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敵人打到面前,士兵卻領不到裝備?軍需官:需要司令簽字

敵人打到面前,士兵卻領不到裝備?軍需官:需要司令簽字

蘇德戰爭被蘇聯稱之為「偉大的衛國戰爭」,蘇聯紅軍用超凡的勇氣擊敗了入侵的納粹德國侵略者。斯大林格勒之戰勝利後蘇聯紅軍發動了大規模反攻,蘇聯紅軍頑強的鬥志和豐富的戰鬥技巧讓德國人疲於招架,很快就出於全面下風,最後蘇聯紅軍一路反推到柏林。

雖然這一時期的蘇聯紅軍作戰經驗豐富,但這也是一點一點磨練出來,剛開戰的蘇聯紅軍可沒有那麼強,甚至可以說是十分不堪一擊。短短几十天之內蘇聯軍隊就被納粹德軍徹底擊敗,納粹德國兵鋒直抵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國際上一度認為蘇聯已經支撐不了多久了,希特勒或許很快就就能取得有一場重大的勝利。蘇聯一開始的快速戰敗有多方面原因,今天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

首先是情報失誤,蘇聯在戰前已經掌握了部分有價值的線索,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決斷,可以說蘇聯紅軍是倉促應戰。不過其次是武器裝備上的差距,雖然蘇聯紅軍已經斷定德軍有可能入侵,蘇聯前線雖然兵力有優勢,但武器裝備實在是無法抵抗德軍的瘋狂進攻。蘇聯在前線的反坦克武器根本無力抵擋德軍鋼鐵洪流的進攻。

最致命的蘇聯紅軍的迂腐的體制更是害死了無數紅軍戰士,戰爭爆發後,德軍已經快要打到跟前了,蘇聯紅軍士兵們紛紛跑去軍備處領取裝備,然而軍需官卻表示領取武器彈藥必須要經過軍級的正司令、副司令、軍級政工主官、地區總司令幾人聯合簽名才能通過審批。蘇聯紅軍軍需官的做法可以說是遵守了部隊的規章制度,這些沒有拿到武器的蘇聯紅軍要怪也只能怪蘇聯紅軍沒有緊急預案。

可以說戰爭前期的蘇聯紅軍並不是完全敗給了德軍,而是敗給了自己的迂腐的規章制度。如果情報機構沒那麼規章制度,蘇聯高層就能更早的得到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的具體細節。如果沒有迂腐的制度,蘇聯更先進的武器裝備就能更早地進入部隊服役,也不至於在前期一潰千里。

幸好蘇聯領導人及時發現了問題,對一些列制度進行一些列改革,這些改革對於戰役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蘇聯紅軍可以採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對德軍作戰,最終取得勝利也在情理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楚軍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那麼多德吹?除了戰績顯著外,這幾點原因很重要!

TAG:西楚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