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婆媳,自古以來就是個千難萬難的關係

婆媳,自古以來就是個千難萬難的關係

想起說這個話題,一是因為婆媳自古以來就是個千難萬難相處的關係,再是因為我自己也將會成為婆婆這一角色。不情也好不願也罷,都由不得我。

都說生於70年代的人是最尷尬的一代。生兒育女時國家計劃生育政策正嚴,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放開了二胎,且不說往五十歲上奔的我們身體如何,單單身心俱疲的養兒歷程怕就讓我想想便膽戰心驚了。再加上高堂父母正值多事之秋,大的子女尚苦攻學業還未成家立業,經濟實實常感捉襟見肘。即便諸條件都允許,怕我為國家減少人口負擔的決心也是心如磐石。

成家立業一直就是中國父母對兒女的企盼。「一家女百家求」的兒媳娶回了家暫時可以讓父母鬆了口氣,接下來柴米油鹽的日子又是一本不好念的經。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俗語和戲文表現做了婆婆的苦,「娶了媳婦忘了娘」,「烏鴉反哺,羊羔跪乳」述不盡當娘的一把辛酸淚。

不過歷史上婆婆還是真正風光過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是排第一位的。那時娶了媳婦可絕不敢忘了娘,兒媳婦更是晨昏問安不敢有一絲逾矩,「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初進門的媳婦那份小心謹慎,著實可以讓做婆婆的趾高氣昂一回。婆婆一句話一個決定也許就會改變兒媳婦的命運,如若兒子不從命便一哭二鬧三上吊,婆婆尋死覓活的伎倆最終總會讓兒子含悲忍痛遵從。像陸遊和唐婉,焦仲卿和劉蘭芝,一個被婆婆遣回家鬱鬱而終,只留下錯錯錯、莫莫莫的慨嘆,一個被婆婆生生分割開五里一徘徊做了孔雀東南飛。

橫眉豎眼一臉刻薄相的婆婆稱霸了數千年,兒媳婦便也委屈了數千年。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以後便腰也直了,頭也抬起來了,有些做了婆婆的不是想著自己所受的苦累寬待兒媳,而是帶了不平的心理把自己吃過的苦原樣加諸媳婦身上,如此便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了下去。

感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用在婆媳關係上很是合適。如今的媳婦可不是以前忍氣吞聲的軟麵糰了,婆婆反倒是要陪上十二分的小心和笑臉了。

社會進步了,思想超前了,媳婦的自主意識、自我意識空前地強大。所謂距離產生美用在婆媳之間也恰如其分,如果天天在一起哪怕三餐準備周全,也難免會讓媳婦久生煩膩,所以還是各居一處偶爾小聚可以讓關係維繫的更融洽得多。如若你為此便憤憤不平認為白生了兒子那就是自尋煩惱了,因為新時代年輕人的思想哪怕是兒子有時也不再是唯母命是從了。婚禮上不是常聽新郎對新娘表白說「親愛的,今後你就是生命中的全部」嗎,咱全當那只是一句應那刻場景的話,如果當娘的為這心碎彷彿失去全世界,那便是做了憂天的杞人。

就像龍應台說的,兒子大了,做母親的就該遠遠的目送了他,去到自己的天地,縱然不舍也只能含著淚看他去過自己的日子,這是無奈也是幸福。

慶幸的是我的婆婆與我遠隔千里,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我們迢迢跋涉前去探望老人時總是其樂融融。婆婆是個少言寡語的人,見了面雖讓我頗有陌生感,可我們相伴出去,婆婆笑咪咪的與人介紹我時,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總讓我心生暖意,忙活做好的飯菜里總貼心地準備著我喜歡吃的,幾日住下來那份陌生便煙消雲散了,婆婆的用心讓我感動,也讓我們的關係自然親和。

看來婆婆要想做的好,除了聰明有智慧還要大度富有愛心,想想還真是個要技術又要技巧的人物,不知我未來的婆婆之路會不會平坦順利,也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個合格且被兒媳婦肯定的婆婆,要實現以上願望,關鍵還要看我能不能迎來一個知書明理的兒媳。

文/繁星如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幽悠說情感 的精彩文章:

學霸父母的「精英教育」正式宣告破產
只要你擁有一絲柔情,萬物皆有情意

TAG:幽悠說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