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周前期為什麼叫「春秋」? 為什麼不用「冬夏」這樣的名字

東周前期為什麼叫「春秋」? 為什麼不用「冬夏」這樣的名字



點擊標題下方

「歷史拾遺」

洞察、見解、犀利、看不一樣的歷史故事!











鬼故事日記

言情小說

祖傳

偏方



歷史上的東周前期,

為什麼叫「春秋」,而不叫「冬夏」什麼的?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孔子影視劇照



第一,「春秋」一詞出自於孔子修訂過的史書《春秋》。

這本史書記錄了東周時期,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後一共242年的各種大事。


這個時間段,和歷史上認定的東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時間大致吻合。


因此,

就把東周前期這一段叫做春秋時期。



不過,魯國的《春秋》其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歷史,雖然也涉及到其它諸侯國,但是並不完善。


為什麼卻能以一個諸侯國的歷史代表整個東周前期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本魯國史書《春秋》是經過孔子編纂的。



從漢代把儒學提到至高無上地位的時候,作為儒學宗師的孔子。


他所修訂過的史書,當然也具有了崇高的地位,成為儒家也是整個國家的經典之一。


因此,把魯國的史書名字,作為一個時期的名字稱謂,也是說得過去的。


二是魯國在周朝諸侯國中具有特殊地位。


魯國當年是周公旦的封國,魯國的面積雖小(最早方圓不過百里),但是它具有特殊地位,是負責掌管「周禮」的,也就是執禮的。


在周朝,「周禮」是最高準則,是各諸侯國都必須尊崇的。



因此「執禮」的魯國就非常尊貴。既然魯國有這樣特殊的地位,說魯國的歷史。


代表東周前期的歷史,用魯國的史書名,命名東周前期的這一段歷史,也是說得過去的。



第二,「春秋」是代表年的時間概念,「冬夏」不是。

有人還可能問,就算東周前期的命名,是根據魯國的史書《春秋》來的。


為什麼魯國的史書要以「春秋」命名,而不是以「冬夏」命名呢?


這主要是在古人的時間概念中,春天是萌發的季節,秋天是衰敗的季節。



或者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割的季節。


春天到秋天,然後秋天到春天,就是草木生命的一個輪迴,這就有了時間的概念。


而「冬夏」沒有這種的典型意義,用以表示時間概念,顯然是不夠恰當的。


古代的史書,在司馬遷寫《史記》之前,主要是編年體,相當於一年的大事記(《史記》用的是紀傳體)。



司馬遷


這個一年的大事記,就是以年為單位的。

因此,以「春秋」來命名這個時期,也是比較合適的。



第三,「春秋」一詞可以概括東周前期的時代特點。


從東周開始,社會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諸侯們開始不聽周天子的話了,不遵守「周禮」了。


同時,那些大諸侯們又依靠自己的強大,任意攻打併兼并其它弱小的諸侯,侵吞瓜分小諸侯們的土地,並且把小諸侯給滅了。

同時,那些大的諸侯國內部,也會產生分裂,比如韓趙魏三家分晉等等。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時代特點是:

有的諸侯變大了,蓬勃發展起來了。而有的諸侯變小的,被別的諸侯給滅了。


這種特點,和春天和秋天的萬物態勢,有著天然的相似性。


因此,

用「春秋」來作為中國歷史發展這個時期的命名,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文章來源於網路,若涉及版權請聯繫後台,立即刪除






















十二生肖2018年運勢查詢













每周更新最新相關運勢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要殺女婿,女兒情急之下說了一句話,朱元璋震怒回復5個字,流傳千古
司馬懿見一石頭上刻四字,大呼司馬家危矣,為何轉身殺掉猛將?

TAG:歷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