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凡事窮理 你的夢想才可以實現

凡事窮理 你的夢想才可以實現

導讀

小孩都會喜歡連續不斷地問家長「為什麼」,大多數家長覺得無關緊要,就在此處止步了,說「哪有那麼多為什麼」或者是「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等等來搪塞小孩子的好奇心。

殊不知,這樣的回答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刨根問底」精神,以至於長大後就喜歡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上,不願意去探究事物的原理,小時候的夢想似乎就越來越遙遠了。

左宗棠曾說:「若事窮理,何處非學?」也就是說:如果對每件事都仔細地去研究,那麼哪裡不是學問呢,怎麼還會沒有學問呢?

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似乎「淺嘗輒止」更是一種生活習慣、工作習慣,似乎懂得很多,但每一樣都沒有精通的,以至於任何人都能夠取代。

所謂「學業才識,不日進則日退」,在信息飛速衝擊大腦、新聞日益更新的的時代,如果不能做到每天學習,每天進步,就會有成千上萬個人跑到前方去,再追就很難了。

北宋時期的沈括從小就善於鑽研,凡事都認真探索,他對醫學、數學、軍事、天文曆法、文學等都很感興趣,並且努力研究,在各個方面都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

沈括在聽到那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時候就很納悶,於是他就約上了夥伴到山上一查究竟,越往山上走就越感冷風襲來,瑟瑟入骨,才明白原來是山上的溫度比山下的溫度低很多,所以花季來得晚一些。

正因為他這種事事求索的精神,才有了文學上流傳千古的《夢溪筆談》,數學上的隙積術、會圓術的發明,天文上渾儀的改進、曆法的改革,地理上規模罕見的《天下州縣圖》,醫學上的醫學著作《良方》,軍事上的《修城法式條約》和《邊州陣法》,大大提高了兵器的質量等等等等。

可能我們會覺得,過了青春時期,學習其它新的東西已經晚了,當初自己的夢想也許等到下輩子才能實現了,但是不去試試,不去鑽研,怎能有夢想的開始呢?

「人才不出,由於人心不正,此則學術之不講也」,這種抱怨和悔恨都是因為沒有沈括的這種善於鑽研、事事求索的精神,沒有「若事窮理」的好奇心和韌勁。而只要肯鑽研,一切都是不晚的。

「凡情留不盡之意,則味深;凡興留不盡之意,則趣多。」凡是情和興不能盡的地方,處處都會有體味,都會有趣味,研究的盡頭也會越來越足,你所缺少的也許就是個開始,也是就是開始後能夠繼續下去的決心啊。

是啊,如果不能每件事都用心去探究它的道理,那我們做一件事,就僅僅是做完了這件事而已,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和影響,我們也不會有所長進。

但是如果做每件事情都極其認真,學會審視自己,從每件事情中都能發現其中的蘊義,那麼我們每天都會有進步。短時間內看起來沒什麼,但是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你已經領先別人很多了。

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長久流動的水不會腐蝕,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如果我們時刻思考,探究原理,必然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做事情即探究,即專心,力求每件事、每時每刻都要有所得;回答小孩問題的時候不能再迴避,不能再停留於表面,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探個究竟,如此,處處的學問都歸入囊中,我們也會越來越有學問。

如此,小時候我們失去的好奇心就慢慢地得到拯救了,世界就會變得如此有趣,生活也會更加有滋有味了。凡事窮事理,從現在開始,也許,你的夢想還可以實現。

文以載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朱熹:居處須是居敬 不得倨肆惰慢
《中庸》:凝心聚力 稽德則遠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