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開「金銀」來
■教育脫貧攻堅進行時
「3年來,項目團隊已在臨沂、延安老區推廣種植將近1.4萬畝,惠及農戶3487戶,平均每戶每年增收兩萬元,帶動10萬老區人民增收致富。」日前,山東中醫藥大學「『草芝源』金銀花精準扶貧——新品種與種植技術推廣」項目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金獎,項目負責人王玲娜說。這也是全國中醫藥院校自大賽舉辦以來首次摘得全國金獎。
張永清被譽為「金銀花界的袁隆平」,是山東中醫藥大學「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潛心研究金銀花新品種培育與種植技術已有32年。自1999年起,他通過推廣金銀花新品種和種植技術,在沂蒙山區開展扶貧工作。
20年來,張永清帶領團隊制定金銀花生產技術體系,通過技術培訓、講座交流、田間指導等形式,免費為農戶提供金銀花種植技術服務,至今已經培訓1.6萬人次,惠及12.7萬戶農戶、56個貧困村。
2008年,王玲娜加入張永清扶貧團隊,目前已經博士畢業留校任教。團隊獨創出一整套包含十二大類的金銀花生產技術服務體系,實現了五大技術創新,選育出6個金銀花新品種。他們免費把技術送到農戶身邊,指導他們科學種植出高品質金銀花,總服務面積已擴大到46萬畝。
金銀花花蕾期短、採摘難,如何攻克這一難題?2013年、2014年暑假期間,張永清團隊到全國20個省市的金銀花種植基地考察,採集金銀花樣本100多個,堅持不懈地進行金銀花種植研究。2015年,項目團隊成功選育出金銀花新品種「華金6號」。
「華金6號」品種具有花期延遲、花蕾期持續時間長等特性,藥效指標成分「綠原酸」和「木犀草苷」遠高於國家藥典規定,且具有活性成分含量穩定、產量高、易採摘等顯著優勢,成為目前唯一一個通過花蕾期集中解決金銀花採摘難問題的品種。
2017年夏天,王玲娜團隊來到山東平邑縣鄭城鎮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金銀花種植技術。「我家承包了10畝地種植金銀花,年收入超過10萬元,家裡蓋了兩層樓房,還買了一輛小轎車。」鄭城鎮史家莊村金銀花種植戶張玉平高興地說。
如今,「華金6號」在全國許多地區也逐漸得到推廣種植。「大賽金獎並不是終點。」王玲娜說,「我們還將在大面積推廣種植『華金6號』的同時,繼續進行技術升級,選育更多優良金銀花新品種,研製金銀花深加工產品,實現效益最大化,進一步促進農民脫貧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08日第1版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