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謠言止於智者,聊天止於呵呵

謠言止於智者,聊天止於呵呵

不得不說,我們已經跨入一個聊天基本靠微信的時代,然鵝,有些小夥伴好像還是不太會聊天……

聊天的時候,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經歷過以下情況:

「我最近買了一輛車,有空帶你兜風啊。」

「呵呵」

「我知道一家餐館可好吃了,一會兒去那兒吃吧,包你滿意。」

「哦」

「你知道嗎,最近某某明星拍新電影了,明天要不要一起去看呀?」

「好吧」

當對方這麼回你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是不是分分鐘想打人?心裡想著,「這人會不會聊天!」

生活處處有大神,能把天分分鐘聊死。

而為了不當聊天終結者,給大家劃個重點:

「呵呵」本來是一個溫柔的重疊詞,但是!這兩個字卻讓人覺得特別的硬氣,彷彿不屑一顧一般。現代人的「呵呵」一般用於嘲諷。俗話說:流言止於智者,聊天止於呵呵。

同理還有「哦、恩、呃、好吧」,都是特別敏感的詞了。這不是明明白白向你傳達「朕知道了,有事早奏,無事退朝」的意思么?這樣一來,氣氛就會特別的尷尬了。明明聊得挺起勁的,卻突然被潑一盆冷水,要多心塞就有多心塞。

然而,發「呵呵、哦」的時候,他們其實也在說「寶寶心裡苦,寶寶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沒有話題接,咋辦?

其實很簡單,只要學會一些小技巧,害羞的小可愛也能變得會說話。相信不用多久,小夥伴們就能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了。

01

鸚鵡回話法

顧名思義,就是讓你當一隻「鸚鵡」。所謂的「鸚鵡回話法」,就是將對方所說的話,原封不動還給他。

重複對方講過的話,是為了告訴他「我聽懂你說的了」,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到安心踏實,覺得「你對我的話題還蠻感興趣的嘛,那我多說點」。舉個例子,就像這樣:

「這個假期你去哪兒了?」

「我去平遙了。」

「平遙嗎?」

「嗯,我喜歡有歷史的街道,而且我也是第一次去平遙古城。」

「哎呀,你是第一次去平遙啊?」

02

加一句話

「加一句話」,也就是說,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要只說「是」或者「不是」,而是再加上一句話。這是用來解決大家最容易回「呵呵、哦、恩」的情況。如果一切都讓別人找話題的話,別人也會很累,所以,如果你在回話的時候再加上一句話,這時對方只要針對你所添加的那句話回答即可,就不會導致無話可說的窘境。具體操作就像下邊這樣:

「你今天是騎自行車來的嗎?」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最近運動量不夠,胖了好多啊!」 (可以接減肥話題)

或者: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因為這幾天天氣太好了,還沒有霧霾。」(可以接天氣話題)

「是啊,騎自行車來的。因為最近堵車堵得厲害」(可以接堵車話題)

「加一句話」是為對方著想,讓對方有話可接,別人會覺得你「回話回得很好,跟你聊天很輕鬆」。

03

順勢回問

順勢回問,就是在話題中選擇一個點自然地問下去。每一句話里都存在一個甚至多個可以繼續聊下去的點,而我們只需要從中找到一個,然後以它為話題,就能一直說下去。順著對方的話題問,設法將問題丟回給對方,同時又不顯得刻意、生澀,對方也會因你感興趣而感到受重視,從而對你產生好感。

「你老家是哪兒的?」

「我老家在山東菏澤。」

「山東菏澤,那兒有什麼著名的事物嗎?」

「我們那兒是武術之鄉,另外牡丹也特別有名。」

「啊,是嗎?我喜歡牡丹,還去過洛陽看牡丹花會呢!菏澤的跟洛陽的有什麼區別嗎?」

相比於回答「好吧」,應用這個小技巧後,是不是感覺聊天順利多了?

04

「5W1H」

「5W1H」是新聞記者最常使用的六大重點,即:

· Who(誰)

· What(什麼)

· When(何時)

· Where(在哪兒)

· Why(為何)

· How(如何)

「5W1H」是「傳遞消息必備的六大要素」,藉以讓人容易理解新聞內容。一般的提問、接話中,這六大要素也同樣適用。所以,在遇到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可以使用「5W1H」。

給大家舉個例子:

「我上回遭小偷了……」

「啊!遭小偷了?什麼時候?」(When)

「上禮拜天。」

「被偷了什麼?」(What)

「我的包被偷了,裡面有錢包,還有記事本。」

「啊!真是飛來橫禍!在哪裡被偷的?」(Where)

「在車站的月台打電話時,我把包放在長椅上。打完電話一看,長椅上的包已經不見了……」

使用「5W1H」提問,可以追溯出對方「曾做過的事」,表現出你對這個話題的關注。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問話的時候不能像審訊一樣嚴肅,要記得帶上合適的表情哦。

05

「七大話題」

學會了上述小技巧後,相信你已經有點厲害了,那麼現在再教大家主動發起話題。

最適合小夥伴們發起的話題有以下7個:

安全話題,能用來開啟對話:如工作、天氣、健康、新聞等。

中國人最常掛在嘴巴的話就是「吃了嗎」和「今天天氣如何如何」。這是幾千年來老祖宗總結出來的萬用開場白,從人們的日常生活展開話題,既不突兀,自己也比較熟悉,能聊得下去。

容易有同感的話題,可用來提升彼此情感:如年齡、時代、出生地、居住地、共同的朋友等。

人會對「跟自己相似的人」產生好感,心理學稱為「相似法」。想讓對方對自己有親近感,可以通過聊天找到彼此的「相似點」。

聊得起來的話題,聚餐時派得上用場:如食物、餐廳。

「民以食為天。」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吃東西,所以食物也是一個極好的話題。如果事先知道點你要講的「食物題材」,這樣當交流更深入時,你也能馬上回答。

稱讚對方,引出他感興趣的話題:如時尚、美容、體形、減肥、健康。

從對方的穿著打扮、氣質、形體等各方面尋找優點,稱讚對方。當然,這並不是讓你去奉承,說些言不由衷的話。所謂的「稱讚」指的是認為對方真的「很棒」「很有魅力」,所以才坦率地說出口。讚美是要從心底說出來,若是你心裡並不認同對方的優點,勉強讚賞是無法打動人心的。

能讓對方開心的話題,這樣可以明白對方的價值觀,了解其人品:如興趣、技能。

閑聊時聊些對象的愛好或擅長的事物,那麼對方無論聊多久都不累。只要是自己的喜好,無論是回答別人的提問,還是進一步談些專業的知識,對方都會很樂意。當然,除了主動問對方的興趣愛好外,也可以先說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對方的興趣或擅長的事情跟我們相同時,似乎在某些價值觀上也會一樣,因而產生「同伴」的情感。

隨意的話題,話題不受限,隨處都好用:如周邊的人、事物、風景、發生的事情。

只要是目光所及的四周全都能成為聊天題材。將周圍的人、街道等事物納入你聊天的題材,就可以提升「隨時隨地都能聊」的自信心並且消除聊不下去的不安感。

分享心情的話題,用於增進雙方感情:如高興、生氣、哀傷、快樂等心情。

如果在工作、生活、興趣等方面都與對方沒有相似之處,還可以試試心情有相似之處:如對於升職都有快樂的情緒,對於失戀都有悲傷的情緒等。另外,作者提出,所有情緒之中就屬共享「煩惱」最能立即縮短彼此間的距離。

這些小技巧可以讓小夥伴們在聊天時如魚得水,趕快來學習吧。

以上內容摘自《好好接話》,[日]山口拓朗/著,圖片來自攝圖網,北京紫圖圖書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好好接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你值得被這個世界更好的對待
都到9102年了,答應我不要再做文盲了!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