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中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輝煌燦爛文化,各個領域都出現了其代表性的靈魂人物,被冠以「聖」字招牌,先後出現過「史聖」、「文聖」、「武聖」等等,他們分別是:

文聖孔子 提起孔聖人孔子,在中國乃至整個漢文化圈,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孔子,名丘,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早在古代就被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本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傳》《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撰成儒家經典著作《論語》。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其語言簡潔精鍊,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微言大義」。

亞聖孟子孟子,名軻,戰國時期鄒國人,是繼孔子之後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提倡王道,貶斥霸道。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的民本思想,極力提倡人類性善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又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實行仁義之道,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仁愛思想。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為正義的表現。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周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後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後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史聖司馬遷 司馬遷是漢武帝時代的著名史學家,自幼讀書,博文強記,20歲後遍游我國名山大川,了解風俗、採集傳聞。歷盡艱辛的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紀體通史《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多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人,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對後世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位列前「二十五史」之首,與《資治通鑒》並稱為「史學雙璧」。司馬遷則被後人尊為「史聖」。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武聖關羽放眼天下,凡是有華人聚居的地方就有關帝廟,可見關公或稱關帝爺早已在華人社會圈中深入人心。

關羽生活在漢末至三國時期,是蜀國主要將領,劉備的結義兄弟,武功高強。不過,正史中的關羽只是一名武將,而我在中華史上可謂名將如雲,而去世後,被化身「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唯有關羽一人。

關羽由凡人神化為聖人,首先得益於羅貫中,他在小說《三國演義》里將關羽塑造成為一個忠義仁勇的武將形象,對結義兄弟義薄雲天,雖然追隨劉備東奔西走,顛沛流離,但仍能斬將殺敵,大顯神威。劉備稱帝後,官拜五虎上將之首。敗走麥城被殺之後,蜀吳魏三個國家都為其舉辦喪禮,死後曾經數次顯聖,追呂蒙之魂,罵孫權,驚曹操。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民間戲曲根據《三國演義》編排有故事《斬熊虎》、《 桃園三結義》、《 溫酒斬華雄》、《 虎牢關》、《屯土山》、《月下斬貂蟬》、《 過五關》等等加以演繹。最終撐起了關羽「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的偉岸形象加以崇拜,再加上歷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君愛國的典型大張旗鼓的宣傳。終於讓關羽走上了神壇。

草聖張芝 張芝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書法家,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愛好書法,史傳他「凡家之衣帛,皆書而後練,尤善章草(舊隸的草體),出諸杜度」。七歲時父親就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教他識文習字,十歲送到敦煌郡學館讀書。學館內有個水池,張芝每天下午都要在水池邊習字。當時的紙張還屬於奢侈品,十分昂貴,張芝主要用竹簡來練習書法。久而久之,張芝寫過字的竹簡就堆成了小山,每次練完字,他都要在水池裡沖洗毛筆、竹簡和涮洗硯台。過了五年,原先清澈見底的水池變成了墨水,被人稱之為「張芝洗墨池」。後人稱學習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書聖王羲之就敬佩的說:「臨池學書,池水皆墨,好之絕倫,吾弗如也!」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張芝吸取前人的草書藝術精華,獨創「一筆書」,即所謂的「大草」,使中國書法進入了一個無拘無束的全新境界,使書法家的藝術個性得到徹底的解放。張芝為中國書法作出的貢獻得到後人很高的評價,被尊為「草聖」。

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出生沒落的官僚家庭,父親是個讀書人,使得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篤實好學的張仲景博覽群書,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超的醫術非常欽佩。從此對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勤奮學習古人治病的經驗,博取眾長,寫出了著名的《傷寒雜病論》,書中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被後世病學家視為必讀的經典。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張仲景的醫學理論對中國古代醫學的發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醫學理論對現代醫學研究有重大貢獻。後人研究他的醫理,敬仰他的醫術和醫德,稱他為「醫聖」。

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出身於名門望族。在那極盡耍酷賣萌之能事的東晉時代,王家善長書法的人不在少數,父親王曠善長隸書,堂伯王導善長行草,叔父王威工於草隸白飛。此外,堂兄弟中王恬、王洽、王助等都以書法見長聞名。在這樣一個藝術氛圍濃郁的書香門第之中,王羲之的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7歲便開始學習書法,曾經師從很多名家,由於他勤學苦練,又能博採眾長,再加上他本人胸襟開闊,藝術靈性得到了良好的開發,對楷書、行草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一改漢魏質撲書風而變為流美雙逸極富時代氣息。

王羲之的作品很多,唐太宗李世民曾廣泛收集他的作品,據說有幾千件。羊欣(東晉另一著名書法家)說他的書法「貴越群品,古今莫二」。梁武帝蕭衍稱讚王羲之的作品「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胭,故歷代寶之」。而歷來推崇王羲之的莫過於李世民,他對王羲之的書法服鷹到了極點,廣泛搜求,最後還把《蘭亭序》帶入了棺材。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由於王羲之的書法造詣以及對後代的深遠影響,再加上帝王的高度抬愛,因此後人稱其為「書聖」。

畫聖吳道子 吳道子是我國唐代著名畫家,出身貧苦的他曾跟隨當時的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後來發奮改攻繪畫,並漸入佳境,掌握了繪畫的妙法。由於他刻苦好學,不到20歲,便已「窮丹青之妙」,在畫壇上有了很大名氣。之後即被唐玄宗召到京師長安,專為皇室作畫,授予「內教博士」,並規定他「非有詔不得畫」。

唐玄宗封泰山,命吳道子隨從,事後在返迴路過潞州(今山西長治)時,車駕過金橋,御路「曲折縈轉」。唐玄宗見數千裡間「旗鮮潔,羽衛整肅」,興奮之餘,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道:「張說言『勒兵三十萬,旌旗千裡間,陝右上黨,至於太原』。真才子也。」一大群人當即高呼「萬歲」。於是叫來吳道子、韋不忝、陳閎三人,命他們共同繪製《金橋圖》。陳閎負責主畫唐玄宗的真容及其所乘的照夜白馬,韋不忝主畫狗馬、騾驢、牛羊等之類的動物,吳道子則主畫橋樑、山水、車輿、人物、樹草、雁鳥、器仗、帷幕等主題部分。《金橋圖》繪成後,「時謂絕」。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有一天,唐玄宗忽然想起四川嘉陵江山青水秀,妙趣橫生,就命吳道子去嘉陵江寫生。吳道子公費遊覽了一圈就跑了回來,連一幅草圖也畫下。唐玄宗問繪畫的情況時,他說:「臣無粉本,並記在心。」唐玄宗就讓他在大同殿的壁上將景色畫出來。吳道子凝神揮筆,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嘉陵江三百里旖旋風光便躍然紙上。唐玄宗慨嘆:「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也!」

吳道子長於山水,他主畫的《金橋圖》、獨自完成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令人拍案叫絕。他更擅長人物畫,代表作《地獄變相》、《送子天王圖》中,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他還大力弘揚繪畫藝術,悉心教授弟子,把自己高超的技藝傳給下一代,使繪畫藝術後繼有人,被後世尊為「畫聖」。

詩聖杜甫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出身於北方的大士族。祖父就是唐初的詩人杜審言,很有才華,與李嶠、崔融、蘇味道合稱「文章四友」。青少年時期的杜甫家庭環境優越,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使得他自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本人也聰明好學,七歲就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杜甫早期的作品主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思想,期間很多作品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杜甫的一生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的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望春》、《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名作。他的詩作在總體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變化過程,因此被稱為「史詩」,他本人則被尊為「詩聖」,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和李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和李白又合稱為「大李杜」。

茶聖陸羽陸羽為唐代文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撰寫《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在茶學或茶業方面對中國和世界文化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中國茶文化史上,陸羽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領域帶 「聖」字招牌的人物

陸羽博學多才,不但在撰寫《茶經》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經》風譽全國以後,以至在陸羽的後期或晚年,他還是以文人稱著於世,而他被尊為茶聖,則是他逝世以後的事情。

除《茶經》之外,陸羽其他著述亦頗豐。據《文苑英華·陸文學自傳》載:「自祿山亂中原,為《四悲詩》,劉展窺江淮,作《天之未明賦》,皆見感激當時,行哭涕泗 。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西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誌》十,《吳興歷官記》一卷,《占夢》上、中、下三卷,又據《咸淳臨安志》載,陸羽寓居錢唐(今浙江杭州)時作有《天竺靈隱二寺記》和《武林山記》。可惜這些著述傳世甚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許世友因何佩服陳永貴,還向他豎起大拇指?
日本侵華時期的毒化政策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