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多久才能造出世界一流發動機?科技迅速發展,在不久的將來
我國在最近幾年來嗎,在航空事業上取得了質的突破,在設計理念上逐漸追上了歐美,不過還是與歐美國家之間有所差異,其中中國航空的短板最主要最致命的一個就是中國的發動機了。按照目前來看,科技迅速發展,在比較多將來就會造出。
我國的航空領域最近得到了很大突破,不過短板飛機發動機卻一直沒能得到改善,這點不僅僅是民用飛機上軍用飛機也一樣,那麼我國仿造加直接琢磨仿造過許多國外的飛機為何一台航空發動機都仿造不出來呢?
主要一點是我國的航空事業起步太晚,也是在最近幾年才有的突飛猛進與歐美國家都不能比,甚至不可以和俄羅斯比。所以在發展起步就落後給了歐美國家,況且歐美國家對航空事業發展早已經與百年歷史了這點是短時間裡追不上的。
航空發動機無疑是最複雜的工業產品,即使有之一也不會有太多的出其右者。構建一個完整的集設計、製造、試驗、維護一身的工業體系尚屬不易之事,我國在航發相關的基礎科學(流體、燃燒、強度)、材料、加工、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水準是否屬一流尚存爭議,更談不上頂尖了,這是中國的航發目前只停留在「有體系」這個階段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際大環境對於諸如此類的尖端技術,必然是採取嚴格保密的態度,即便近幾年有一些曾在國外研究機構工作過的科研人員被引進回國,但限於工程的系統性他們往往只在某個狹小的領域有所涉獵,就是有錢也買不來,連仿造的機會都沒有。
說「山寨」的事情,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短評,說的是國人的仿製能力確實很強,也的確仿出了一些只有形似、內核卻全然不同的東西,以至於最後哪怕做自己的東西也被人說是抄別人的。但科技工作,尤其是對像航空發動機一樣的複雜工業品來說,對於航空發動機的門檻是很高的,沒有較好的基礎和高投入等同於無用功。


※同樣是預警機,平台卻是不同的?伊爾76這種平台顯得不足了
※最新突破!蘇57發動機將使用獨特黑科技,外媒:中國產品更先進
TAG:水鏡曉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