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明明是個傢具展廳,卻折騰出萬千變化,還說這裡有城市中最孤獨的茶室

明明是個傢具展廳,卻折騰出萬千變化,還說這裡有城市中最孤獨的茶室

在上海楊浦區有一條控江路,走過與江浦路交叉的十字路口,畫風就會變得清奇,兩邊梧桐掩映,沿街一側是低矮的樹叢,有點像到了以文藝情調著稱的上海法租界。

走不遠,再一拐彎,就進入新鳳城小區,眼前又是一片開闊。雕塑般的景觀水池,開闊的水景映襯著一個小小的禮堂,高高低低的紅磚小樓,好一片獨特的別墅區。

住在這邊的老人都知道,這裡原來是新鳳城賓館,賓館關停之後,就被一幫建築師改造成了現在這個UDV聯創上海設計谷。

一棟棟賓館客房,都變成了一個個創意辦公室,一群又一群不安於室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事業搬了進來。

尖叫設計就在這裡。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展廳,尖叫設計的展廳。

這個展廳可不在那些小紅樓里,它更特別一點,是一個布幔帳篷下的玻璃盒子。

Photo:CreatAR

小區里的住戶看到院子里開了這麼一個地方,也喜歡來逛逛,還帶著些許感慨「真沒想到這原本的賓館健身房,還能變成這樣時髦的地方,就是名字有點怪,叫什麼尖叫設計實驗室。」

是啊,這明明是個傢具展廳,名字卻叫尖叫設計實驗室,裡面還擺著許多市面上不多見的北歐傢具。

對於這個「文不對題」名字,尖叫設計實驗室的主人薄曦卻說:「因為這兩年里,我們一直在嘗試各種可能,在各種試錯里成長,實驗室很符合我們的態度。」

右為尖叫設計創始人薄曦,左為米丈建築、米丈堂木作創始人盧志剛

薄曦,最新的身份是尖叫設計創始人,而其實在過去的近20年里,他更為人所知的是創辦了聯創國際設計集團,這個建築圈子裡響噹噹的招牌,他則是江湖人稱的薄院長。

從兩年前創辦尖叫設計開始,薄院長就意識這是一條和原先打拚經營建築集團完全不同的創業之路。尖叫設計主打生活方式,更關注每一個普通人的家居生活形態,品牌追求個性化和與眾不同,這對做了幾十年設計的他和他的設計師團隊來說簡單卻也充滿挑戰。經歷了幾次大展和快閃店之後,線下展廳已然是尖叫設計新階段里必須完成的功課。

為了這個尖叫設計實驗室,薄院長找來了建築界的一個資深老克勒——Wutopia Lab建築工作室的創始人俞挺做設計師,兩人一心要在這個幾十平方的展廳里玩出各種花樣。

比如創造一個方寸之間的玻璃茶室——

一人飲,他們說,「這可能是上海最孤獨的茶室。」

Photo:CreatAR

這個「一人茶室」就在尖叫設計實驗室里這個玻璃盒子里。

霧面漸變的玻璃包圍著一台升降機,對的,就是一台實打實的升降機。通過升降機創造一個可以自由起落的小空間。

升降機上一把來自北歐優雅的木質豎琴躺椅和木色的圓形茶几,一個人的下午茶呼之欲出。

「當升降機緩緩升起,坐在上面的人內心多少有些緊張,但慢慢升上屋頂,看到外面的景色,內心倒也釋然和放鬆。」俞挺說。「如果你想尋找這樣的片刻『靜靜』,那不妨來這裡。」

Photo:CreatAR

俞挺,一個極具態度的獨立建築師,近年來憑藉著多個項目在國際上屢獲大獎,尤其是他參加《夢想改造家》時設計的水塔之屋,讓一家6口人可以在狹小空間里從容生活,讓人稱絕。

選擇俞挺作為展廳的設計師,薄院長正是看中了他身上的公共性和他對生活鞭辟入裡的觀察,這些都是一個家居生活品牌需要的活水。

這次的展廳設計里,最難的是什麼?

「讓一幫追求極致的建築師們放棄對細節的苛刻追求,而是從普通人的角度去感受生活。」俞挺說。

用展廳去呈現夢想中的生活方式,勾起對生活的期待,遠比一次展覽或做一次快閃店難多了,人情的溫度,生活的故事,都要考慮進去,展廳才能有獨立的性格,讓人覺得「不假不空,剛好是我們想像里生活該有的模樣」。

陽光好的時候,光會直接穿透整個展廳的玻璃牆,照到室內。推開有Wowdsgn logo的黑色大門,整個空間開始起舞。

「我希望用顏色來定義空間。」俞挺說。

推開這扇厚實的黑色鐵門,

生活即風格的尖叫設計實驗室即刻開啟

黑色的地面就像小劇院的舞台,為展廳創造更多變化的可能,再向里走,黃色區域用顏色來創造視覺上的戲劇衝突。

「這裡是講故事的地方。」薄院長說,「這裡就是一個可變的微縮城市,有城市的巷道,有琳琅的購物街,有剛剛離席的餐廳,有市井裡巷的麻將桌,有起居室,有陽光房,有花園下午茶,亦可隱約看到城市的輪廓。」

長長的餐桌,充滿了北歐式的生活場景,玻璃花瓶里一把尤加利就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丹麥品牌Normann的松果燈,芬蘭品牌Nikari的休閑椅,這裡就是最北歐的客廳。

不喜歡孤獨的下午茶?那這裡還有花園裡的下午茶,瑞典品牌Aveva的毛氈小凳就有春天裡最鮮艷的顏色,再用哇物的金杯來一杯香濃的拿鐵,讓節奏慢一點,再慢一點。

來自北歐的老桌椅,搖身一變就是最接地氣的麻將桌。

這裡的每一個角落,

都是一副定格了的生活圖景。

展廳需要有小心機,要有迂迴,人在層層疊疊的空間行走,才會感受到層層深時發現的愉悅。在這個被尖叫內部定義為「第三類展廳」的空間里,如果說「一個的茶室」是一個驚喜,那俞挺還另藏了其他幾個小心機。

一覽眾山小式的展廳空間,自然不能滿足這對建築師和建築師的組合,俞挺設計的可以靈活變化的移動架,尖尖的架頂,一開一合,一轉一折,如同城市裡縱橫阡陌的交通網就有了。遠遠望去,起起伏伏的線條又像極了城市輪廓線。

可靈活移動變化展櫃里,設計單品就像自家收藏一樣,靜靜擺放著

另一個掩映在樹叢里的玻璃盒子,放著一把改造後的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老搖椅,一棵來自芬蘭的Lovi小樹。當我們俯下身子坐進去時,空間就成為屬於自己的小天地,看著玻璃外的綠意搖搖板凳就能在這裡消磨一下午的時光。

黃色展示廊里,特意設計的可開合櫃門,輕輕一按,櫃門打開,一個個與眾不同的日常小設計,跳躍於眼前,每次打開都是驚喜。

來自全球的各式有趣設計單品

繞到展廳背後,角落裡一個醒目的紅色空間,那裡原本是個尷尬的存在,不大不小的面積卻有諸多限制,俞挺索性把這裡刷上紅色,掛兩把哇物品牌的小桌子,反倒有了裝置藝術的感覺。

除了小小的孤單茶室,

尖叫設計實驗室的未來還會有什麼驚喜?

沒有人會知道。

Airbnb民宿?實驗話劇場?小型演奏會?畫展?

聽說薄曦和俞挺正在這裡密謀一場春天裡的美食會。

這個春天,

也想請你去這裡走一遭,

去感受下上海最獨孤的茶室,

看一看尖叫設計實驗室里,

那些精心準備的美好。

尖叫設計實驗室

上海市楊浦區控江路1500號

UDV聯創上海設計谷8號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評論 的精彩文章:

【要聞摘要】2018年12月3日(第476期)
家居行業未來大霧瀰漫,該如何找准方向突圍?

TAG:深度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