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用一個字給皇子下評語,只有張廷玉看懂了,於是他追隨了胤禛

康熙用一個字給皇子下評語,只有張廷玉看懂了,於是他追隨了胤禛

在康熙晚年,諸位皇子開展了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史稱「九子奪嫡」。先後參與奪嫡的主力分別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後來,隨著太子被廢、大阿哥被圈禁、三阿哥主動放棄,最終皇位的實際爭奪戰在老四、老八和老十四中間展開,最終胤禛勝出,成為雍正皇帝。

歷史上關於雍正的繼位是否正統,一直有爭論,今天小編從另外一個角度為大家分析一下康熙心目中的接班人是誰。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聖明君主,他的識人之明、察人之深、用人之當都令人十分傾佩。對於諸位皇子,康熙對他們自然是格外留心,每個人的缺點和有點,康熙都了如指掌。在康熙四十七年,他第一次廢黜了太子胤礽,準備在諸位皇子中擇賢另立,後來經過分析形勢,最終復立了太子。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此次復立太子無非就是權宜之計,因為這一次他不禁復立太子,而且將諸位皇子一一封爵,而且安排了重要差使,以此來制衡太子的權力。

此次分封,大阿哥封為直親王、三阿哥為誠親王、四阿哥為雍親王、八阿哥為廉親王。被封親王的四位阿哥都十分開心,此時只有張廷玉仔細體味了康熙賜給他們的封號。大阿哥的「直」字,是希望他為人正直,不要再搞那些背後害人的勾當;三阿哥的「誠」字,是告誡他為人要誠實,平時要說實話,不能等到關鍵時刻才告發別人落井下石;四阿哥的「雍」字是和睦團結之意,是希望他善待兄弟,加強團結,雍容大度胸懷寬廣;八阿哥的「廉」字自然是要他廉潔奉公,公私分明,不要一味謀求私利。很顯然,康熙對其餘三個的人要求,無非就是做一個好兒子,好臣子,而對胤禛的要求則是希望他雍容大度,有帝王氣象。因此,張廷玉認準了胤禛,逐漸成為他的支持者,後來被雍正重用,成為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持杯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金庸筆下六大女魔頭:梅超風墊底,第一名的兵器太霸氣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何失利?只因蜀國有內奸,此人隱藏太深!

TAG:持杯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