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殊菩薩在入佛教前,本是元始天尊弟子,為何會放下身段只做菩薩

文殊菩薩在入佛教前,本是元始天尊弟子,為何會放下身段只做菩薩

在佛教的諸天神佛之中,其實有很多存在時間較長,法力和修為都很強大的人,其中還有連出身也非常好的存在。就好比今天的主人公文殊菩薩來說,其本是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的第七弟子,一直在五龍山雲霄洞修行,是崑崙闡教之中,十二金仙中最厲害的存在,其坐騎更是比較出名,就是所謂的青獅虯首仙。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會有所疑惑,此人既然在道家之中,有著如此高的地位,為何在封神期間不好好待在中原,反而會來到西天,去做一個小小的菩薩呢?

之所以其會來到佛教,跟其的本性有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當時的道教,一直在處於為封神而爭鬥的局勢,他一向只知道修行,根本就不想參與著世俗之事,為了避免戰亂騷擾到其修行,於是為了躲避災難,這才最終會選擇,來到西方世界來生活。

畢竟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他們看得最重的就是修行,根本就不再乎那些繁文縟節。但其之所以會只是個菩薩,這其實還跟佛教的等級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因為在佛教之中,人們要想成為真正的佛,就必須得受戒,也就是斬斷所有的七情六慾,嚴格的按照清規戒律來修行。

但是此人並沒有因此而受戒,於是他最高也就只能做個菩薩,可其地位雖然比不上那些所謂的佛,他畢竟也算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所代表的就是智慧。

正是因為其的智慧,早在道教的時候,就已經對西方的生活很嚮往。再加上此人在之前,奉師命下山辦事時,被困在太極陣之中,結果就被人給削掉了三花,使得其在以後的日子裡,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精進的機會。在這個時候,正好提准道人經過,在看到此人的情況之後,就幫助其恢復金身,將這所謂的太極陣給破掉,並且還幫其收服了坐騎,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裡,就值得其在元始天尊的默許下,來到佛教之中修行。

可也就是這份情緣,使得其雖入佛門卻還和道教有關聯,因此在隨後的修行之中,他根本就不捨得受戒,忘掉之前的種種恩情,這才會使得其在這一生之中,所修行最高的名譽也就是菩薩。

但是試問大家,如果給你選擇修成佛的機會,卻不讓你擁有這人世間,最為珍貴的真情,你是否真的願意捨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憶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唐朝最有野心的公主,一心想要成為武則天,卻在給情郎畫眉時被殺

TAG: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