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江西在明朝出了很多著名方士?但最厲害的還數他

為什麼江西在明朝出了很多著名方士?但最厲害的還數他

文| 熊崧策

明代最沉溺於宗教方術的皇帝有兩個——明憲宗成化皇帝和明世宗嘉靖皇帝。與嘉靖單戀道教不同,成化時期是一個「僧道俱幸」的時代,以李孜省為首的僧道方士們不但獲得了宗教上的崇高地位,甚至竊據重要的官職和部門,作為制衡朝臣的主要力量,登上成化朝的政治舞台,和宦官、後宮沆瀣一氣、把持朝政。

為什麼江西在明朝出了很多著名方士?但最厲害的還數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明憲宗

李孜省是成化朝最成功的方士,和今日的「大師」王林一樣,他也是江西人。這裡不得不提一下江西這個神奇的地方。江西自北宋起人口稠密,地少人多,老百姓想當農民沒地、想經商沒錢、想做工匠又恥於身份低下,都希望科舉入仕。但僧多粥少、名額有限,而術士絕對是另一份極有前途的職業,無需資本投入,又不必放下讀書人的體面,還免去經商、做工的操勞,幹得好了出入宮廷加官進爵,至不濟也能行走江湖混個溫飽,所以,江西士人對這一行當趨之若鶩。明代江西出了數位著名方士,前面提到的周顛、張中是江西人;給明成祖朱棣堪定陵址的廖均卿是興國人,整個十三陵可以說是他挑的地方;導致明英宗復辟的「奪門之變」中,為主謀石亨指明「天意」的方士萬也是南昌人,後來他官至工部尚書;正一道天師派的祖庭也在江西貴溪龍虎山,除了張元吉等歷代天師,世宗嘉靖皇帝寵信的道士邵元節也出自這裡。他們都依靠方術開闢了一條通往權力核心的新途徑。

李孜省是南昌人,他曾經以布政司吏待選京職,後因貪贓事發,斷送前程。他沒有回鄉,而是藏匿在京城等待機會。得知憲宗好方術,他苦學「五雷法」,這是一種祈禱術,據說可以「致雷雨,祛疾苦,立功救人」。成化十三年,學有所成的李孜省結交宦官梁芳、錢義、韋興等人,以符籙進獻憲宗,得到皇帝賞識,被留在身邊使喚。此外,他精通房中術,一專多能。用今天的眼光推測,李孜省大概算是一個懂氣象預報的性心理諮詢師。在這個案例中,溝通深宮中的皇帝和江湖上的術士,出身底層的宦官起到了良好的橋樑作用。

為什麼江西在明朝出了很多著名方士?但最厲害的還數他

兩年後,大概是李孜省的法術經常應驗,特旨授太常丞。當時就有御史跳出來反對,說李孜省一個犯了贓罪的胥吏,不適合掌管宗廟禮儀。憲宗改授他上林苑監丞,可見不是不知道此人的來路。而李孜省得官的途徑是成化朝最被士大夫們詬病的弊政——不經吏部選拔、廷推和部議等選官過程,直接由宦官「傳奉聖旨」任命的傳奉官。他打破了兩個常規:一是避開了士人通過科舉而仕逐級升遷的正常途徑,直接做到七品官;二是打破了明朝吏難以入官的慣例。繼李孜省之後,方士鄧常恩、趙玉芝、凌中、顧玒等人都得到了憲宗的寵幸。當時各路僧道、方士、工匠雲集京城,這些人都以宦官為經紀人,被推銷至皇帝面前,吏部尚書尹旻天天跑到左順門「候接傳奉」,按例,第二天他要到御前去補奏,後來連宦官們也覺得他煩,叫他接旨授官即可,不用再走程序。

雖說看上去只是一個七品芝麻官,但是憲宗對李孜省極其信任,賞賜他金冠、法劍以及刻有「忠貞和直」、「妙悟通微」字樣的印章兩枚,准許密封奏請有關朝政事宜。李孜省勾結梁芳等太監,又以萬貴妃的兄弟們為外援,在皇帝的指示下,開始干預政事。成化十七年,他升任右通政,同僚王昶看不起他,「遇之無加禮」,李孜省向憲宗告了御狀,王昶被貶官。自此之後,李孜省主營跑官賣官業務,操縱官員升降的神通也愈發的靈驗,儼然幕後吏部尚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軍人托爾斯泰:戰爭的真面目只有從下層士兵中才能看到
武王伐紂之後,最後的商人去了哪裡?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