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不肯跟爸媽分房睡,怎麼辦?

孩子不肯跟爸媽分房睡,怎麼辦?

作者:從北到南(富書專欄作者)

又到周五晚。

我在客廳,聽到房間傳來父女倆的爭辯聲。

得嘞!這是每周一辯「媽媽到底應該跟誰睡」又開始了!

爸爸:小寶,我覺得應該取消每周五媽媽和你睡的這個規定。

小寶:憑什麼!你還講不講道理了!媽媽每天都跟你睡,只有周五一晚跟我睡,你還要取消,太不公平了!

爸爸:可那是我老婆,夫妻就是要每天都睡一起呀!

小寶:那她還是我老媽呢,母女也是要每天睡一起的!

爸爸:那是你小baby的時候,要照顧你所以跟你睡,可是你現在都七歲 了!

小寶:那你不是比我更大?你都37歲了,難道還要媽媽照顧你?

爸爸:呃,單獨睡也是為了讓你獨立,這是為你好!

小寶:誰說一定要單獨睡才能獨立?你看你都這麼大了還是和我媽媽睡、還沒獨立!要是我也說不讓你和媽媽睡是為你好,你覺得可以嗎?

爸爸:……(笑到抽氣,潰敗而歸)

於是本周一辯小寶勝出,爸爸笑到扶牆走回自己卧室。

我走進去擁著兀自憤憤不平的小辯手親了親,心裡對大辯手充滿了同情:

這樣下去,他還能好好把守住那每周六天和我睡的優勢嗎?

「寶寶乖,你已經長大了,要自己睡覺了哦!」

關於分房睡,幾乎所有的爸爸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開場白。

但是小朋友能爽快買賬的很少。

他們往往會把哭,纏,賴,鬧,萌等十八般武藝全都拿出來和你過招。

比如我一個朋友7歲的兒子,每晚睡前半個小時就開始哭,沒有眼淚哇哇乾哭,專一以高音來和父母博弈。

有時朋友覺得吵,就妥協讓他睡大床,有時她忍住了這種長嚎,堅持讓他睡小床,兒子就會特別事兒多。

一會兒說要上廁所,一會兒說要換枕頭,一會兒說睡衣不舒服,一會兒又說天氣太冷了。

朋友跑了幾趟下來,覺得不勝其煩,就只能讓他去大床睡了。

而我另一個朋友,她的小寶寶才4歲,就特別會打心理牌。

她會很「貼心」地提醒媽媽:

我有可能會被冷感冒,有可能會掉到床底下,還有可能被壞人抱走,這些可能都會讓媽媽你心疼,所以為了媽媽不擔心,就不要讓我一個人睡了吧?

朋友看著小人兒可愛的模樣,心頭一軟,就摟著寶寶睡了。

所以說,武功未達登峰造極的父母,對於孩子們層出不窮的招數,往往招架不住,有的一招即敗,有的見招拆招,好不容易佔到上風,結果卻敗在了最後一招。

那種能在短時間內順利分房睡的,基本都是各種天時地利人和,加各種鋪墊功課早期教育做得比較到位的。

有相當一部分父母笑嘆:大概要去學下太極拳,做好持久拉鋸戰的心理準備。

因為,家裡那個兔崽子也許今天才滿口答應義無反顧,明天就火速反悔涕淚長流。

他會這一刻還拍著胸脯說自己最勇敢,下一刻就跑進你懷裡說寶寶好怕怕。

關鍵是你還特別吃這套,特別不忍心,特別想安慰,特別沒辦法。

最好笑的是,前半夜你講了海量故事才把他哄睡在小床上,結果後半夜他就又爬回大床無辜地躺在你腳邊呼呼大睡。

而你還只能看著他的無邪睡顏露出慈母般的微笑。

像他們這種小精靈,小的時候就靠哭,靠賣萌,靠裝可憐來讓你心軟,稍微有點思想了,就人模狗樣兒的來和你講道理,有些時候,你還真是不知道該怎麼回嘴。

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要和父母分房睡,這是必然的,那麼怎樣才能順利地分呢?

第一、早做鋪墊

獨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應該從小就有意識的去培養,給他足夠的愛,(但不是溺愛)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塑造,讓他習慣於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過度依賴媽媽的幫助。

例如:要讓寶寶從自己吃飯穿衣開始,自己收玩具,自己疊衣服……

別看這些事情小,日積月累,給到寶寶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會在眾多小事的積累中明白:有些事是必須要做的,也是自己可以做到的。

絕不是到了分房睡的年齡才突然開始要求孩子獨立。

他做不到,你也容易上火。

第二、剛開始可以先陪一會兒

在「試睡」初期,如果孩子很抗拒,可以和孩子約定好,答應陪他講一個故事,或者陪他幾分鐘。等他平靜下來父母再離開。

同時要反覆告訴他:爸爸媽媽只是覺得這樣分開睡能讓彼此的睡眠質量更好,分不分開都是一樣愛你。

別小看這句話,因為孩子有時候會以為我們這麼想分開他,是因為不愛他了。

像我一個親戚的小孩就曾經偷偷跟我說:小姨,我覺得媽媽不愛我了,她不喜歡和我睡。我是不是很討厭呀?

你看,不說明,孩子只會以為自己做錯什麼了,才導致媽媽讓他分房睡。

第三、不要強硬的分房睡

可以先從同房不同床開始,等他接受了「分床」,然後再嘗試「分房」。

分房的時候,可以先不關門,讓他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就能直接來找你,最後再逐漸過渡到分房關門。

因為剛開始分房睡的孩子,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擔心。當他知道,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就可以找到爸爸媽媽,那就會降低這種顧慮,增加信任和安全感。

第四、把房間布置成孩子喜歡的樣子

3-6歲這個年齡,孩子一般都會非常喜歡某個角色,比如冰雪女王,白雪公主,奧特曼,超人等等。父母可以把這種人物的元素加入到房間里去,孩子肯定會喜歡待在這樣的房間里。他若喜歡,你再下說辭就容易忽悠他住下來。

第五、若有必要,找一個替代的物品

在分開睡的時候,為了讓孩子能夠找到一些情感上的慰藉,可以讓孩子抱著他平時最喜歡的東西睡覺。

這個東西可以是女孩子最愛的那一個布娃娃,可以是男孩子最中意的那輛小汽車。也可以在房間里掛上爸爸媽媽和他的合照,讓他一抬頭就能看到爸爸媽媽的樣子,這樣會給他安全感。

第六、要能接受偶爾的反覆

孩子自己獨睡一段時間後,有可能他會在某時某刻忽然想睡回來。

這個時候既不能完全拒絕,也不能無原則妥協。而應該和孩子約定一個期限。

比如:每周回來睡一天,期限是一個月。一個月結束就要遵守約定回自己房間去。孩子如果答應了,那就可以適當地接納他的想法。

第七、不要過早分房睡,但也不能過遲

之前看到一個帖子說專家建議三個月就可以分開睡了。我真的不知道是哪個專家這樣說。太害人了!

孩子一歲前是建立親密關係和安全感的黃金期,他的很多需求是希望能及時得到媽媽回應的。

再說三個月就分房睡,他能懂得這樣是為了獨立?才怪!

這方面,明星馬伊琍就深有體會。

她曾在微博中說:

姐姐小的時候特別依賴我,總想讓我摟著睡到天亮,而我在愚蠢的獨立育兒理念影響下,堅持在她睡著後,哪怕自己睡著了也會半夜醒來把她抱回小床……

現在回想究竟在怕什麼?怕她跟我們睡一張床就太依賴?怕這種依賴會破壞了孩子長大後的獨立?

那時候的育兒理念多是從小訓練獨立啊延遲滿足啊挫折教育啊,現在看全是胡扯!

分明越是滿足依賴感、越是從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應的孩子,長大才會有安全感才真正獨立!

是的,給足愛的孩子更容易獨立。

分房睡不該太早,但也不該太遲。

我個人覺得,如果孩子能接受,可以考慮3-5歲,如果孩子非常不配合,合理一點應該在6歲左右,即:上小學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

可以為他舉行一個小小的儀式,讓他感覺自己長大了,變成了很牛很厲害的小學生了,可以一個人擁有一個單獨的房間了。

最後,有一點很重要:父母一定要清楚:

獨不獨立,和是不是分房睡,並沒有必然的關係。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得到了合理而且足夠的愛,他必然會自信獨立。即使不分房睡,其個性和做事風格也必然是獨立而有主見的。

而那些與父母過度糾纏的,一般都是沒有安全感和覺得愛不夠,需要用哭鬧來爭取父母更多關注的孩子。

這些孩子,即使在父母的強迫下,能夠做到分房睡,但其內心深處,也始終是不獨立的。

所以功夫要用在平時,分房睡就會變成水到渠成。

我們應該淡然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煩,不要急。

這個階段,媽媽是寶寶心裡的白月光心頭愛,依戀是正常的,畢竟他很快就會長大,很快就會獨立到頭也不回呼朋喚友出門去,還告訴你「不必追」。

明星界育兒非常出名的黃磊,就曾在微博里分享過一個情景:

兩個女兒都在大床上睡著了,小女兒他可以很輕鬆抱回去小床,但是大女兒多多卻有些沉了,於是他喘著粗氣望著她長大的樣子,心裡輕輕的想了很久,默默感慨:「我以後抱不動她了……」

對此,有網友說:以前總是以為我們追不上父母老去的步伐,原來為人父母也擔心跟不上孩子成長的速度啊!

是的,孩子可以全心全意依賴我的時間也就這麼幾年,請好好珍惜這段儒慕情深的歲月,溫柔以待吧!

作者簡介:從北到南,富書專欄作者,資深早教老師,現居南方的北方人。堅持原創的80後媽媽。本文首發爸媽進化論(ID:bmjhlc),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恰到好處的教育,是把孩子當植物養
遇事不指責,是婚姻中最好的升華劑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