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請保持孩子思維的靈活性,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請保持孩子思維的靈活性,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這是「一同成長的粑粑」的第268篇原創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到了初中或高中後,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而有的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調皮搗蛋,不愛學習,每次考試成績都排在班級最末幾位,可到了初中或高中後,學習成績一路飆升。特別是在男孩中,這種現象是最常見的!

面對孩子的變化,父母感到非常疑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個原本成績優秀的孩子,怎麼就變成了中等生或差生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孩子小的時候,學習的課程比較容易,只要他們順從父母——死記硬背,認真聽講,就能輕鬆獲得好成績。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習知識的越來越難,「死記硬背,認真聽講」的學習模式已經跟不上了。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曾經,有這樣的一道題:樹上有10隻鳥,開槍打死了一隻,還剩幾隻鳥?這是一個腦筋急轉彎,相信大多孩子會搶著說「9隻」或「一隻不剩」,因為被槍聲嚇跑了。

當爸爸問傑克的時候,傑克沒有吭聲,而是安靜地坐著思考。

爸爸問:「傑克,你覺得是幾隻呢?」

傑克一本正經地問爸爸:「在市區里打鳥不是犯法的嗎?」

爸爸:「我們可以假設不犯法。』

傑克:「那打槍人使用的是什麼手槍呢?是無聲手槍嗎?」

爸爸:「不是的!」

傑克:「槍聲有多大?會不會震得耳朵疼?」

爸爸:「肯定會疼的!80分貝~100分貝吧。」

接著,爸爸有些疑問,問傑克:「這些問題跟答案有關嗎?」

傑克:「有關的,爸爸。可是,您確定那隻鳥真的被打死了?」

爸爸顯得有些不耐煩:「確定!你只要告訴我還剩幾隻就行了,OK?」

傑克:「OK,樹上有沒有關在籠子里的鳥?」

爸爸:「沒有!」

傑克:「邊上還有沒有其他的樹?邊上的樹上有鳥嗎?」

爸爸:「沒有!只有這一棵樹。」

傑克:「有沒有殘疾的或餓得飛不動的鳥?」

爸爸:「沒有!」

傑克:「鳥裡邊有沒有聾子,聽不到槍聲的?」

爸爸:「沒有!」

傑克:「有沒有傻得不怕死的?」

爸爸:「都怕死!傑克,你到底知道還剩幾隻嗎?」

傑克:「還有最後一個問題,爸爸。算不算懷孕在媽媽肚子里的小鳥?」

爸爸:「不算。」

「哦,如果您的回答沒有騙人,打鳥人的眼也沒有花,」傑克滿懷信心地說:「打死的鳥要是掛在樹上沒摔下來,那麼就剩一隻,如果掉下來的話,就一隻不剩。」

如果遇到像傑克這樣喋喋不休的孩子,相信有很多父親會抓狂的!他們會想:天啊!這孩子的問題太多了。雖然故事中的爸爸也感到一些不耐煩,但還是回答了傑克這些看似不是問題的問題。

實際上,我們應該感到欣慰。故事中傑克的思維沒有像常人一樣被禁錮,是啊!腦筋急轉彎的答案怎麼會有統一的呢?只要孩子答得合理,就是正確的答案。當孩子們也像傑克一樣間父母們一些亂七八糟、沒有根據的問題時,父親不要覺得不耐煩,而是要慶幸孩子的活躍思維,並且要引導孩子拓展自己的思維。

要知道,思維是一種思想活動的規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思維方式。當人們在看到某些現象或解決問題的時候,都會使用一種定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而這就是思維規律的一種體現。父親應該努力地、耐心地幫助孩子尋求心理上的一種穩定,應當讓孩子們早些支配他們大腦的思維規律。當然了,父親最好讓孩子們感覺到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當孩子們知道自己擁有活躍思維的時候,就會沿著自己的路線發展,從而在大腦中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

像這種教育方式,就是在鼓勵孩子運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思考,產生和發展創造性思維的過程。比如,孩子問父親「為什麼鐵不能浮起來,而木塊能浮起來呢?」父親最好不要直接回答,

而是為孩子提供一些工具——一個能裝水的容器和天平,再準備一定量的水、木塊、鐵塊的重量,然後再讓孩子研究。在這樣的啟發下,孩子就進行了一次思維能力的訓練。

在對孩子進行思維能力的訓練,塞德茲做得就非常好。塞德茲認為:培養孩子的興趣並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去引導孩子今後的路。因此,要想擁有一個100分的孩子,父親必須要明白:「引導」佔了99分。

一天,小塞德茲正在看一本關於達爾文的進化論的書籍,書中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生物進化的過程,而且還配了一些有趣的插圖。

「爸爸,進化論中說人是由猴子變來的?」小塞德茲問道。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對,但達爾文的理論是有一定道理的。」塞德茲這樣回答。

「既然人是由猴子變的,那麼為什麼現在人是人,猴子仍然是猴子呢?」小塞德茲繼續問。

「因為在進化的時候,猴子之中的一群進化成了人類,而另一群卻沒有得到進化,所以它們仍然是猴子啊!」塞德茲說道。

「這恐怕有問題!」小塞德茲懷疑地說。

「什麼問題?」

「既然是進化論,那麼猴子們都應該進化,而不光是只有一群猴子在進化啊。」

「你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兒子?」

「我覺得在進化的時候,另一群猴子也應該得到進化,變成一群能夠上樹的人。」小塞德茲睜大雙眼。

「那是不可能的!兒子,事實上在進化的時候,確實有一批猴子沒有得到進化,所以它們只能是猴子……」塞德茲說。

「為什麼啊?」小塞德茲依舊問塞德茲。

「據我所知,會有一群猴子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在地面上生存,它們的攀緣能力會慢慢退化,然後學會了直立行走。經過漫長的進化,它們就變成了人類;而另一群猴子,它們仍然生活在樹上,沒有任何變化,也因此它們得不到任何進化。」

「我似乎明白一點兒了……可是,它們為什麼要進化呢?如果人能夠像猴子那樣靈活,可以爬樹,可以攀爬……這不是更好嗎?」小塞德茲接著問。

「在四肢的靈活度上,確實猴子比人要強得多。可是,在腦袋的靈活上,人卻比猴子強得多。」塞德茲耐心地回答。

「可是,大腦靈活又有什麼用呢?又不能像猴子那樣到處攀爬……」小塞德茲說。

「當然了,身體靈活也很好,但僅靠身體的靈活是不夠的。只有腦袋靈活,人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東西,能夠創造出文明。」

「為什麼要創造文明?」

「因為文明代表著人類的進步。」塞德茲回答道。

……

如果是你的兒子在問這些問題,你會耐下心來回答問題嗎?面對這樣沒完沒了的問題,你們會不會感到厭倦?可塞德茲卻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回答自己能回答的,說出自己能說的,為孩子—一解答。

雖然孩子不是特別明白其中的含義,但在問答中,孩子會產生一定的思考,從而把這種思考帶到生活或學習中。待長大一些,掌握的知識多一些,他的這些問題就會一一解答出來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提出一些「荒唐」的問題,父親要耐心地回答孩子,並且要鼓勵和引導孩子。當孩子有了某些進步的時候,父親就要給予一些鼓勵。相信孩子的思維會更靈活,學習上也會取得一定的進步。

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同成長的粑粑 的精彩文章:

面對孩子的挑食、偏食,試試教育醫療相結合的方式讓寶寶快快長大
請對家庭有責任感,別讓婚外情毀了家庭,毀了孩子

TAG:一同成長的粑粑 |