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死後成中國民族英雄的典範,多年後同樣一個人卻落得萬世罵名

此人死後成中國民族英雄的典範,多年後同樣一個人卻落得萬世罵名

行祠寂寞寄關門,野草猶知避血痕。

一敗可憐非戰罪,太剛嗟獨畏人言;

馳驅本為中原用,嘗享能令異域尊。

我欲比君周子隱,誅彤聊足慰忠魂。

——蘇轍·《過楊無敵廟》

北宋時期契丹作亂,朝廷派潘美率楊業等大將北伐。

起初,在楊業的指揮下,宋軍連戰連捷,契丹人聞楊業之名而喪膽。可惜,在後來的一場戰役中,潘美及監軍王侁嫉妒楊業的戰功,在楊業與遼軍作戰之際作壁上觀,沒有伸出援手,最終,導致楊業全軍覆沒。楊業本人也在這場戰鬥中負傷,被遼人抓回遼國。

流落敵國的楊業身陷囫圇,遼國皇帝對楊業的驍勇素有耳聞心之神往,希望能收楊業為己用,對楊業十分優待。楊業並不領情,並感嘆道:「陛下於我有恩,所以,我要抵禦外敵報答他,沒想到今天我被奸臣所害打了敗仗,手下的士兵全都死了,我還有什麼顏面繼續活下去呢?」

自此,斷絕飲食水米不進,餓死在了遼國。

楊業為大宋鞠躬盡瘁,而遼國皇帝敬重楊業的為人,所以,並未阻止楊業赴死,成就了楊業流芳千古的美名。也正是因為楊業的後人繼承了楊業的氣節,所以,時至今日仍有「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三個字更是成了我國民族英雄的典範。

可以說,凝聚在楊家將傳說故事中的前仆後繼、忠心報國的偉大精神,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面對外族侵擾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託。多年來,這些傳說和故事相互輝映,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閃耀著璀璨的理想主義光芒。

但是,客死他鄉的楊業自然不會想到,在他以身殉國的六百多年後,又有一個漢人將領落得同樣的處境,卻作出了與他截然相反的選擇。

明朝末期,天下動蕩,各方勢力揭竿而起,遼北滿人虎視眈眈,洪承疇奉命駐紮在錦州緊盯滿人的動向。某次,皇太極進攻松山,洪承疇率眾與滿人惡戰,不幸戰敗淪為俘虜。起初,洪承疇也算是條鐵骨錚錚的好男兒,寧死不屈,打算學楊業一般絕食殉國。

此時的皇太極正如當年的遼國皇帝,對洪承疇這員大將仰慕已久,不捨得讓他身赴黃泉,放下身段苦言相勸,還讓容貌出眾的孝庄皇后親自喂洪承疇吃飯。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餓得兩眼昏花的洪承疇以為自己見到了仙女,心下一軟開始進食。

緩過勁來的洪承疇對孝庄感激涕零,將民族大義拋諸腦後了... ...洪承疇剃了頭髮,改換滿人的衣服,拜見皇太極,成了滿清的走狗。從這一天開始,洪承疇倒戈,替滿人衝鋒陷陣,替滿清入主中原立下赫赫戰功。

並且,之後他參與到清朝中央佐理機務,在招撫江南、避免江南百姓生靈塗炭方面,更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勸降鄭芝龍、得以順利進軍福建時,被譽為「開清第一功」。

從這,我們也能看出來,洪承疇並非沒有氣節的反覆小人,只是他的氣節十分有限罷了。皇太極一心一意想要將洪承疇收歸己用,使出渾身解數威逼利誘,洪承疇沒能像楊業一樣扛過去,最終丟了氣節活了下去,落得萬世罵名。

有骨氣的漢人對洪承疇嗤之以鼻,就連年僅十六歲的小英雄夏完淳都瞧不起他,對前來勸降的洪承疇言語嘲諷,隨後,慷慨赴死。老百姓將洪承疇樹立成反面典型,一出《洪母罵疇》的選段在各大戲院中流傳。康熙四年,洪承疇去世後就算是為其出謀劃策的滿清皇帝也對他嗤之以鼻,甚至,乾隆皇帝還將其列入《貳臣傳》之中,只是念其功大才將其列為「貳臣甲等」。

此時,乾隆皇帝則以儒家聖賢后裔和華夏共主自居,與漢族文人相唱和開始褒揚史可法、黃道周等忠君愛國的榜樣。洪承疇「叛明」的污點則開始掩蓋他的「效清」的功績,形象徹底顛倒過來了。最諷刺的是,死後的洪承疇既受到明朝遺民的強烈譴責,也沒有真正被清朝接受。

亂世造英雄,可以說,一個人的「氣節」、「大義」只有在面臨威逼利誘與生死考驗時,才能真正的被體現出來。古往今來這似乎成了慣例,在敵人手中承受越多的折磨,拒絕越多的利誘,這才是英雄中的英雄,只要稍有鬆懈略顯屈服就要遭後人唾罵。

《陳情事表》中說:「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中國人將「名節」視作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東西。縱觀兩千年封建史,忠君愛國是每個公民必須恪守的信條。封建統治者在壓迫老百姓的同時,向他們灌輸了強烈的氣節意識,也打造了一大批忠孝兩全名節雙收的英雄豪傑。

當然,在這些大英雄背後,還有更多的奸佞和叛徒的身影。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英雄?只要心中尚存民族大義,哪怕是天王老子也難以讓他動搖信念。岳飛的心中始終抱著「還我河山」的理想,所以,不論是敵人還是南宋皇帝都難以使他屈服,對於這朵不折彎的白蓮,唯一的辦法就只有殺之而後快,也正遂了岳飛萬古流芳之意。

自然,這樣的結果更使其雖死猶生,正氣長存。

當然,與之類似的還有前文中我們提起的楊業,還有被打入大獄三年毫不動搖的文天祥,元朝統治者對其無計可施,只能痛下殺手。這樣的英豪,這樣的信念,又怎能是一把屠刀能夠殺盡的呢?

封建統治被終結後,再也沒有了思想禁錮的中國人對「氣節觀」有了更多的認識,當生命面臨大義之時,早已變得輕於鴻毛。狼牙山五壯士慷慨跳崖、劉胡蘭壯烈犧牲、鋼七連血戰上甘嶺,這些英雄永遠不會被中國人遺忘。

雖說,隨著時代變遷,氣節觀也在不斷改變,然而,其本質仍是不離其宗的,英雄是見證歷史的那份抹不去的光輝。

參考資料:

【《楊家將》、《中國人的「氣節觀」》、《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傳二十四》、《貳臣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諫官勸皇帝:陛下千萬少近女色,皇帝哭著說:馬上送幾個美人離宮
亡國之後,往往是這類女人成了「替罪羊」,幾千年間世人痛罵不已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