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澆地發現古墓,專家聽聞後緊急前往,沒想到墓中文物已被瓜分
1986年的四月份,正值農忙時節,河北蔚縣的劉老農挑出水桶往地里趕,這個地方叫九龍山,連年缺少,每到夏季全靠農民自己澆水,也只有勤勞的農民,在這種地方才能有個好收成。
劉老農挑起地壠,一桶一桶的往地里潑水,但是往常幾桶就能澆滿整條溝子,今天澆了十幾桶,還是不見水到地頭,劉老農正在疑問之際,只聽轟隆一聲,從田裡傳來了一聲巨響。
劉老農趕往走過去,發現在田的正中間,有一個大坑,原來此前澆地的水,全部都漏到了洞里,順著這個洞往裡看,還能看到整整齊齊的磚頭碼在洞的四周,看起來像是一個古墓。
正在劉老農盯著洞看的時候,四周幹活的村民也都圍了過來,看著這個洞,你一言我一言,有人說這可能是哪個古人的墓,有的人說可能是以前的一個地窖,但是具體是什麼,也沒人說的清楚。
幾個膽子大的小夥子找來了幾根繩子,就下到了洞里,想要看個究竟,進入這個洞後,發現在洞中還有更大的地方,許多銅錢,陶罐,青銅器鐵器整整齊齊的碼在邊角上,這幾個小夥子將這些東西全部搬了出來。
這時候村民才知道,原來這個洞下面真是個古墓,而拿上來的這些東西,則是見著有份,全部被瓜分了,許多村民嘗到了甜頭,開始三五成群的往古墓里走,從裡面拿出來了不少陪葬品。
這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當地文物部門耳朵里,當地的考古隊很快趕到了蔚縣的九龍山,順著消息找到了這座古墓,但是這座古墓早已經被挖空了,專家進去後什麼都沒有發現,連墓磚都被人撬走了。
專家只好挨家挨戶的走訪,勸說村民將手中的文物交出來,在當地公安部門的配合下,一共找回了三十二件國寶,通過對這些文物的判斷,這座古墓應該屬於唐朝晚期,但是至於墓主的身份,因為古墓破壞較為嚴重,專家也不得而知。


※盜墓賊偷挖唐朝宰相墓,陪葬盡數帶走只留盜洞,專家:還好有它
※此墓被盜墓賊光顧十餘次,動用炸藥也無法進入,專家:幸好有巨石
TAG:老陳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