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吉林打牲烏拉衙門和清宮祭祀

吉林打牲烏拉衙門和清宮祭祀


吉林打牲烏拉衙門和清宮祭祀

楊 峰1,靜 軒2

(1.吉林省社會科學院 民族研究所,吉林 長春 130033;2.吉林省書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摘 要]清代打牲烏拉衙門是支撐清朝精神與物質生活的重要基地。清王朝祭祀活動中的方物、祭品均來自這裡,二百多年來打牲烏拉衙門對東北「龍興之地」有重要的意義,為我們今天的經濟開發尋找到了東北經濟的原始雛形。

[關鍵詞]打牲烏拉衙門;清宮祭祀;吉林貢品

中國古代帝王在統一疆土之後,要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對天地和祖宗的祭祀,這種祭天祭祖的活動貫穿整個封建社會的始終。清王朝定鼎中原,取得對中華疆域的統治權後,祭天祭祖仍然成為愛新覺羅家族的重要儀式活動。在清近三百年間,這種活動對於清王室從未間斷過。在祭祀過程中,需要的大宗祭祀品均來自吉林打牲烏拉衙門的採集、存儲、運送,自清順治初創內務府打牲烏拉衙門始,到清末清室遜位打牲烏拉衙門撤為止,吉林打牲烏拉衙門一直堅守這一職守。

打牲烏拉,滿族稱布特哈烏拉,漢語為江河漁獵之地。清代打牲烏拉衙門是順治年(1644)清定鼎中原、遷都北京後建的四大朝貢衙門之一。其中江寧(今南京)、蘇州、杭州三處為織造朝貢機構,唯吉林打牲烏拉衙門是繼後金之後,由內務府總管的行獵納貢基地,是納貢方物特產的特殊朝貢機構。內務府是清廷掌管事物的機關,凡皇室的衣、食、住、行各種事務均由其承辦。最高官員為內務府大臣,直屬於「七司」,其中都虞司直接掌管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任務,專事打牲采捕進貢,其重要貢品為東北特產的人蔘、貂皮、東珠、鱘鰉魚、蜂蜜、松子等吉林地方特產。

吉林打牲烏拉衙門的主要職能和貢品。清王室對於祭天祭祖活動歷來十分重視,因此更注重祭祀品的質量和數量。滿族王朝迄自東北,世居吉林地方的部族是貢品的主要產地。吉林烏拉作為清王朝祖宗發祥之地,來自這裡的貢品成為清廷祭天祭祖的主要產地。專事采貢打牲的烏拉總管衙門擁有許多采貢山場和河口。康熙五十四年(1706)又增設五官莊,今尤屯、張庄、蜂蜜屯、前後其塔木等,管轄範圍包括今吉林省永吉縣中部、北部,舒蘭市西部,九台市東部,榆樹市南部,以及蛟河市、雙陽縣的部分地區,周界560華里,管內人口五萬多,僅打牲在冊人口就達四千餘人,領有22處采貢山場和64處採珠河口。最遠達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遍布吉林、黑龍江兩省。

據《打牲烏拉地方鄉土志》載:

「烏拉地居,在京師東北二千三百七十里,至吉林省城東北七十里;東至窩機口子老封堆為界,七十餘里;南至依罕阿林河口止,三十五里;西至石灰窯五十里;北至五里橋子九十餘里;東南至靠山屯東老封堆為界,七十里;東北至四道梁子老東封堆為界,一百三十餘里;西南至三家子屯,四十里;西北至八家子屯,八十里;周圍界址,共五百六十餘里。均屬於吉林分界。」[1](P154)

清代吉林的概念不同於今日吉林省,範圍遠遠大於今日吉林疆界。打牲烏拉衙門的疆界儘管是內務府所轄並為皇帝欽定,但是隨著東北流民的擴大和禁地的開封,吉林打牲烏拉貢山貢河日益受到侵佔,故在清代一再立碑加以肯定,其中「貢山南碑」、「貢山北界碑」、「貢江碑」等不同時期所立碑界,就是進一步對烏拉境管轄的肯定,以保證完成清廷下達的貢品任務。

吉林打牲烏拉,位於今吉林省永吉縣烏拉鄉。此地近處長白山、松花江源,是東北水運中心。在沿松花江周邊500里範圍內,皆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采捕區。「按貢山四至,向分兩大界。一自拉林石頭河子起,向東鶯咀砬子、東西釣魚台、將軍砬子、棺材砬子、大小磨盤山、三岔河川、雙頂子、四方頂子、楊木頂子、黃花杉甸子、夾信子,均以拉林河為界。由東威虎嶺至白石砬子向西,霍倫嶺、萬壽山、東西土山止,是為邊迤東。迤邊南界,一由土山老爺嶺向北,廟兒嶺、帽兒山、柳樹河子、西南岔山、老黑頂子山、杉松嶺止,是為迤西。迤北大界,曾於光緒二十四年有民戶報領之貢山界內之老黑溝、東西膘草溝等處一律封禁。」[2](P3)

清代吉林貢品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十分驚人。按品種和用途可分為食品、祭品、裝飾品、藥品、軍用品和其他用品。在貢品內既有動物又有植物,既有天上的又有地下的,既有水中的又有陸地上的,其品種約有一百種以上。在遺存的大量吉林史料中,有兩份貢單記錄了當時吉林貢品的品種和規模。據《吉林志略》載:

吉林屬每歲進貢方物如下:

四月內進油炸白肚鱒魚內釘十壇。七月進窩雛鷂各九隻。十月進二年野豬二口、一年野豬一口、鹿尾四十盤、鹿尾骨肉五十塊、鹿肋條肉五十塊、鹿胸岔肉五十塊、晒乾鹿脊條肉一百束、野雞七十隻、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十月內由圍場先進鮮味二年野獵一口、一年野豬一口、鹿尾七十盤、野雞七十隻、樹雞十五隻、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十一月進七里香九十把、公野豬二口、母野豬二口、二年野豬二口、一年野豬二口、鹿尾三百盤、野雞五百隻、樹雞三十隻,鱘鰉魚三尾、翹頭白魚一百尾、鯽魚一百尾、稗子米四斛、鈴鐺米一斛、山渣十壇、梨八壇、林檎八壇、松塔三百個、山韭菜二壇、野蒜苗二壇、柳木槍鞘八根、柳木線槍鞘八根、絞馬木線槍鞘八根、絞馬木槍鞘八根、樞梨森虎槍桿三十根、樺木箭桿二百根、椴木箭桿二百根、白樺木箭桿二百根、楊木箭桿二百根、海青蘆花鷹白色鷹俱無額數、窩集狗五條(系奉旨之年貢進)。賀哲菲雅喀奇勒哩官貂鼠皮二千五百八十二張(隔一年進御覽)。官紫樺皮二千張。又交下五旗官紫樺皮一萬二千張、白樺皮三千紙、暖木皮四百五十斤、莝草四百五十斤。又交下五旗每旗暖木皮各五十斤、莝草各五十斤(以上俱貢武備院查收)。

接駕及恭賀萬壽進貢物產如下:

貂鼠、白毛梢黑狐狸、倭刀、黃狐、貉、梅花鹿、角鹿、鹿羔、狍、狍羔、獐、虎、熊、元狐皮、倭刀皮、黃狐皮、猞猁皮、水獺皮、海豹皮、虎皮、豹皮、灰鼠皮、鹿羔皮、鵰鸛翎、海參、白肚鱒魚肉釘、烤乾白肚鱒魚肚囊肉、油炸鱘鰉魚肉釘(以魚油炸魚,國語名黑伙。)、烤乾細鱗魚肚囊肉、草根魚、鰟頭魚、鯉魚、花鯽魚、魚油、晒乾鹿尾、晒乾鹿舌、鹿後腿肉、小黃米、炕稗子米、高粱米粉面、玉秫米粉面、小黃米粉面、蕎麥糝、小米粉面、稗子米粉面、搓條餑餑、豆面卷子股餑餑、打糕肉夾搓條餑餑、炸餃子餑餑、打糕餑餑、撒糕餑餑、豆面餑餑、蜂糕餑餑、葉子餑餑、魚兒餑餑、野雞蛋、葡萄、杜李、羊桃、山核桃仁、松仁、榛仁、核桃仁、杏仁、松子、白蜂蜜、蜜脾、蜜尖、生蜂蜜、山韭菜、貫眾菜、藜蒿菜、槍頭菜、河白菜、黃花菜、紅花菜、蕨菜、芹菜、野生蘑菇、鵝掌菜。

以上來自吉林的貢品,主要用於祭祀和製作祭祀品的輔助品,大多是吉林今天的土特產。在清代這是王室祭祖不可缺少的貢品。祭品有春秋兩季祭品。貢品有月貢、歲貢、萬壽貢之不同。其貢物為人蔘、東珠、貂皮。其食物為谷、麥、蔬果、獸肉、魚鮮之屬,其用物有飛禽、走獸等,品類繁多,不一而足。這些祭祀用貢品,均由打牲烏拉總管、果子樓、人蔘局、三姓副都統等各處呈進。清政府對打牲烏拉地方,實行中央和地方相結合的雙重統治。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負責清皇室貢品的采捕、儲藏、運送及呈進等事項,主要貢品有:鱘鰉魚、鱸魚、雜色魚、炸鱸魚、山韭菜、稗子米、鈴鐺米、生熟魚條、燕窩、百合、山藥、魚、筍、松子、松塔、細鱗魚、白蜜、蜜尖、蜜脾、生蜜、東珠、人蔘等等。這些貢品主要用於清廷和皇室的各種祭祀和生活日用。

清沿明舊制不間斷地開展各種祭祀活動。主要有謁陵、敷土、大祭這三禮儀,清明、孟秋望、中元(即七月十五日)、冬至、歲末、帝後忌辰這五大祭。打牲烏拉貢奉的貢品主要滿足清皇室的祭祀和日常生活所需。其中謁陵成為清王朝的祖制,由皇帝朝拜祭或遣官員代謁。如到東陵謁陵有清一代的120次,其中尤以聖祖玄燁和仁宗顒琰最多,康熙一生謁陵47次,仁宗一生謁東陵27次。除上述祭祀外,清宮薩滿祭祀也需要大量的祭品,至乾隆十二年(1747),又修訂了滿洲薩滿教的專項制度,頒布了《滿洲祭祀典禮》,又增加了大量來自帝鄉祭祀品的需求,使清中期吉林打牲烏拉衙門職能不斷加強。其中許多品類貢品都是祭祀所必須的,如松子,是每年必進的貢品,作為祭奠皇家奉先祖佛堂的供奉。每年九月十日兩次進呈松子1.485萬餘斤,共需25輛驛車呈送北京內務府。蜂蜜是用做各種祭品餑餑等的輔料,需求量很大,按每年十二月進呈數量達7780餘斤,要用驛車13輛進京。又如,所需鯉魚,主要祭祀天壇及奉先各殿之用。如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奉旨捕打鯉魚,兩次進鱘鰉魚二十尾,鱒魚十八尾,各色魚八百尾,每次共計重1.2萬餘斤,用驛車20輛送北京內各府。魚是祭祀皇帝后妃陵墓之用,自康熙三十九年,始送六十尾,後因陵墓逐年加添,至光緒七年春季,一年所需魚祭品,照兩陵一百八十六尾,孝陵三百六十四尾,端憫固倫公主園寢九十尾,景陵二千二百二十二尾,主後陵一千九百三十六尾,定陵三百尾,嬉妃陵九十尾,惠陵三百二十尾,東陵一百二十尾。此外還有其他陵墓的祭祀。總計一年春秋兩季共用魚(包括細鱗魚)五千三百八十二尾。每年至立秋節,出派驍騎校一員,委驍騎校一員,委官一員,領催三名,頭目六名,打牲丁六十六名,分為六莫音,繼赴東山威虎河、舒蘭河、霍倫河、珠策、拉林河、大石頭河、都凌河、黃泥河等處,扎亮捕打。由驛擔運送盛京禮部,所備供祭五陵之用。

清宮薩滿祭祀所需貢品占打牲烏拉祭品和貢品的很大比例。清廷拜堂子、拜太廟,祭祖祭天所需祭品也都由內務府責成打牲烏拉衙門完成。如《典章》卷上記載清宮薩滿祭祀各項儀注近20項,其中包括堂子元旦掛紙錢的禮,每年初一、正月初三掛紙錢的禮、春秋立桿大祭、出征凱旋拜堂子,四月初八祭佛,馬神祭以及坤寧宮每天朝祭、夕祭、新月祭、四季獻鮮祭、春秋大祭、大祭之前報祭、求福還願等等,需要大量的祭品。從內務府奏檔和坤寧宮節次檔看,僅乾隆十三年(1748)至六十年(1790)宮中薩滿祭堂子兩到三次,坤寧宮每天朝祭夕祭外,每年記錄在檔的例祭十二次左右,祭祀期間,只要乾隆在宮中,必須后妃一起親臨祭。如乾隆十四年(1749),坤寧宮常祭之外,大型例祭10次20天,其中皇后親自參加7次17天,只有3次因乾隆出巡,分別由親王和薩滿代為行禮。據內務府膳底檔記載,僅乾隆十六年至四十年,在坤寧宮祭神吃肉就達111次,其中王公大臣參加88次,再加上「吃小肉」次數,平均每年七到八次,此外,乾隆還常常到阿哥府內看薩滿跳神。這些頻繁祭祀活動需要大量的祭祀供品。以坤寧宮祭祀活動所用物品看,「正月初三供饊子;三月、九月初供打糕搓條餑餑;四月初八、五月初一供椴葉餑餑;六月初一供蘇葉餑餑;七月初一供淋漿糕、碟糕、豆擦糕、鯉魚、稗米飯、醴酒。」「立桿大祭次日祭天並祭馬神個股用大豬外,每日祭神每月祭天用中等豬。每日祭神神幔上掛連的凈紙二張,供七里香八碟,每次祭天於神桿上夾凈紙一張。」這些祭品在清宮薩滿祭祀的典禮中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記載。凡吉林應進貢品,除果子樓、官參局等負責采捕、購買外,各按其地方出產,規定各地方副都統衙門、台站、邊門等應進貢品種類和數量,然後分別采捕、購買。按統一要求,或彙集到果子樓,或徑赴京進送。

吉林果子樓貢品按史料記載,可分為頭次鮮、二次鮮、歲進貢品及年例貢品。頭次鮮貢品包括鹿尾十盤、胸叉肉十塊、肋條肉十塊、臀尖肉十塊、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二次鮮包括稗子米一斛、鈴鐺米一斛。歲進貢品包括安夢香九束、山豬一口、鹿尾二十盤、山雞一百隻、鱘鯉魚三尾、白魚七十尾、鯽魚七十尾、稗子米四斛、鈴鐺米四斛、山裡紅五壇、山梨五壇、蒜李五壇、山韭菜二壇、寒蔥二壇、松塔三百個、柳木長槍鞘十六根、柳木彎槍鞘八根、赤白松木彎槍鞘八根、虎槍桿三十根、楊木箭桿二百根、椴木箭桿二百根、加寬彎槍鞘十六根,年例呈進貢品包括白圓樺木箭桿八千根、鵰翎八千副等等。這都反映出吉林貢品之種類繁多,數量大、任務重,這樣就使吉林打牲烏拉衙門的責任不斷加大,只有不斷調整機構、加強監督和管理才能完成。

吉林打牲烏拉衙門初設時,位於烏拉部舊城。康熙四十三年(1704)因水患,遷移舊城東高埠所造新城,內設衙署、銀庫,城周圍八里,每面二里許,安立城門四座,城中過街牌樓兩座。採珠、捕魚八旗各按角色分設,衙署有土門三間、儀門一座、川堂三間、大堂五間,內中間上供龍牌。川堂後設印務處五間,左面為銀庫、更房各三間;右面為松子、細鱗魚、乾魚等庫房四間;川堂前為左右採珠八旗辦事房各三間,辦事房中間儀門一座,門前設影壁一座。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設總管一人,人選由北京內務府推薦,皇上批准,從順治十四年(1651)至宣統三年(1911)止,計34任共31人。比較有名的總管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康熙五十八年(1719)的總管穆克登。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因打牲總管衙門應進東珠、鰉魚一年不如一年,清廷開始命吉林將軍富康安兼任烏拉總管,以強化衙署職能和管理。

打牲烏拉總管下設翼領、驍騎校、領催、珠軒達等,翼領初設為六品,經康熙至乾隆朝改為正五品和四品,驍騎校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治安、護送貢品等職。領催,滿語謂「撥什庫」,職責為牲丁戶冊管理、采捕作業管理、貢品驗質等職務;珠軒達,為打牲采捕生產活動的基層管理者。至清末,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共有珠軒達110人,其中採珠上三旗內59人,下五旗內35人,捕魚八旗內16人,打牲包括管理方式按八旗制度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統由總管所領,打牲烏拉是清政府為采捕皇家貢品建立的一個生產性的機構,在二百六七十年的歷史中,打牲烏拉衙門充當了清代貢品生產、儲藏、運輸的重要角色,是清王朝祭天祭祖的日常生活物資的重要食品供應單位,至乾隆十三年,吉林將軍始奉旨兼理打牲烏拉採珠、捕魚、挑選官員之事,其餘所有貢品由烏拉總管登門自行采捕,呈送內務府和盛京禮部。打牲烏拉衙門,曾先後設總管1員,四品翼領2員,五品翼領4員,驍騎校5員,筆試貼2員,領催24員,珠軒達110名,倉筆試帖2員,采蜜領催3員,官慶領催1名,打牲丁3993名,七品章京10名,七品委驍騎校14名,鋪戶138名,鐵匠3名,仵作1名,學習仵作2名,弓匠1名。打牲烏拉總管至康熙三十七年定為正三品。打牲烏拉牲丁隨生產任務加重,人員也不斷增加。從康熙三年的400名,發展到乾隆五十一年的3993名,以保證貢品的完成。

打牲烏拉總管衙門擁有四合貢山、霍倫貢山、伯都納藕梨貢山、涼水泉子、喀薩哩、大通等22個采山場,松花江等64處採珠河口,大小船隻四百餘艘,牲丁至光緒朝多達四千餘人。從乾隆十三年(1748)吉林將軍奉旨兼理打牲烏拉事宜後,統轄東北大部分地區,所轄五都統六協領,二城座四邊門,22驛站,27邊台,106處卡倫。據《吉林地誌》所載,打牲烏拉專管納貢活動的所轄範圍其面積幾乎七千平方公里。為使吉林成為漁獵之地和魚米之鄉的現代農業奠定了基礎。

吉林打牲烏拉的貢品,在清代是獨一無二的特例。誕生於乾隆中期的優秀古典小說《紅樓夢》,在其中的第五十三回中,以極其巧妙而形象的手法,把打牲烏拉的貢品活動融入到小說的故事之中。第五十三回關外庄頭烏進孝率領貢品車隊進京,在年前走了「一個月零兩天」把關外的貢品運抵寧府,為賈府的新年提供物質保證,烏進孝貢單上開列的東北方物同打牲烏拉的吉林貢品,又何其相似乃爾。請看烏進孝所呈貢單:

大鹿三十隻,獐子五十隻,狍子五十隻,邏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豬二十個,野羊二十個,青山羊二十個,家湯羊二十個,家風羊二十個,鱘鯉魚二個,各色雜魚二百斤,活雞鴨鵝各二百隻,風雞鴨鵝二百隻,野雞、兔子各二百對,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乾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斤,乾菜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用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乾菜一車,外賣梁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外門下孝敬哥兒姐兒頑意:活鹿兩對、活兔四對、黑兔四對、活錦雞兩對、西洋鴨兩對。

這是賈府在關外七八處莊子收成。對烏進孝運送來的大批祭品、糧食、家禽、生活用品的數量,粗略統計大約有64萬斤,如果每輛東北大車可載平均2000斤貨物的話,也要 320 輛大車之多。[3](P256,272)而且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除去「一暖一化」、「耽擱了幾日」年前趕到了京城的賈府。這段行程作者模擬了康熙帝東巡時的日程,據《清會典》記載,自京師皇華驛至吉林共2245里,七十里至三河縣三河驛,七十里至蘇州漁陽驛,八十里至玉田縣陽樊驛。十驛出山海關,七十五里至沙河驛,十三驛至盛京,四里進吉林界,九驛至烏拉。按照《吉林通志》所載:「公文日行三萬里,本章到京吉林將軍限十二日。乾隆三十三年議准:辦案複議。吉林至京城二千八萬八十二里,限二十九日。」車隊與驛馬速度不一樣,但總體上時序相當,作為內務府重要成員的曹氏家族後裔的曹雪芹是了解關外打牲烏拉衙門的生產和生活狀況的,他把打牲烏拉進京呈貢的車隊壯觀的情景,融入到他的小說之中,不能不讓我們今天對吉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的歷史和歷史上的貢獻感到親切。

吉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在清代是滿族王室的帝鄉,也是清王室依賴的祖宗發祥之地的精神寄託,大量來自打牲烏拉的貢品和生活物資,滿足了清王室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要。以清聖祖康熙而言,他一生在位六十一年,曾三次東巡「龍光之地」的東北邊陲。其中,第二次東巡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第三次東巡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均至大烏拉虞村的打牲烏拉地方,先後共駐蹕八天。]除留下著名的《松花江放船歌》外,還在第二次視察打牲烏拉時,寫下兩首有名的《松花江網魚最多頒賜從臣》詩。這些詩是對駐守東北八旗將士安邊拓土的褒獎,是東北早期開發來自龍庭的聲音。

今天,殘破的吉林烏拉街古鎮,距康熙二十一年(1682)初巡大烏拉村已經過去三百多年,至清室覆亡烏拉撤山已經整整一個世紀,面對著烏拉街前後的遺址魁府、前府、薩府這些歷史遺迹,無不令人感慨萬千。在打牲烏拉的歷史上,它對於清王朝的歷史作用是不能忽視的,研究打牲烏拉的歷史,就是從個案上填補清史的不足,從中再一次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尊重歷史的重要意義和現代啟示。

[參考文獻]

[1]金恩暉,梁志忠.打牲烏拉地方鄉土志[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1985年.

[2]潘景隆,張旋如.吉林貢品[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3]靜軒.紅樓夢中的東北風神[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06.

[注 釋]

參見清《貢山南界碑》《貢山北界碑》《貢江碑》,原文載《打牲烏拉地方鄉土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參見(清)薩英額等著《吉林志略》,1882年版。

參見鄒愛蓮著《清宮薩滿祭祀的興衰與演變》,王樹卿編《清代宮史叢談》,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

參見刁書仁、關雲蛟著《打牲烏拉總管衙門》,載《話說烏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參見姜相舜著《清宮薩滿祭祀》,引自王樹卿編《清代宮史叢談》,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

參見魏聲和著《吉林地誌》,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版。

參見1982年版《紅樓夢》。

參見《吉林通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參見王佩環著《清帝東巡》,瀋陽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8466(2014)02-0004-05

[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簡介]楊峰(1959— ),男,吉林長春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從事吉林省民族、民俗歷史文化、民間美術、美術理論研究;

靜軒(1947— ),男,吉林省書畫院理論研究員,從事紅樓夢、美術理論研究。

[責任編輯:董金榮]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洲民俗中黑色的烙印
被作為中國版的聖誕老人徐錦江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