《遇見你之前》《他們最好的》兩部小成本愛情片,表現也算可以。但與蕾切爾·薇姿合拍的《浮生夢》就不算太好,《旅程盡頭》作為男一號,其實最終的票房表現也挺差。接下來,他將與「德妹」謝琳·伍德蕾合演《驚濤駭浪》,如何再不能有出色發揮的話,估計以後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至於阿沙·巴特菲爾德,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小童星,先後主演過《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雨果》《安德的遊戲》《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回到火星》,之外作為配角還參演過《蘭博之子》《狼人》,這些作品幾乎個個都披著光環出世,起點相當高了。但可惜的是,自《安德的遊戲》始,影片的票房就很一般,而且之後的幾部製作不僅票房不行,口碑也不太好。甚至《回到火星》還成了大爛片。阿沙很有些高開低走的模樣,這就為他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旅程盡頭》中的阿沙只能算是中規中矩,沒啥特別亮眼之處,好處是目前為止還沒有長殘。真希望他能夠抓住最後的機會,不然很可能又成為又一顆流星。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還有導演索爾·迪勃,看著很像一個新人,但早在2008年,他就已經拍出了《公爵夫人》這樣的作品了,那也是凱拉·奈特莉巔峰時期的作品,拉爾夫·費因斯的表現了精湛的演技,此外本片中還有海莉·阿特維爾、多米尼克·庫珀等實力演員,算的非常不錯的作品了。沒想到索爾·迪勃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今年默默奉出了《旅程盡頭》,卻有些不盡人意,也是可惜!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他靠漫威的幻視圈粉,卻憑這部戰爭片證明自己的實力

7

.3

旅程盡頭(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