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二王」的影響力比較

二王」的影響力比較

如果說王羲之傳承了古人筆法,開創了「內擫法」,王獻之就是開創「外拓法」之祖。

王獻之書法,受家族熏陶,且與父不同,學習勤奮,他筆下的草書,飛舞風流,瀟洒自如,於父親王羲之,合稱二王。據說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梁書畫家袁昂在《古今書評》中說:「張芝驚奇,鍾繇特絕,逸少鼎能,獻之冠世。」將四賢並稱。但後來為什麼他的影響力遠不如其父王羲之,甚至提到「二王」,多數指王羲之。究其原因,可從書法史的演變中,找到答案。

一、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皇帝和王公大臣及文人雅士的推崇,故唐以來都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他的父親王羲之。

二、宋元以前,書法大都是以冊頁、尺牘和信札等形式出現,主要是貴族及文人雅好和把玩的信物。這類小尺幅書法,王羲之書法明顯佔優勢,因為王羲之筆法細膩,遒勁有力的書風更具文人精神和優雅氣質。而王獻之用筆向外拓展,所以寫出的字及書法作品筆法多變、姿態萬千,氣勢不凡,形如「一筆書」,然而寫小尺幅作品,顯然不及父親的精緻。

三、王羲之比王獻之長壽16歲,想必是大王功夫更為深厚,筆法更為精鍊,書法更加老辣。

四、王羲之的「內擫法」影響力極大。習慣上人們把王羲之之前的古文字、章草以及書家,大多歸為內擫法,大多數北碑、歐陽詢、柳公權書碑,亦屬內擫範疇;而王獻之的「外拓法」,對後世影響不及「內擫法」,認為只有張旭、懷素一派之「狂草」,顏真卿的書法,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成。北宋書法家米芾,向王獻之學得筆法精髓,形成自己獨特的筆法。其實,兩種筆法,也只是相對而言。也許,當下書法,隨著大尺幅書法的流行和對書法展廳效應的重視,相信王獻之的書法和他的「外拓法」,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圖一為王羲之書法作品選;圖二為王獻之書法作品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道之 的精彩文章:

王鐸、傅山草書風格解析
「始知吳興之不可及也「-董其昌

TAG:無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