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召見敢先睡40天的「老不死」,儒道二家卻都奉他為祖…

皇帝召見敢先睡40天的「老不死」,儒道二家卻都奉他為祖…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01

千年之前,世上有一神人,號稱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他在世時,帝王奉為至聖先師;

他仙去後,百姓對其頂禮膜拜。

唐皇帝不信其言,最後國破家亡;

趙匡胤受其點撥,終於黃袍加身。

唐僖宗尊稱他一句「清虛處士」,周世宗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恭敬叫他「希夷先生」。

老百姓卻搞不明白這些文縐縐的稱呼,只覺得這白髮白須的老人飄飄然欲仙,是那灶台上供著的祖宗模樣,便稱其為——陳摶(tuán)老祖。

千百年來,關於他的傳說數不勝數。

儒家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幾千年,數來數去不過孔孟二聖,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卻不得稱聖,而將開創理學的功勞歸於陳摶。

人人都知,道家奉老子李耳為祖,過了千八百年,卻把這陳摶也端上了祖宗牌位,地位直逼三清。

他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神,西遊記里,那位教會孫悟空通天本領的菩提祖師便是以他為原型創作的。

金庸小說里,王重陽以「先天功」在華山論劍拿了頭籌,得到九陰真經,又在垂死之際以「先天功」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

而這門外掛級別的功夫,正是陳摶老祖所創。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唐懿宗年間生人,歷經唐末四帝,又過後梁唐晉漢周五代,一直活過北宋端拱年,壽數有118歲,一輩子見過的皇帝比一個排還多。

他長壽的秘訣,便是這門「先天功」——睡覺。

王重陽如何能假死騙過全真七子和歐陽鋒?不過是睡了一覺!

但這睡覺也是學問,不是人人做得。

02

春困秋乏冬無力,夏日炎炎正好眠;

陳摶老祖愛睡覺,一覺醒來已變天。

據《宋史·陳摶傳》記載,竟然「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意思是他一覺能睡一百多天,真真是失眠症患者最羨慕的人。

陳摶老祖曾蒙歷代各位皇帝接見,後周世宗柴榮聽說他有一門先天睡功,便把他請到宮中,他說躺下就不起來,睡了足足一個月。

宋太祖趙光義要見他,聖旨傳下去,他卻還睡著,睡了四十多天,才打著哈欠搖著蒲扇慢吞吞進宮去。

因為見他就是想看看這位一睡不醒的奇人是個什麼模樣,所以如此慢待了君王,竟也不能責罰他。

陳摶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放蕩不羈、嗜睡如命的。

年輕時,他也是一有志青年,讀聖賢書行萬里路,想考個功名,做百姓的青天大老爺。

他熟讀經史百家,一見成誦,一點都不會忘記,以詩著名。

但有唐一代,著名的詩人實在太多啦,他去考科舉,考一次落榜一次,啥功名也沒撈到。

那時正值唐末,藩鎮割據,中央垂危,到處都在反叛、起義,戰火四起,民不聊生。

倏忽大廈傾,享國二百八十多年的大唐帝國在朱溫殺進宦官以後,竟然土崩瓦解,迎來了五代亂世。

亂世之中,陳摶亦只能隨波逐流,在後唐長興三年的又一次名落孫山後,陳摶縱馬西去,眼看著河邊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突然大徹大悟。

時局如此,天下大亂,求一人的功名還有何用?何況這功名還沒考上。

他拋下孔孟聖賢書,一頭鑽進武當山,開始辟穀修道,終日呼呼大睡,醒來只飲兩杯清酒而已。

讀書救不了中國人,睡覺也救不了。

可比起讀書,總是睡覺輕鬆一點。

於是陳摶找了個僻靜地方,一睡就是二十年。

(此處暗指隱居)

一直睡到鬚髮皆白。

山中清凈方一日,世上離亂已數年,待得陳摶再出山,中原早已換了好幾個朝代。

03

當然了,成天只會睡大覺,是不可能讓這位老先生擁有這麼大的名聲的。

在他一天中僅有的醒著的時間裡,總得干點正事兒。

陳摶老祖一輩子干過最大的一樁正事,就是拿著扁擔挑了兩筐桃子去山下賣。

這天陳摶扮成個農夫,在華山腳下叫賣,迎面走來一個魁梧青年漢,他不由得心驚:這位英雄,我曾見過的。

還是在20年前,陳摶初窺《周易》法門,正在道上苦苦思索,忽見一婦人,一根扁擔挑著兩個竹筐,筐內各坐一個男娃,陳摶上前去,哈哈大笑,連道:「夫人好福氣!」

並向路人吟道:「誰說當今無真主?兩個皇帝一擔挑!」

那婦人又驚又疑,陳摶卻拋下銀兩,大笑而去。

20年後,陳摶已隱居華山久矣,卻還是一眼便認出了當年竹筐里的那個男娃娃,正是面前走來這位英氣青年。

青年行道路渴,聽得陳摶叫賣桃子,不由得停下腳步。

陳摶伸出手指,道:「我這兩筐桃子,只要一文錢。」

青年摸遍身上,卻連一文錢也沒有,正待要走,陳摶卻雙手一推,說:「正是一文錢難道英雄漢啊!罷了罷了,送你罷!」

青年大喜,狼吞虎咽,但也很不好意思,連連道謝。

陳摶說:「你吃了我的桃子,卻需聽我一言。」

青年作揖:「老先生請講。」

陳摶說:「觀你五官氣色,好比龍困沙灘,虎落平原,走投無路。當今天下大亂,自古亂世出英雄。眼下,郭威正在潼關招兵買馬,你可前去投軍,日後必能大貴。」

青年依言投軍,屢立戰功,節節高升,助郭威建立後周,又受其義子柴榮器重,最終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

陳摶隱居深山,於天下大事卻十分關心,眼見四方兵禍,民不聊生,無可奈何,只得避世。

他慧眼識英主,終於等來一代明君。

趙匡胤登基後,感念陳摶昔日兩筐桃子的指點之恩,回到華山尋訪。

兩人在華山上下了三盤棋,趙匡胤盤盤皆輸,於是寫下契約,將華山輸給了陳摶。

此後有宋一代,華山百姓免除所有賦稅。

04

陳摶是位精通黃老之道、兼修玄儒的學問大家,一生著述頗多,尤其在玄學八卦、陰陽養生方面很有研究,只因行事怪誕,命又夠長,傳出了老神仙的名號。

既然是神仙,那必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法術,這也是歷代君王如此重視他的原因。

唐僖宗接見他時,向他詢問長生煉丹之道。

長生不老,這是從秦皇漢武以來所有帝王做夢都想的美事兒,雄才大略如唐太宗,竟也沉溺於此,晚年吃多了丹藥重金屬中毒而死。

陳摶是精於此道的,但他從不信煉丹長生之說,見僖宗昏庸至此,還要走祖爺爺的歧途,寫下幾張鬼畫符後飄然而去。

周世宗接見他時,陳摶已經80多歲,人稱陸地神仙,但世宗是個英明神武的皇帝,沒問他怎麼長生不老,反而問了他「黃白之術」。

黃是黃金,白是白石,問的是點石成金的法術。

想來是周世宗南征北戰,軍餉短缺國庫空虛,想求老神仙來幫幫忙。

陳摶哈哈大笑:「陛下是四海之主,當以治國太平為念,應當求黎民蒼生福祉,怎麼關心這種掙髒錢的旁門左道?」

周世宗自討了個沒趣,覺得這老先生說得很有道理,當下封他為諫議大夫。

怎耐陳摶瞧不上這區區小官,揚長而去。

周世宗大叫可惜,一直念念不忘,好幾年後,還托陳摶老家的地方官給他帶些布帛茶葉,以示禮賢下士,卻再不求仙訪道。

面對皇帝的好意,陳摶自然收下,畢竟神仙也得吃喝拉撒,更要柴米油鹽,光睡覺可不會睡出銀子來,老神仙的外號是虛,他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

後來北宋建立,天下歸一,宋太祖趙光義還念著這位老先生,一打聽,人都100多歲了,都說70古來稀,100多歲可不是個老神仙?

於是又召他進京覲見,尋求長生法門。

陳摶睡了幾十天後才進宮,開口就說:「我是個山野隱士,於當今世道有何益處?我既不懂點石成金,也不知如何煉丹長生,你們找我幹啥?」

宋太祖道:「老神仙自有過人之處,只不肯賜教一二。」

陳摶嘿嘿一笑:「你要問我怎麼睡大覺,我還能教你,其他的本事,就算能使白日衝天,於天下又有何益處?亂世已過,您要做的是太平天子,應當君臣同心,關心百姓。」

宋太祖極為動容,賜號「希夷先生」。

《道德經》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所謂希夷,便是虛無縹緲之道。

可這位世外高人卻告訴皇帝:天下萬事,哪有比黎民蒼生更重要的?

陳摶老祖受多位帝王尊崇,但無論見誰,要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世上本沒有神仙,體恤蒼生,自然成聖。

若能創一世基業,給黎民福祉,開萬世太平,則帝王雖不得長生,卻可流芳百世,人人敬仰,豈非長生者乎?

他有經世救世之心,世人卻只將他傳有神仙方術之異,說他求的是虛無縹緲的逍遙道,豈不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

悲夫!無怪乎他要長睡不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幹掉1000萬中國男人,才能娶到30歲的她
一邊塞伙夫球踢的好,被明宣宗火箭提拔,最終斷子絕孫…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