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凌虛欲御風——高吉良

凌虛欲御風——高吉良

高吉良的山水畫有某種神韻在裡面,學習傳統他下過很大的力氣,沒有這凡苦功,神韻不會進入高吉良的畫作中去,看似簡單的神韻卻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畫家一定要學習前人的經驗,才能知己知彼啊。高吉良的優秀之處正是他領悟到宋元時期畫家們出類拔萃的表現,不學習他們,山水畫是提高不了的。

高吉良新品力作山水四條屏國畫《春夏秋冬》(作品來源:易從網)

就拿元四家的王蒙來說,他一生經歷了元、明兩代。王蒙,字數明,號黃鶴山樵、香光居士,湖州人。近水樓台先得月。對於王蒙來說,不僅是近水樓台哦,簡直是水中樓台了。在他的家庭親屬中,外祖父趙孟頫、外祖母管道昇、舅父趙雍、表弟趙彥征都是元代著名畫家,他的髮妻張氏亦能書畫。一次,善草隸書,尤工於楷的錢塘進士俞友仁見到王蒙所作的宮詞「南風吹斷採蓮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雲廊三十六,不知何處月明多」,不僅嘆道「此唐人得意句啊」。他就將其妹許他,成為他的後妻。王蒙的山水畫受到趙孟頫的直接影響,後進而師法王維、董源、巨然等人,繼而又廣采唐宋名家之長,綜合自己的新風格。

高吉良最新力作潑彩山水畫新品《青衣江上》(作品來源:易從網)

王蒙創造的「水暈墨章」,豐富了民族繪畫的表現技法。他的畫風與元四家其他三人不同之處是,三家簡逸,其中黃公望畫空靈蕭散,倪瓚畫簡淡荒疏,吳鎮畫沉鬱濕潤,而王蒙的畫繁茂、蒼茫、渾厚。另外三家重水墨,王蒙除水墨外,亦擅長用顏色。在構圖上,王蒙多取五代及北宋時期的全景式布局,重巒疊嶂,山回水復,境界幽深,氣象恢弘。在形象塑造上,他多以細密、繁複的點線結構形象,再渲以淡墨或染以淡彩,從而收到密而不塞,實而不板、蒼茫沉鬱、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使作品既不失宋人丘壑,又有元人筆墨。

一級美術師高吉良國畫作品《小徑穿深樹 臨崖四五家》(作品來源:易從網)

我們當代人如果背離了傳統,可真就成了瞎子摸象了。要從傳統里要學問,要畫感,看看王蒙的水暈墨章,我們又能做的了多少呢。高吉良,河北任丘市人,1965年生,自幼喜歡繪畫,師承范楊(國家畫院副院長)。現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東方畫院執行院長,河北任丘市美協理事,北京三合畫院簽約畫家,央視教育一頻道(水墨丹青)欄目簽約畫家,北京吉祥畫院副院長。現擔任全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會主任委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高范 的精彩文章:

何愁遠處不幽香——辛友芳

TAG:藝術高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